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到記憶印記神經元?(上)

什麼是記憶印記?

1904年,德國科學家Richard Semon第一次提出了記憶印記的概念。

如何看到記憶印記神經元?(上)

他認為,一個經驗,一段經歷會激活一群神經元,使其發生持久性化學或物理的改變,繼而形成記憶,這些物理或化學的改變被稱為記憶印記。這群發生持久變化的神經元稱為該記憶的印記神經元。當記憶中的線索出現時,這群神經元會被重新激活,記憶也就被提取出來。

如何看到記憶印記神經元?(上)

熒光標記的記憶印記神經元

在Richard Semon的有生之年,記憶印記理論並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主要原因是當時的實驗技術無法標記記憶印記,也就無法驗證該理論是否正確。

隨著基因技術的發展,如今,科學家利用細胞內一種特殊的基因——即刻早期基因(immediate early genes),成功地標記出了記憶印記神經元,顯微鏡下肉眼可見。

即刻早期基因

細胞受到刺激時,即刻早期基因會快速響應表達,但即刻早期基因像曇花一樣,只在一段極短的時間內表達。即可早期基因是一個龐大的基因家族,目前,已有100多個基因被歸為即刻早期基因。

在神經元內,科學家發現了一類受神經元放電調控的即刻早期基因,如c-fos、Arc、Zif268等。神經元興奮時,這類基因瞬態表達,可以用來標記興奮的神經元。

即刻早期基因的作用眾說紛紜。有的假說認為,即刻早期基因可以幫助細胞在受到刺激後維持其內穩態。而有的假說則認為,即刻早期基因參與神經元興奮依賴的可塑性以及信息整合。

儘管即刻早期基因的作用還模糊不清,但這並不妨礙科學家對即刻早期基因的利用。實際上,即刻早期基因早已被廣泛地運用在神經科學研究中。記憶印記神經元的標記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利用即刻早期基因標記印記神經元

思路很簡單,科學家只需在記憶形成時,利用即刻早期基因標記處於興奮狀態的神經元。

例如,在條件性恐懼學習中,小鼠在籠子裡會遭受電擊,形成恐懼記憶。之後立馬處死小鼠,取出大腦,切片,然後將即刻早期基因表達的蛋白,如常用的c-fos,免疫熒光染色。

或者利用轉基因技術,讓小鼠神經元的基因裡包含一段特殊的片段,這一片段的啟動子為c-fos的啟動子,隨後緊接一段熒光蛋白基因。當神經元興奮時,c-fos啟動子會啟動緊隨其後的熒光蛋白基因的轉錄表達。

殊途同歸,最終,興奮起來的神經元會表達c-fos,進而熒光閃閃,這些神經元在小鼠被處死之前,即假想的記憶形成時刻,處於興奮狀態。恐懼記憶的印記神經元就包含其中。

但這些興奮的神經元並不都是恐懼記憶相關的,即使在記憶關鍵腦區,也無法保證興奮的神經元都跟目標記憶相關。這是因為動物的思想和行為是無法完全控制的,小鼠可能在做任務的時候還同時想著晚上吃什麼。

所以,科學家要讓小鼠好好活著,進行二次驗證。

幾天後,科學家將小鼠再次放入電籠,小鼠會回憶起之前的恐懼記憶。然後,科學家再利用即刻早期基因,讓這次處於興奮狀態的神經元,表達另一種顏色的熒光蛋白。兩次都表達熒光的神經元,即是記憶獲取和回憶都處於興奮狀態的神經元,即很大概率就是該記憶的印記神經元。

這要在記憶獲取和回憶這兩個狹窄的時間段,用不同的熒光蛋白,標記處於興奮狀態的神經元。

因此,科學家需要一種技術,可以在特定時間段開啟即刻早期基因的表達,而在其他時間關閉其表達。為實現這一時間開關作用,科學家引入了TetTag系統。以TetTag系統中的Tet-Off 系統為例,下篇文章我們來看一下其工作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