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增幅回升 穩增長有壓力

新華網四川頻道9月19日電(本網記者 叢峰 楊迪 胡旭)今年上半年,四川工業經濟緩中趨穩、穩中有進,總體走勢呈現出探底後逐步有所回升的特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領先全國0.8%;月增幅從3月起逐月回升,4月以後保持在10%以上。

本網記者近日專訪了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王海林,就當前四川工業經濟的“喜”與“憂”進行深入分析。以下為王海林專訪實錄——

從數據來看,全省工業形勢還算過得去,但潛在的矛盾和困難未真正緩解。所以,我們對工業經濟走勢的判斷是:仍在探底過程中,已有回升的苗頭,但不敢說已經形成回升趨勢。

——工業形勢好於全國水平 穩增長舉措受肯定

上半年四川工業經濟的增長,一方面是由於優勢產業貢獻突出:電子信息、汽車製造這兩大產業,上半年分別增長近20%,對第二產業的貢獻率24.1%,拉動工業增長2.3%。

另一方面,去年以來,工業發展資金支持引導的技改和創新項目在今年上半年形成產能,445個項目貢獻118億元工業增加值,拉動全省工業增長提高2.8%。

同時,一些傳統行業形勢好轉,開始復甦。比如過去比較低迷的裝備製造業上半年增長11.2%;按照“調高就低、以量換價”的思路,通過1年時間調整,去年很困難的白酒業逆勢調整逐步實現企穩,上半年實現產值同比增長約6%;煤炭行業,去年“5·11”事故後全省煤礦停業整頓,關停400多家小煤礦,去年第四季度煤炭業開始逐步復產,目前產能規模已經恢復到去年事故以前的水平。

儘管今年經濟發展的宏觀環境非常複雜,但四川經濟走勢仍然好於全國水平。取得如此成績的原因在於,一是四川對問題早發現、早謀劃。6月初,四川在全國率先出臺《促進當前經濟穩增長的十六條措施》,受到中央領導肯定,十六條措施的全文也批轉通報給各省;二是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親自率隊赴民企、外企調研,聽取企業家對上述措施的意見。

接下來,四川還將出臺支持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發展的系列措施,對企業反映的問題、困難也要進一步落實。

——工業穩增長仍面臨四大困難

當前四川工業面臨的客觀困難和矛盾仍然存在,主要表現在:

一是資金保障程度比較弱,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融資難、融資貴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現在的新情況是融資慢,突出反映在貸款到期收回至新貸款下發的轉貸過程中,銀行審批時間變長,以前一兩週,現在兩三月,企業需要資金只能花高息借貸民間資本,令企業資金成本提高。特別是一些產能過剩行業,銀行收回到期貸款後,就不再發放新貸款,令企業正常生產受到影響。

二是企業的各種成本增長很快,包括人工成本、融資成本、要素成本等。上半年四川企業招聘崗位薪酬成本同比增長10%以上,工業用水、用氣價格分別上漲4.5%、9.1%,綜合物流成本上升20%以上。

同時,今年1至5月,全省工業企業財務費用增長21.2%,其中利息支出增長17.1%,分別比去年同期高出15.9、11.1個百分點。財務費用增長成倍於工業增長,對企業來說是很大負擔。

這幾塊成本加起來,短期內令企業難以消化,影響了企業利潤。

三是產能過剩、產品銷售不暢。今年上半年,全國出口總額只增長0.9%,所以廣東、浙江等地大量企業的產品出口轉內銷,繼續擠壓國內市場,導致我們自己的產品銷售受到衝擊。像鋼材價格,去年這個時候還在每噸3300元,今年只能維持在每噸3000元。一些一般工業用品價格,也有較大幅度下降,總體來看是沒有多少提價的商品,但有很多降價的商品。

四是企業發展信心不足,金融業也對實體經濟發展的信心不足。今年上半年,全省2200多億元的工業技改投入中,只有極少部分來自銀行貸款。金融業看不到向好前景,企業投資信心也在減退,所以全省工業投資增長只有2.3%,一是缺少資金來源,二是沒有找到新的增長點。

以上幾個主要問題若得不到解決,四川工業的轉折就不會實現,所以說困難依然嚴峻。

——穩增長需重視“三個背離”的現象

無論在國家層面還是省級層面,當前經濟走勢呈現“三個背離”的特徵,應引起重視、加強研究。

一是就業持續好轉與經濟下行趨勢形成背離。四川上半年新增城鎮就業56萬多人,已完成全年任務70%以上,其中第二產業佔比還有所上升,並且崗位數大於求職人數。國家發展經濟的目標主要是保障就業,如果就業沒有問題,意味著國家就不會出臺強刺激政策。

二是歐美經濟復甦與我國出口增長緩慢形成背離。上半年我國出口總額僅增長0.9%,這一輪歐美經濟復甦是否會繼續拉動中國外貿出口?這是個很大的疑問。

成本競爭力是過去十幾年中國商品出口的主要競爭力。現在,中國企業的製造成本已經與歐美國家持平,我們的成本優勢不明顯了:國內企業的資金成本、能源成本數倍於歐美國家,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與歐美比尚有優勢,但比東南亞國家高。綜合來看,我們的成本競爭力有明顯下降,而我們的技術競爭力肯定不如歐美國家,屬於先天不足、後天投入也不夠。

現在,美國利用較低的能源價格吸引大量製造企業迴歸。在美國,大多數要素成本價格低於國內,由此而使單位產品的綜合成本算下來比在國內便宜幾美元。

所以我們擔心,如果沒有政策減緩企業成本上漲勢頭,不能提高製造企業的競爭力,那歐美經濟復甦對我們不僅沒有幫助,而且會加速製造業向歐美國家轉移的速度。

三是對經濟形勢的信心,企業家與銀行家觀點形成背離。我們對2000家小微企業的調查顯示,60%多的企業認為目前情況正常,只有8%認為經營形勢惡化,但一些金融機構對經濟形勢和企業發展缺乏信心。

當前工業全行業的資金利潤率低於銀行貸款基準利率。銀行貸款基準利率6%,四川企業上半年平均融資成本8.23%,但工業資金利潤率只有5.4至5.6%。

在這樣的環境下,許多實體企業家更願意將資金投入到民間借貸中,追求更高的回報率。這不僅減少直接投入實體經濟的資金量,而且抬高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