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A男遇上咪粉丝

故事先从PUA开始说

PUA全称Pick Up Artist,指那些遵循特定理论,使用特定方法与异性搭讪并发展成亲密关系的人。概念发源于二十世纪80年代一本专门讨论泡妞的名为《HOW TO PICK UP GIRLS》的书籍,9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像罗斯·杰弗里斯使用NLP(神经语言学)理论开创“极速引诱学”在广泛应用于精神疗法和人类行为学的研究中的基础上完善了PUA理论。

随着PUA文化和网络的快速发展,在2008年后的中国,各种流派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其体系不断完善,已发展成为符合国情的中国PUA体系。这里需要@大姜,你当年究竟哪里找到的《叔叔教你护妹子》,最惨的是你居然没护到……

PUA男遇上咪粉丝

PUA一直在宣传的一个概念就是:

你不高、不帅、没有钱,只要你学会了我的方法和技巧,你就可以像我一样泡到妞。

而他们的方法是什么呢?找了半天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五步陷阱的资料,看来PUA导师们原创意识很强,保护的很好。

PUA 五步陷阱法

第一步、建立你自己的个人形象,告诉妹子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是最重要的一步,这里面还有很多模式,比如帝王模式、浪子模式、诗人模式。

PUA男遇上咪粉丝

第二步、颠覆你自己的个人形象,一开始建立起来的各种骗人的高大上的形象跟妹子说明白,这是假的,让妹子觉得你这个人其实没那么坏。然后慢慢的引导妹子向你表白。

第三步、就是跟妹子建立契约,让妹子不要再在任何事情上骗你,向你隐瞒。

第四步、撕毁契约,就是说妹子骗了你,你们完蛋了,放大她的错误,让妹子觉得她本来已经得到的东西自己毁掉了。

第五步、情感虐待。对妹子一会好一会坏,很多PUA其实做完前四步已经就成功了,第五步很多人都不会做到。

最早是什么人用PUA?

医生说:“我有一种药,只要吃了就能百病全除”。

任何一个健康的人,都不会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药,但是如果是100个得了绝症的病人,那么指不定就有一多半的人会相信,如果这个医生再懂得营销,把自己的药品包装一下,然后一对一的辅(洗)导(脑)一下,接着多举一些“案例”说明,在群里面多安排几个托,或者干脆就自己多建几个小号吹嘘一下,估计90个人都会相信。

PUA男遇上咪粉丝

早期使用PUA的男人都像是身患绝症的病人,而那些PUA和他们的方法技巧、课程,就像是能治愈百病的良药,所以很多PUA一直吹嘘自己:“没有搞定不了女人,只有我接触不到女人。”

就是要吹的非常玄幻,不过和真的江湖骗子比起来,这些牛还是太小了,但是够用了。

能相信并学习这些的人,往往都是那种有严重情感缺失,或者在感情里面被人深刻地否定过。

暗恋很久然后表白被拒;

默默付出却被对方利用;

视女生如女神,而女神却和别人XX,并且他还知道了;

更形象的例子来说:

杨过在绝情谷去救小龙女,但是小龙女在背后捅了一刀,最后说:“我早就和公孙谷主XX了,他的活儿特别好!”

请问你是杨过,你死之前是什么心情?

而这个时候PUA的出现不仅仅让他们看到抛弃五指姑娘的希望,更为之前的失败找到借口,就像武侠小说里被百般羞辱之后突然学了绝世武功,那不手刃仇人更待何时?PUA里出现的极端现象,其实也就是这种报复的心理得到了宣泄。

PUA男遇上咪粉丝

为什么PUA会流行起来?

舔狗的逆袭

在女人看来,舔别人的叫舔狗,舔自己的得叫暖男。而男同胞们则“我看诸君皆舔狗,料诸君看我亦如是。”

PUA男遇上咪粉丝

换句话说,“舔狗”一词反映出一种目前流行的新型男女恋爱关系。在感情中,男性是弱势的一方,面对自己心爱的女孩子,不仅提供24小时秒回陪聊服务,还变身“无怨言的人形提款机”。而女孩子给备胎冠上暖男的名头,稳固自己“众星捧月”的小公举地位。

在以前,人们对这种一直默默守护女生,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男生的形象都是听正面的,能表达一种理想化的爱情观;上古舔狗金岳霖也被传为一段佳话。但是为什么现在人们会对这种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赋予舔狗的嘲讽呢?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的爱情变得速食化了,市场经济已经开始与爱情结合起来,一切都同其交换的价值捆绑起来,无论男女,都在追或者被追得过程中,拿着自己的小本本记得清清楚楚;男方一般盘算的无非是约几次可以表白,再几次可以拉手接吻上床,假如觉得表白会被拒绝,那就跟看到自己手里的股票有转绿的趋势一样马上抛掉;女方大多数无非对比追求者的各种条件以及诚意,从而原则更适合自己的,却发现对比的过程中比较在意的人已经退场了,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女生经常说男生追一半就不追了。

