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干部变成了“那部分只干活的人”,这样的单位可不少!

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一个单位落实工作、执行任务的桥梁纽带环节,而在个别单位,正在沦为“那部分只干活的人”,其它成员都成了围观者!

前几天的基层管理培训课上,老师的一句话戳中了大家的痛点。

“现在的干部,大多都是因为能力强、表现突出而受到了提拔,却因单位的体制机制问题,沦为了那部分只干活的人,于是干部累的像狗,而其他人闲得蛋疼。”

确实如此。

大学小李是一家单位的业务骨干,靠着人踏实、业务精、干事利索,颇受领导欢迎,不到两年时间就提到了副科长的职位。

把干部变成了“那部分只干活的人”,这样的单位可不少!

为了配合他开展好工作,还把原来一起共事的同事配给了他,希望他能带领团队,为单位做出更多更好成果。

小李是个技术男,也为自己的年少得志而自豪,梦想着可以带领其他人一起大干一场,做出点名堂出来。

但他忽略了一点,自己业务做得好,不代表能把管理搞的好,平级关系能处理好,不代表能处理好上下级关系。

把干部变成了“那部分只干活的人”,这样的单位可不少!

果不其然,就在他给大家分配任务的时候,就出现了阻碍。

他这边刚把任务分工说完,比他年龄大、资格老的同志,对他的工作安排提出了一堆问题,还写了一大堆的建议,瞬间让他下不了台。

小李碍于面子没有当场反驳,又基于自己的技术能力重新审视了一下方案,他确信这样的工作思路没有问题。

于是,他二次召集大家,把方案内容再次告知大家,并信心满满地告诉大家,只要按照这个方案,肯定没问题。

老同志们依旧提出了他们各自的见解,并撂下狠话,“搞咋了你要负全责!”

那一刻,小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看着其他人居然没有一个站出来为他说话,更没有人变态支持他的方案。

把干部变成了“那部分只干活的人”,这样的单位可不少!

会后,小李怀着满腹委屈找领导去了,希望得到领导的支持和认可,能够把老同志调离团队。

让他出乎意料的是,领导并没有批评他人的意思,而是让小李注意团结,注意工作方式,还说那几位都是老同志了,还是稍微照顾一些吧!

小李也是没有了脾气,既然领导都这样说了,他也只好受着了,但活还要干那。

他就一个人,偶尔也有其它成员来帮他一起做,深夜加班都成了常态,二十岁的小伙子,半年时间就好像活过了三十。

再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辞去了那家单位。我问他,这么好的技术能力,怎么说辞就辞掉了呢?

他但是深深地舒了一口气,“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

我挺为他可惜的,无论学习还是工作,能力都很强,如今确到了如此境地!

把干部变成了“那部分只干活的人”,这样的单位可不少!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烟,缓缓向我说道,“还是自己年轻,没有及时做好心理转换,没能及时从技术研发转换到管理,也就造成了自己的盲目自大。当然,如果当然单位能给我足够支持,或许就是另外一种结局!”

是的,一个人做事,只要自己全身心投入,就能把事情做好。而要带领一个团队,就不能把做事放到第一位,而是要想方设法激励大家,激发干劲才能实现团队的合力!

在我看来,他作为“干部”经历的这些事情,与单位的体制机制、管理文化,都有莫大的关系。

首先,既然是干部,是否赋予了他团队绩效分配权?

其次,干的好坏是否有机制体制可以保障公平评判?

事实证明,当干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充分分析自己,是适合跟着大家一起干,还是适合做领头羊带领大家干?

没有那个金刚钻,可别去揽那瓷器活!

(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