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看過小劇場,就不算看過《大理寺日誌》,漫迷:小劇場才是正片

上個月剛上映的國漫《大理寺日誌》備受漫迷們的好評,主要劇情講述唐朝武則天統治時期,大理寺眾人斷案的有趣冒險,一季有12集,目前B站已更新到5集,喜歡古風和斷案的朋友們不要錯過。

沒看過小劇場,就不算看過《大理寺日誌》,漫迷:小劇場才是正片

很多漫迷們看動漫都有個小習慣,就是跳過片頭片尾曲,這樣可以節省時間,畢竟大家的時間還是很寶貴的。但如果你用這種方式觀看《大理寺日誌》的話,那就要錯過很多有趣的東西了!《大理寺日誌》的每一集末尾處都會有一個“小劇場”,與原作的手繪風格截然不同,都是用手工製作完成的定格動畫。每個小劇場都會給大家呈現一個趣味小知識,比如茶葉製作的流程,或是一些與古代相關文化。能看動漫中學知識,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會“玩物喪志”了!

沒看過小劇場,就不算看過《大理寺日誌》,漫迷:小劇場才是正片

每次到了“小劇場”的時候,彈幕上都會刷著“正片開始”,看得出來這種風格還是蠻受漫迷們喜愛的。其實在片尾處留下很多彩蛋是很多影視作品的“小套路”,目的就是不讓觀眾們第一時間切掉,這種技巧經常可以在續作電影中看到。在動漫或是影視劇中,也有下集預告公佈,這樣可以吊住觀眾的胃口。但像《大理寺日誌》這種用心製作“小劇場”的衍生作品來說,真的非常少見。

沒看過小劇場,就不算看過《大理寺日誌》,漫迷:小劇場才是正片

《大理寺日誌》的“小劇場”有幾個高明地方,一是可以讓漫迷對動漫中人物的有進一步的瞭解,要知道《大理寺日誌》一集也就十幾分鍾,如果不是一口氣追很多集的話,很難記得住裡面的劇情和人物特點。最近古風題材的新番那麼多,很容易讓沒看過原作漫畫的漫迷們混淆。但“小劇場”用另一種風格去鞏固漫迷對《大理寺日誌》的人物形象,而且裡面的手工精良程度讓人難以拒絕,連小編這麼討厭“學知識”的人都會靜下心來觀看“小劇場”,可以說漫迷們對這種方式還是很買賬的。

沒看過小劇場,就不算看過《大理寺日誌》,漫迷:小劇場才是正片

第二就是可以提升原作的“逼格”。上述提到“小劇場”裡的內容都是傳達我們不常見且有趣知識,這樣不僅會讓我們加深對原作人物的性格特點,還會學到很多“冷知識”。比方說第一集的“飲茶篇”,就是講述如何從採茶到沏茶的過程。“每逢二三四月,取南方嘉木從草芽尖之處,有雨不採,有晴雲不採,遇晴則採茶。”如果沒看過小劇場,很可能會以為這段臺詞是原作中的,其實只是片尾末處的小劇場而已。再次能看出來《大理寺日誌》導演組用心了!

沒看過小劇場,就不算看過《大理寺日誌》,漫迷:小劇場才是正片

還有第四集小劇場“歪果仁”,講述的是唐朝對外一視同仁,外國人和國人都可以通過科舉制度。而這剛好符合原作中“阿里巴巴想考官八”的情節,更能加深漫迷對當時劇情橋段的內容。沒看過《大理寺日誌》的小夥伴趕快去看下,切記最後的小劇場也是一併要看哦!

沒看過小劇場,就不算看過《大理寺日誌》,漫迷:小劇場才是正片

感謝讀者老爺們的熱心觀看~原創碼字不易,如果你喜歡本文就請點贊和關注我吧,我將和你一起分享那些關於二次元的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