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全球蔓延下我國穩外貿穩外資的方向

當前全球疫情大流行,對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投資帶來了巨大的衝擊。請分析一下今後一段時間的外貿外資形勢。隨著疫情形勢的轉變,我國穩外貿穩外資的方向和重點出現哪些新變化?


一、疫情蔓延下我國穩外貿穩外資的目標是沒有改變的


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我估計在可預見的未來,不說多少年,但是至少半個世紀,我們肯定還是要做這個事情。因為據CEIC數據庫統計,2019年12月中國就業人數達7.75億人。這麼巨量的人口需要就業。那麼,穩外貿穩外資就是我們的一箇中長期目標。現在疫情全球蔓延下,當前的外貿變化是絕對額有所下降,同比增長有所下降,但是相對比重或者說總體格局變化不大。因為我們在下降,別的國家也在下降。

2020年我估計,整個世界貿易總額會下降,所以中國的相對格局變化不是太大,因為我們在下降的同時世界也在下降。

現在出現了新的變化,是什麼呢?我們現在對外出口的夥伴有什麼變化?實際上,中國出口夥伴的重心沒有改變,仍然是歐盟、東盟、美國和東亞的日本、韓國,就這5大經濟體。排序可能有所變化,5大經濟體的重心沒有改變。原來我們可能是美國排在第1位,歐盟第2位,然後日本、韓國、東盟這樣的排序;現在可能發生變化了,因為中美貿易摩擦以後,美國跟中國人為造成的摩擦導致下降,現在可能是東盟排在第1位,歐盟排在第2位了。

所以,我估計2020年我國外貿的重心還是5大經濟體,但排序發生了變化。我的觀點是,我國外貿的重心還是5大經濟體,但是次序發生了變化,這是新的變化。

但是根本的,我想還是沒有變化的,包括東盟,包括日本、韓國,他們外貿最後的支撐點還是歐盟和美國。


二、我國穩外貿的支撐力沒有改變,只是順序稍微變化


儘管我們看上去排序發生了變化,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其實中國跟東盟貿易增加,跟日本、韓國貿易增加,但是背後的支撐力還是來自於歐盟和北美兩大經濟體。所以,我們說,整個中國穩外貿的重心我們不要發生動搖,仍然牢牢把握根本的支撐點,就是來自於歐盟和北美(也就是美國了)。

現階段可能表象上看上去,我們跟東盟增加得很快,但是大家都知道東盟的貿易伙伴還是美國和歐盟。所以,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就未來的外貿重心、支撐點,或者叫壓艙石,還是歐盟和美國、日本這樣的發達經濟體。東盟這是一個周邊的,我理解是一個貿易橋樑。表象上看,我們好像跟東盟增加得很快,但是有很多是因為中美貿易摩擦造成的,我們等於貿易偏轉了。所以,東盟跟中國的貿易增加並不代表是最終品消費目的地的結果。我認為我國整個外貿的重心、整個世界的外貿重心還是三大經濟體,一個是歐盟貿易圈,一個是北美貿易圈,另一個是東亞貿易圈。非得有第4個,那就是中國跟東盟貿易圈,這跟東亞貿易圈——中日韓是有交集的,或者叫東亞東盟貿易圈。那麼,最根本的動力還是來自於歐盟和北美。因為我們東亞,包括東盟還是外向、出口導向型的經濟。所以,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搞清楚。中國穩外貿的根本壓艙石還是來自於歐盟貿易圈和北美貿易圈,包括東亞和東盟都是如此。


三、我國外貿外資的新變化


第1個變化就是我們絕對量上對傳統的歐盟和美國,由於疫情的變化,絕對量可能也在下降,那麼相對的比重可能不一定會變化。就是我們跟過去相比,除了對東盟之外,對美國、歐盟、日本出口同比都下降了。據中國海關統計快訊(美元值),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對東盟出口已由前兩月的下降轉為比上年同期增長0.4%,但是第一季度中國對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等主要經濟體出口同比分別下降25.2%、 16%、16%和11.3%。

這個第一季度中國海關統計數據已經告訴我們了。這個新變化就是,除了東盟之外,我們對原來的三個經濟體、三大貿易圈,美國、歐盟和日本都同比下降了。 這就是我們現在比較憂慮的。但是,變化裡面它也有特點,新變化是不是說一無是處呢?也不是。我們的外貿出現了新變化:從中國內部來看,加工貿易出現了一個變化,就是東部的加工貿易在縮減,但中西部在上升,這是一個大的變化。我們一直提的中國不能一味地鼓吹一般貿易,因為中國的勞動力人口有7.75億人,一味地鼓吹一般貿易,這是有問題的。所以,我們主張一個變化,就是加工貿易跟一般貿易的梯度互補優勢要發揮出來。因為我們是一個發展不平衡的國家,你不能一刀切說做大做強一般貿易,我不太贊成提這個口號,而是主張加工貿易和一般貿易的聯合,也就是梯度互補優勢。比如說,東部沿海、改革開放比較早的,你可以做一般貿易,偏向於技術型的,因為你發展成熟了,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你可以嘗試附加值高一點、技術含量高一點的行業。但是,我國西部和中部還是要做加工貿易的,需要解決大量勞動力就業的。因此,第一個變化就是說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的梯度互補優勢在東部和中西部的情況變化,這是一個好的變化。

