现在的大学生们,都经常与父母通话吗?都谈些啥呢?

南桥布衣


经常打电话啊,也不要说什么,就是唠唠家常。也说说大家的打算。

很多人和家长们不能在一起沟通,说实话我也有,毕竟年龄差在那,但我时常会反省,我妈以前也帮过我,为什么我现在不能帮她等等。

我也会给我爸洗脚,挠痒痒,洗头。我爸还不算老。他本来也不愿意。我对他说以前帮我洗过脚吗,剪过指甲吗,教我写字吗?他说有啊,我说这不就对了吗。你帮了我,我现在来帮你不就可以了。

有时候也不是这么完美,我和老妈也会吵架,一会给对方个台阶。还可以一起买衣服买菜。这就是相爱相杀吧


爱思考的猫


我儿子就常常与我和我爱人通话。孩子与我俩的沟通一直没有障碍,他愿意听取我俩的建议。

谈话涉及很多内容。有学校见闻,比如班级活动、社团活动、遇到的新鲜事;有学业情况,比如上课总听不懂老师讲粤语(我们是北方人,一段时间后,这种情况已经改善)、班级排名、奖学金、考研保研等等;有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与沟通;有心态调整;有今后的就业方向;有择偶方向;等等,等等。

感谢孩子对我俩的信任,能够陪伴他成长是我俩的幸福。听他说话越来越有见地,看他越来越成熟,我俩很欣慰。


善感的伊甸园


我想我是有发言权的,因为儿子正处在上大学的阶段。我也听到过不少家长的抱怨,孩子除了要生活费时,平时基本不打电话,我想说这个问题首先的前题是,家庭关系和谐,平时交流顺畅。

我家的情况是,儿子没上大学时,母子关系、父子关系就很融洽,高中学习紧张,所以周六、日的午餐和晚餐时间是最愉快的家庭交流时间,内容包括最近的时事新闻,热点话题,有时候我也会八卦同学们的恋爱情况,完全是平等身份的交流。

基于早期的基础打的好,所以儿子上大学后应该说交流的更密切了,内容也更丰富了,因为大学的生活比起高中没有那么紧张,更加注重全方位的培养,也更加多样性,更加丰富多彩。

大一刚入学,可能担心孩子的适应能力,和同学的相处情况,基本每天晚上都会视频电话,主要是孩子讲的多,家长更多的是倾听者,他会告诉我们同学们相处的都很好,学校有很多社团,他选择了自已感兴趣的报了名,因为是理工科,班上女生很少,体育课足球项目没抢上,只剩下太极了,有点小失落,等等等等,看着孩子神彩飞扬的笑脸,我也仿佛又重新置身大学校园。

随着他的学习步入正轨,交流时间变成了每周一次,时间大约半小时,学校的情况我都大致清楚了,所以现在更多的是对热点问题的看法,体育,时事都有,当然我也会分享生活,工作中的趣事等等,半个小时的时间很短暂,每次都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交流。

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也在不断的成长,知识面也在不断的拓宽,每一次的假期都能感觉到他的变化,稚嫩的小男生逐步的变成了一个小男子汉,所以现在的交流中角色有了一些互换,他的叮嘱变多了,让你好好吃饭,保重身体,同时也会指引你尝试一些新的邻域,比如自媒体,希望我们不要落伍,不要放弃学习,要永远跟上社会的脚步。

和孩子的定期交流我觉得是完全必要的,首先加深亲子关系,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我们一直和孩子保持好的沟通,将来的某一天孩子就不会莫名的和我们生疏。同时感受孩子成长的同时,我们也会跟上他的脚步,我不希望和孩子的交流仅限于吃饱点,穿暖点,能够尽可能的跟上孩子的思想,当然孩子终将羽翼丰满,追求他自己的世界,我们也必将离他渐行渐远,那我仍然希望将来不管是相聚,还是默默陪伴,心里的距离都不会远。

写的有点多了,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