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朐山南山灣的治理與銀山壩


早在隋唐時期以前,朐山南山灣還是個海灣,也就是現在的錦屏磷礦所在地,東西兩道山澗,在山腳註入大海,形成沙灣,西自現在的劉頂,東到啞巴山,沙灘遺址還在,就如同現在的西墅後沙灣、在海一方沙灣一樣。山灣裡面較古老的村是酒店,相傳“先有大槐樹,後有酒店村”,如今大槐樹還在,位於原磷礦地質勘探隊院內(34°31'45.66"北;119° 8'34.89"東),是國槐。古本已枯,新幹高大茂盛,還生長在原處。

隨著山腳的淤積,海水的減速退,山灣形成了潮間帶,高起的地方生長出植物,如蘆葦等,如今天的臨洪特大橋周圍的海灘一樣。海水再退,陸地面積增大,但每到夏天西面洪水下來,一時就能直抵山腳,又成汪洋,幾天後河水退下,此地又成沼澤,如今天的沂河淌汛期一樣。這有水害,但有魚蝦之利,還是候鳥的棲息地,提供了人們一定的生計來源。

有史料記載隋唐時期,海州官大興水利,攔海築壩,造福於民,當然朐山南山灣也在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現在的劉頂和啞巴之間築壩,其功能是擋住西邊的海水和汛期的水,把海水與淡水隔開,淡水利於農事。這是最常用的方法,過去的臺南鹽場、臺北鹽場、青口鹽場建設,現在徐圩港的建設、連雲新城建設、贛榆新城建設都是用這樣的方法。

順便說個事,唐宋時期的錦屏山,算海島還是半島,這是個地理界很糾結的問題,沒有陸路通道,應該還是島,只有宋時石闥堰的修建,錦屏山才算半島。所以說,唐朝以前,錦屏山是在海中的,劃海岸線應該畫在錦屏山西南,地理界一直沒有分清楚此事,這裡提醒一下地理歷史專家。

在劉頂與啞巴山之間築起了大壩,起個什麼名子呢?把兩個起點的名子拿出來合併,是常用的方法,或用當地的名稱,或用特色名稱。古朐山南有磷礦,古劉頂有地表磷礦,含磷量特高,色澤純白,如白砂糖,質硬比干土,是本地一大特色,礦區位於劉頂山腳古道旁,來往人都能看到,以為奇,稱之為“白沙”,放入火裡有藍光,劉頂這個山頭可稱之為“銀山頭”,現在將軍崖一帶的朐山南面,也可以稱為銀山,當然建成的這個壩,稱之為“銀山壩”是一個好的選擇,後來壩的另一頭,現在的啞巴山、劉志洲山也可能因銀山壩而被稱為銀山,不管怎麼說,“銀”最初應該指“白沙”,就是用磷來命名現在的錦屏鎮,也是不過分的。這些“白沙”到民國時期才被日本人開採,起先是用手推車運往新壩後,再裝船去日本的。

銀山壩修好後,出現另一個問題,壩起作用了,攔住了海水和汛期的河水,壩內也蓄了山水,利於農事,但蓄的山水太多成了湖泊,沼澤減少了,可用的土地也減少了。壩外是水,壩內也是水,壩又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海潮、汛期河水的沖刷,加之年久失修,壩毀了,壩內沒水了,涸水時節,人們又可以在這裡採集蘆葦,捕捉鳥魚,貼補生計。所以,當政者常在築壩與不築之間時有權衡,各有利弊,左右為難。

戰爭時期,銀山壩也曾起過作用,可以據銀山壩守海州城;攻海州時,可以毀銀壩放水,使之成陸地,利於步戰。

明朝時王同為了河運方便,浚薔薇河,通新壩,現存三篇浚薔薇河碑記裡,都捎帶記有治理朐山南山灣的內容。

歷史上銀山壩因重修擴建位置東西的偏移、銀山壩南端向南延伸出現了“石湫堰”(一名石闥堰)、石湫堰重修繼續向南延伸出現“新壩”,史書上壩堰使用的名稱與當時指代的實物之間的對應關係,就變得十分複雜了。

古朐山南山灣的治理與銀山壩

大槐樹

古朐山南山灣的治理與銀山壩

古海州朐山南山灣示意圖

蒼山梧桐 二〇一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