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有这么多外戚专权,他们竟比皇室宗亲都更受信任

所谓亲戚,是指跟自己有血亲和姻亲关系的人。内亲和外戚是有本质区别的,两者相较而言,自然是跟自己流着相同血脉的兄弟叔伯们更加亲近一些。但是穿梭于历史长廊我们却会发现在历朝历代都不乏权势熏天,极尽荣宠的外戚。他们无一例外都备受皇帝信任,也借此将自己的家族推向了权利顶峰。

那么究竟为什么外戚能够得到皇帝更多的信任,甚至要远大于自己本家宗亲呢?

为什么历史上有这么多外戚专权,他们竟比皇室宗亲都更受信任

亲戚有别

其实跟你一个姓的人往往也意味着彼此拥有同样的利益目标,这一点在皇族成员中尤为突出。你的亲兄弟跟你有着同等资格来争夺最大的利益,蛋糕就这么一块谁多一点谁少一点只能明争暗夺,谁也不想在权势面前甘于人后。这就导致跟你血缘最亲近的人往往会成为你最大的敌人。

亲兄弟是自己的竞争对手,那些叔叔伯伯们更是犹如豺狼虎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在暗中狠咬你一口。因此能够在一个厅堂里吃饭的本家亲戚其实远没有想象中那么亲近。

而外戚则完全不同,他们因为并不具备资格所以也就不会跟你争夺利益,相反他们还会为了使你成为最后的赢家而倾力相助。一旦你击败了自己的至今登上皇位,那么在你身后给予你最大帮助的外戚们自然也就实现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谁不想自家外甥有朝一日荣登大宝,自己这一大家子也能跟着青云直上,就此飞黄腾达。

为什么历史上有这么多外戚专权,他们竟比皇室宗亲都更受信任

权利纷争孰亲孰疏

从皇帝的角度来讲,自己母家这些亲戚才是最值得依仗的靠山。试想一位皇帝天不假年还没等儿子长大成人就猝然驾崩,留下完全不懂朝局政事的皇后及年少稚嫩的皇子,到时候主少国疑,大臣未附,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岂不是危机四伏,步履维艰?

这个时候如果母家有一位强势人物能够挺身而出震慑朝堂,持危扶颠,那么对于孤儿寡母来说那无异于是中流砥柱,成为他们最坚如磐石的依靠。通常扮演这个角色的人就是舅舅,因为他是一个家族的主心骨,也肩负有为整个家族谋取权势荣耀的重要责任。

因为有着共同利益的驱使,皇帝需要将外戚用作手中的一柄利剑,威慑群臣打压异己。而外戚也可以借助皇帝的信任,从此一飞冲天成为执掌权柄之人,整个家族都将一荣俱荣显贵无比。

为什么历史上有这么多外戚专权,他们竟比皇室宗亲都更受信任

大秦帝国魏冉形象

然而皇帝和外戚的密切关系是有时效性的。他们之间的力量需要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外戚这把双刃剑一旦失去控制,那么就将引来一场无人幸免的腥风血雨。

历史上掌握了极大权势的外戚们,往往会走向截然不同的结局,以下就来列举几位著名的代表人物。

鼎力扶持者:魏冉(秦国重臣)、卫青(西汉大将军)、霍去病(西汉冠军侯)

魏冉作为秦昭襄王的舅舅,可以说是一手扶持了自己的外甥上位。秦武王贏荡在洛阳太庙举鼎而亡,魏冉果断迎立彼时还在燕国做人质的嬴稷,拥立为秦王。同时又凭借自己在秦国的强大实力替外甥扫除所有竞争对手,堪称史上的模范舅舅。卫青和霍去病这对甥舅更是历史上最鼎鼎有名的外戚组合,他们不仅一生忠于汉武帝,更是荡涤匈奴,横驰塞北,为大汉帝国立下不世功勋,封狼居胥成就千古美名!

为什么历史上有这么多外戚专权,他们竟比皇室宗亲都更受信任

隋文帝·杨坚

谋朝篡位者:杨坚(隋文帝)、李渊(唐高祖)、王莽(新朝开国皇帝)

杨坚和李渊这两位开国皇帝做了同样一件事情,那就是亲手葬送了自己孙儿辈的王朝江山。杨坚的女儿杨丽华是北周宣帝的皇后,而北周宣帝的儿子静帝宇文阐自然就是杨坚的孙儿辈,结果在位不到三年就被迫禅位给了时任丞相的杨坚,北周就此灭亡。杨坚建立隋朝后,自己的所作所为报应在了自己后代身上。

为什么历史上有这么多外戚专权,他们竟比皇室宗亲都更受信任

唐高祖·李渊

公元618年,杨坚之子隋炀帝杨广死在江都,李渊迅速废掉杨侑正式称帝。李渊跟杨侑又是什么关系呢?其实杨坚的文献皇后是独孤信的女儿,而李渊的母亲则是独孤信四女,也即是说杨坚是李渊的姨夫,李渊和杨广是姨表兄弟。而杨侑是杨广的孙子,那么也就是李渊的孙子辈。

身上有重大穿越者嫌疑的王莽也是外戚出身,他不仅篡夺终结了西汉200多年国运,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众多标新立异的跨时代创举。只可惜他的改制并未能够取得成功,更始之乱爆发王莽带着他的理想覆灭在战火狼烟之中。

为什么历史上有这么多外戚专权,他们竟比皇室宗亲都更受信任

穿越嫌疑人·王莽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位之外,历史上还有很多著名的外戚曾活跃在属于自己的那段光辉岁月中。在马嵬驿被乱兵杀死的杨国忠,与另一位外戚交恶蒙冤而死的窦婴,历经三朝却被自己亲外甥害死的长孙无忌。他们或忠或奸令人思量,又纷纷在登上权欲巅峰后渐行渐远,因为越是靠近权力中心,那么就越要面对波云诡谲的剑影刀光,其中能够明哲保身者毕竟寥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