PUA男遇上咪粉丝

随着男女比例的不断失衡,僧多粥少,男性为了求偶不得不在同龄的女性前放低姿态。不仅如此,部分女性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崛起,也在婚恋市场上为女性带来了更多的话语权。舔狗便开始泛滥了起来,这抬高了一部分优质女性的恋爱地位,但同样的也拉动了整体女性在两性中的地位。一个小镇里大家热狗都卖10块,当有部分人开始卖9块的时候,离1块就不远了。

实际上男女双方在感情上都是交易,大家都在用最省力气的方式获得最大的利益,男生通过约会送礼换取女性的放心和身体,女性通过类似的方式换取男性的关照和爱护;等价交换而已,最多谈不拢崩了,但是舔狗这一类的人多了以后等价交换的形式就很尴尬了。

同样面对一个女孩,其他人都在舔,你也就不得不舔了。

情感博主造就的畸形市场

婚姻的焦虑出现了舔文化,舔文化在带来了两性地位的不均衡,而这种不均衡被“情感博主”利用进一步加强了畸形的关系。这也就是我要说的另一个方面。

一切还要从米大婶说起,是她成功的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

有一种写作方式叫穷人乐,盛行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假设一个人物A:你发现小A被几篇“谢顶的男人都很温柔”“头发多少并不能丝毫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致25岁以后还有头发的人:你不趁年轻起早贪黑奋斗吗?”感动的跟孙子似得。你估计一下这个人现在是个什么发型?穷人乐狠就狠在这一点上,其定点收韭菜的能力无出其右。

PUA男遇上咪粉丝

米大婶恰恰利用了这一点,加上舔狗文化的盛行。她告诉看的人其实你非常优秀,是外界环境的影响耽误了你就可以了。同时解决了俩问题:即自视甚高和自己实际水准直接的巨大落差感,并合理解释自己长期以来混的不如意的原因。然后就造成了最恶劣的影响:这群自我催眠的人真的就自认为无比优秀了。

对一个150*150的女人说男人不舔你?那就是不爱你。不信你看旁边那只舔狗。这样的价值观灌输直接导致的就是劣币驱逐良币,不断将女性地位太高,大肆灌输田园女权主义,又将男性地位降低,不断宣传舔狗文化,陷入一个无解的恶性循环。

当大部分的姑娘都成了米大婶的“小仙女”,PUA作为一种超高端“舔狗”技能,从心理科学的角度入手,量化爱情关系,直接来了一个进度条,于我等“屌丝”而言无异于救世福音。

PUA有了市场,新型情感文化不断扩大市场,虽然官方不断发声屡屡抵制揭露,但同样的却反而让更多人知道PUA、学习PUA、利用PUA。

而什么人会被PUA呢?我刚好找到一个博主推出来的防PUA指南:

PUA男遇上咪粉丝

来,我们一条一条看:

1.175以上的帅哥,2017年男性7.11亿,2015年6月30日国务院新发布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180以上是2.8%,那175以上就算5%好了,年龄在18-35岁的男性人口为27%,帅的算10%,那全中国约有96万人达标。匀到所在的城市估计也就不过万。

2.认识渠道,这个太玄学了,简而言之就是要高端。那就把我等混迹烧烤摊的去掉。

3.拉长时间,这个基本等于先养着备胎。

4.短期、私密?我理解的就是不要开房。

5.钱。废话。

综上所述,这就是一个妥妥的大婶粉呀!剔除屌丝,留下高富帅。而什么人最容易被PUA呢?也就是大婶蒙粉了。

PUA男遇上咪粉丝

他们多以怨妇的形象出现,嘴里念叨着自己是小仙女,要认可,要呵护;只有高富帅的男友配得上自己。

而PUA呢?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PUA男遇上咪粉丝

他们首先对于包装自己形象就下了一番功夫,拍高档次的照片,把自己朋友圈弄得很高大上,展现自己不是海归就是高管富二代,这种“外在资源”就成了一个接近女性的有利工具,容易吸引那些本身就对感情有点要求同时爱慕虚荣的女生。另一方面他们把自己伪装成被旧爱伤害得很深的痴心男,而外在资源还不错的同时,他们时不时对女性当陷入到一种病态的不平衡恋情中,女性普遍有个拯救幻想,想着通过可以通牺牲自己来“拯救”对方,让对方浪子回头,其实不然。

两点齐备,在加上堪比诈骗的超高端话术技巧,PUA让舔成为一种艺术。

咪蒙粉配PUA男

PUA男遇上咪粉丝

PUA男遇上咪粉丝

PUA男遇上咪粉丝

写在最后

消费主义的盛行、社会焦虑的加深,在两性关系中的表现最为明显,无论是米大婶的盛行,PUA的泛滥,本质上都是在婚恋关系的畸形缺失,人在迷茫中需要得到认可和指引,而这种文化的盛行导致了婚恋的快餐化,快餐化又加深了负面效应。人们总希望在一些关系中得到进度条,总希望能够直接了解他人的本质,但是呢?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只是觉得吵闹。

PUA男遇上咪粉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