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手擁幾套房產的人喊窮嗎?我見過

很多人在沒接觸理財的時候就有一塊花一塊,真的接觸到理財之後就想有一塊攢一塊,而且要把這一塊錢實現最大增長(也就是讓這一塊錢來為自己賺最多的錢),為了實現收益最大化,選擇封閉期的理財產品。我相信不是隻有我一個人踩過這個雷吧,我之前提到過的為了把錢攢下來都存封閉期的,結果要用錢的時候頭髮都快愁白了。慘痛經歷告訴我流動資金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我的朋友小林最近又買進了一套房子,所以在我們這些朋友眼裡她是非常有錢的,因為我們在買黃金的時候她在買房子,我們在買鑽石的時候她也在買房子,我們在買車的時候她還在買房子。加上最近買的這套她已經擁有四套房子了。小林是一個臺企分公司的經理,待遇不低,一個月到手2.8萬+(在我們這個城市已經算是領跑了).但是她一直說她是窮人,最近一次她再說窮的時候被另外一個朋友懟回去了,有4套房子叫窮,還讓不讓我們這些人活了。她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原來她的房子4套,自己住一套小公寓,一套交房3年沒裝修,一套去年才交房的,這次買的這套是期房,合同裡說是28個月後交房……3套房子房貸在供,月供2.4萬,一套公積金貸款,兩套商貸(聽說第四套是被銷售坑了,銷售跟她說要限購了,她就把要裝修房子的錢拿出來買了這套房子了)

她曾經的夢想是成為一個有錢人,實際上她也算是做到了,但是因為她把自己的錢安排得不合理,搞得自己跟窮人一樣!分析下她的情況,希望大家引以為戒哈。

不論商貸或者公積金貸款她都是選擇10年貸款期限,因為不想欠太久的錢。

當我知道她3套房子都是選擇10年的貸款期限的時候我真想把她的腦袋打開看看是什麼構造。現在房貸利率低,公積金貸款更低,房貸是最好的能利用銀行錢的方式,而她竟然就是因為自己怕欠錢而選擇10年的貸款。不論買房還是還房貸我都看到了她心裡的不自信還有害怕沒錢的感覺。

在資產配置中,她除了房產配置沒有了別的配置方式。

她是一個資深的房黨,在她的意識裡她一直認為只有房產是能保值的,當初買第一套房子時候就是她為了怕自己把錢花了,從父母那邊借錢出來買了房子,然後慢慢還給父母的。所以那時候她確實是沒錢的,因為要還父母要還房貸。但是就是因為吃了這樣的甜頭之後她開始迷上這樣的方式理財。在第四套房子買了之後她就發現自己這樣的方式有問題了,一來沒有流動資金,真的要花錢的時候是沒辦法的。二來每個月的房貸壓力,讓她覺得生活是沒什麼興趣可言。雖然這麼高的收入,她沒有車,出門連打的都不捨得,交通基本上靠公共交通或者走路的。對自己其實是很苛刻的。

在房產購入過程中,對於地段的選擇不好,只考慮單價的高低,變現難度大。

這點其實讓我非常吐血,看著她有四套房產,但是地段都不好,現在基本上屬於有價無市的。自住的那套離公司近還好,但是面積小,而且目前也只有這麼一套能住的,所以她沒租出去。兩套已經交房的房子目前沒裝修,一套還沒交房,目前出租也沒什麼可能性。不論哪套房子的選購她都沒去考慮過地段的問題,除了第一套考慮在自己公司附近買以外(公司在郊區),所有房子的價格都是低於本地區房價的均價的。因為地段不好,出租或者出售難度大。

為了購房,資金基本上都在產房裡,而沒給自己安排重疾保險和意外險,更別說給父母安排養老的錢了。

這些年她乾的事基本上只有攢錢——買房——攢錢——再買房,保險除了公司繳納的職工醫社保之外就沒個自己配備其他的保險。用她的話說基本上整個人處於託管狀態。而且父母年近60,除了常規的醫保外也沒有別的保險配備,父母也沒多少錢養老,無退休金,而她也沒有給父母儲備養老金。換句話說如果老人家哪天有個什麼需要花錢的地方,全家的資金鍊都會斷裂。現在她只能祈禱自己平平安安,父母健健康康的。

經過這樣的分析我真是相信她真的是個“窮人”,她的“窮”在於她把大量的資金用在了房產投資,而且房產投資考慮不周導致回款無望。除了房產配置外,其他家庭資源配置基本上是空缺的,基本上沒有流動資金。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不是一句口號,而且除了資產增值外,其實資產流動也是非常重要的。錢是要為生活服務的,不能忽略了它的這個特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