第2個變化就是我們原來以為民營企業、外資企業下降了,其實不是反而變成更強的支撐力。我國民營企業、外資企業仍然是穩外貿的最關鍵支持者。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仍然是中國最強有力的外貿企業。2019年外資企業進出口佔比39.9%,持續擔當骨幹力量;民營企業進出口佔比43.3%,成為外貿發展新主力。2020年第一季度我國民營企業出口佔比達51.4%,較去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所以,我國民營企業、外資企業仍然是中國穩外貿的關鍵。

第3個變化是我們以前沒有的,這也是國家在推動的跨境電商。跨境電商現在是一個新業態,就是我們講的外貿領域的新業態,這是一個新的變化。跨境電商利用互聯網的信息優勢,因為它會做到技術端與供給端對接。跨境電商它相當於解決了信息對稱性問題。所以,這就是中國現在大力推進跨境電商新業態貿易模式的新業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2015年中國當時就開始做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今年4月7日剛剛又增加了46個,我們全國已經有10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覆蓋了30個省區市。10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幫中國解決了大量的就業問題。

這個新的貿易業態它最大的優勢是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同時有助於解決中國勞動力就業問題。因為它配套的服務業、快遞、物流,都能反映出來。京東、淘寶整個物流都是建立在跨境電商的基礎上,這是我講的第3個新變化。從2015年開始,今年疫情下跨境電商業績表現得最為明顯。因為大家物流不暢,主要是信息不對稱,不能到實體店裡去採購,包括廣交會也在網上舉行。廣交會也是通過跨境電商來做這個事情了。所以,我認為這是我國外貿領域出現了新業態,就是跨境電商。

從不利的方面,我也講講新變化。在外貿方面,受中美貿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的影響,體現在外貿領域內表現為我國外貿同比增長確實下滑得很厲害,對主要經濟體下滑得比較厲害。第一季度已經反映出來了,人民幣計值的,我國對美國、歐盟、日本等傳統市場出口分別下降23.6%、14.2%、14.1%。除了東盟之外,都是超過10個百分點的下降,這是一個非常不利的變化。這也就是我們國家為什麼要提穩外貿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個變化對我們來說壓力很大。

在外資方面,我國穩外資的重心仍然是三個地方,第1個是歐盟,第2個是美國,第3個是東亞如日本和韓國等。到現在這個格局仍然不會變的。從總量上、格局上、跨國企業的角度來講,都是這個道理。就是我國穩外資的重心沒有改變,而且也不可能改變。我不說時間多久,至少在可預見的50年甚至是100年,這個格局都不會變化。就是來自發達經濟體的、跨國企業的投資是支撐中國進步的重要力量。


我講講我國穩外資重心的三個理由:


第一,來自歐盟、美國、日本等企業到中國來投資,會帶來先進技術、管理經驗,並且他們可以把我國跟國際的價值鏈、生產鏈連接在一起。也就是說,只要把跨國公司牢牢地留在中國,那麼意味著中國就不可能跟全球價值鏈脫鉤了。所謂的脫鉤就是所有的跨國企業都離開中國了,你不想脫鉤也得脫鉤了。因此,中國穩外資的重心,就是怎麼把這些來自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的跨國企業留住。因為他們一旦留住以後,中國就融入進整個世界產業鏈的循環圈了。所以,我國穩外資、防止跟國際發達經濟體脫鉤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第二,為什麼來自這些地方的跨國企業很重要呢?一是他們帶來了高質量、高技術的產品;二是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經驗,光有技術也不行,你要有管理經驗去管理企業;三是可以通過跨國公司跟全球聯動在一起,這是我們最為看重的。穩外資就是要把這些跨國企業留下。


第三,留下跨國企業的益處。可以幫我們解決稅收,還有最重要的是解決就業問題以及技術溢出。所以,穩外貿穩外資的重點是穩住來自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等這些發達經濟體的企業。因為我們只有融入歐盟經濟圈、北美經濟圈,我們才能跟世界融入在一起。穩外資不是說給你錢就行了,不是你獲得多少美元就了事了,最主要的標誌是你融入了這個行業,融入了全球生產體系、分工體系,這才是我們最為看重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