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一个都不宽恕

最近,有人撰文将鲁迅与李敖在生命最后阶段,对对手的态度做了比较。文中有这样的表述:中国人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西方人在临死前,常常会有一个仪式,就是请求别人宽恕自己,同时自己也宽恕别人。但是,鲁迅偏偏说不: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鲁迅身为战士,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不愿意与那些和他意见不合的人妥协,也不追求双方和解。他不仅不怕别人怨恨他,也绝不宽恕别人。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一个都不宽恕

同为战士,李敖一生也树敌无数,数量甚至要多过鲁迅。在人生的最后关头,李敖选择了和解、宽恕以及请求宽恕。李敖去世前一年,就曾写过一封公开信,他说自己想和家人、友人、仇人再做最后一次的告别,李敖给他们发去了邀请信,请他们去台北他的书房,他们可以放下之前残酷的斗争,一起吃饭,合影,看猫……“满足我的一点私心,再一次认识不一样的我”。不论是宽恕还不宽恕,都没有对错之分,鲁迅的不宽恕让人感慨——一位战士至死仍在战斗。李敖的宽恕则让人动容——一位战士终于卸甲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一个都不宽恕

以上两段描述,说白了就是:鲁迅身为战士,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李敖则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放弃了战斗。那么同为战士,为什么在生命最后时刻,对对手的态度大为不同?难道鲁迅当时所处的环境要比李敖的恶劣,找不到宽恕的契机,或者没有宽恕的理由,宽恕反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无论俩人是性格上的差异,还是战斗功力上的强弱,我都更愿意这样看:鲁迅想到的是大多数人的继续生存,生存的艰难困苦还得追随大多数人,所以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更应该保持战斗的精神,决不妥协,最终以战斗到底的姿态,立于天地之间,为后人示范;李敖则更多地从自身生物性的角度出发了,由一名意志力顽强的战士,回归到一个讲人情味的常人——终点回到了起点,不再理会当初为什么而出发。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一个都不宽恕

议论所发,各为观点。实际上,把李敖与鲁迅相提并论,十分欠妥,因为二人不在一个重量级上,没有可比性。

思绪无界任飘飞。忽一下想到了“结束旧世界”的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这位于1778年5月30日去世的、享年83岁的“以踩死败类”的豪气,战斗了一生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将怀着对上帝、对朋友的爱死去。我不再怨恨我的对手……”能不能这样看,“不再怨恨”是伏尔泰人格中的弱点,所以他只能“结束旧世界”,而“创建新世界”的重任,必须得由他的老对头,大思想家卢梭的经典思想来成就。下面这段记录很有意思: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一个都不宽恕

伏尔泰

比伏尔泰晚去世一个月的卢梭(1778年7月2日),当5月30日,有人将他的老对头伏尔泰去世的消息告诉他时,他非常冷静地表示:“我很清醒地意识到,我的生命和他的生命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现在,他已经去了,我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了。”果然,一个月后,卢梭撒手人寰,去追他的老对头去了,如不然,卢梭会不会感到这人间极端的寂寞呢?值得咀嚼的是,人们将这对儿老对头,都葬入先贤祠,棺木也是对着的。这里有怎样的意味深长?又包含着那些悖论?恐怕不是几句话能说清的。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一个都不宽恕

卢梭

最后:鲁迅是冷血的吗?鲁迅不是肉体凡胎吗?这样问没意思。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到这上——是不是可以这样来肯定:鲁迅的”一个都不宽恕!”,干得对。因为想被宽恕的人,还要接着往下活。如果这些人能与鲁迅先后而去,鲁迅或许会宽恕他们,但他们要接着往下活,那就休想。——他们什么都没有改变、禀性难移;他们一旦得到他这位斗士的宽恕,他们就会拿着这份宽恕,变本加厉地为所欲为,贻害四方。鲁迅先生是真正看透了——不能给他们乘势的机会,只能一直给他们匕首和拳头。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一个都不宽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