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和智慧會一起增長嗎?

筆者認為,年齡不一定會和智慧一起增長。

一般認為與年齡一起增長的,是情商,是閱歷,閱歷越多我們會認為這個人越成熟,越有“智慧”。

然而,不見的年齡越大的人越通情達理,情商越高。也有一些老年人喜歡倚老賣老,即使坐公交車也會強迫年輕人讓座,道德綁架簡直不在話下,未見的情商有多高。也有人年過花甲卻依舊不改斤斤計較的習慣,雞腸小肚,絲毫不見傳說中的“大家風範”,可見年齡未必會沉澱修養。

年齡和智慧會一起增長嗎?

以年齡來判斷一個人品性是否高尚,能力是否強大,未免偏見太大。在工作中,我們總是很容易覺得年紀大的員工經驗豐富,能力更強,更有把握做好一件事,但是他們也許會因為年紀漸大,失去了學習新事物的熱情,只執迷於之前所學到的知識,並引以為豪。或許年輕人的學習能力更強呢?在記憶力和接受新事物能力的方面,老年人也許比不上年輕人。

智慧是高等生物所具有的一種的綜合能力,包含感知、知識、記憶、理解、聯想、中庸、包容、決定等多種能力。智慧不單單指情商,而是多方面的綜合,社會只能是不斷進步的,新的東西會一直淘汰舊的東西,不論是知識還是年齡。

年齡和智慧會一起增長嗎?

可以說,道德與年齡毫無關係,智慧與年齡也毫無關係。如果一個小孩子從小就不斷在學習,接受新的東西,他十歲的智慧未必比不上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我們在潛意識裡覺得年齡重要,因為年齡越大,就意味著度過的時間越多,學習的時間理所應當也應該多。

但是如果一個人怠於學習,將大把的時間都花在玩樂上,我們也無法從長相上看出來,況且,不會有人主動承認自己的一生其實是碌碌無為的,所以只好用年齡來掩蓋自己的尷尬,讓自己看起來涵養十足。

年齡和智慧會一起增長嗎?

智慧與學習有關,修養與自律有關,一個人最完美的狀態應該是活到老學到老,如果無法做到就不應該認為自己理所應當被別人崇拜。即使是一個年紀輕輕的少年郎,如果學識高,涵養深,對其甘拜下風也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

當然,並不是刻意針對所有的老年人,就像學校裡的很多教授,他們白髮蒼蒼,本來可以靠自己以前取得的功名清閒享樂,但是他們每天都在學習,時間也很緊張,暫且不說品性,這種積極學習的精神也是值得讓人尊敬的。

想要增長智慧,唯一的辦法就是學習,將智慧寄託於年齡的消耗,這無疑是一種偷懶的託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