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眼中的明朝專制:用絲綢所包裹起來的木乃伊

導語:哲學家赫爾德曾這樣評價明朝:"這個帝國是一具木乃伊,它周身塗有防腐香料,描畫有象形文字,並且以絲綢包裹起來;它體內血液循環已經停止,猶如冬眠的動物一樣

"。

為何中國古代歷史中的偉大王朝,在西方人的眼裡,成為了一具用絲綢包裹起來的木乃伊?明朝作為一大鼎盛王朝,其繼承了漢、唐、宋的光輝,在西方人眼裡卻被視為"冬眠"。在同時期,西方正處於思想啟蒙的蠻荒狀態中,明朝的所作所為,在世界皆可稱極,為何得不到西方學者對大明王朝的認同。

西方人眼中的明朝專制:用絲綢所包裹起來的木乃伊

故宮

審視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不僅僅要看一個國家建立了怎樣的偉大功績,還要追根溯源,去審視這個國家的運行制度。一個龐大的國家政治機器,離不開一個行之有效的政治體制,在高效的體制中,才能看到國家的未來。

西方學者在考察明朝的歷史時,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強權專制統治。在西方人的視角中,察覺到了大明王朝的僵硬與腐朽。因為在審視明朝的歷史過程中,不只有赫爾德一人這樣認為。

一、皇權的至高無上

談到明朝的專制統治,首當其衝的便是皇權的至高無上。皇帝行使一個國家的全部權利,任何事務都要交由皇帝定奪。從國家管理的角度來看,中央對地方的絕對權威,可以有效制止地方對中央的威脅,並穩定國家的和平局面。可是這種專制集權,問題也是非常明顯的。

西方人眼中的明朝專制:用絲綢所包裹起來的木乃伊

故宮

皇帝個人的權威,會使社會的發展得不到認可,個人的思想與價值也得不到解放。社會運行僵化,人性陷入僵化,最後導致國家陷入僵化。在明朝歷史的發展路線中,最後的腐朽與破敗,證明了這種合適的歷史推理。

1、使社會運行僵化

哲學家黑格爾說:"他們圍繞著一箇中心,圍繞著那位元首,他以大家長的資格——不是羅馬帝國憲法中的君主——居於至尊的地位"。在明朝歷史,數不盡的黨爭以及朝廷上的利益糾紛,都與皇帝脫離不了干係。言官的直言勸諫、宦官的弄政幹權、權臣的利益爭奪,都以皇帝為主要目標。

西方人眼中的明朝專制:用絲綢所包裹起來的木乃伊

黑格爾像

在這種由上及下的權威領導中,上行下效,皇權成為了許多人一生的準則。在這種畸形的皇權之中,社會的發展與否已經不重要了,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皇帝的首肯,便是一生最大的成功。所以在明朝歷史中,社會的發展陷入了皇權的陷阱之中,任何權利都要服務於皇權,而社會的發展,由此處於一種無效運行的僵化之中。

2、人性得不到解放

哲學家與經濟學家穆勒說到:"壓毀人的個性,使個人消失在人群之中,這種社會就是專制,在那裡人類生活會變成一池死水,首創性極度缺乏"。縱觀明朝整個歷史,專制統治下的"一池死水",體現在個人性格的封閉中。官員、百姓,為了獲得眼前的利益,不擇手段,但缺乏一種創造價值的創新性思維。

在明初,明朝研製的火器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到了明朝末期,西班牙的紅夷大炮卻成為了明朝軍隊的主要火器。在這種差異之中,明軍所做的,只有仿製,而不是去學習與創新。除了武器,在文集的編寫中,文人也陷入了一種求名的固式套路中,強用詩、文加以編篡,最終成為了一本廢紙。

西方人眼中的明朝專制:用絲綢所包裹起來的木乃伊

明朝宮廷

人性的光輝,在於創新之中。因為一款偉大的創新產品,足以使這個世界為之一震。"人心的這種低下狀態又導致平凡的統治,平庸、落後的民族便將出現"為何明朝會滅亡,因為在固有的平庸統治下,人性的光輝消失,歷史向前的力量便會使這種阻力滅亡。

二、奴役化的管理

在西方人的影視劇中,往往會看到下跪的場面,這就是一種文化的認知。下跪,代表著臣服,皇權的專制統治,就是要讓百姓對皇帝進行絕對的臣服。只有在這種臣服之中,皇帝的權威與統治,才能獲得應有的保障。

殊不知,在這種下跪臣服的行為中,代表著文化的脆弱性。百姓不在擁有自己的思想,他們是皇權的奴隸。重農抑商,將百姓視為耕作生產的奴隸,將官員視為服務於自己的奴隸。在這種管理之中,一個國家的生機,也將逐漸消逝。

1、官員成為皇權的附庸品

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鳩說過:"因為如果奴役的統治不是極端的話,便要迅速形成一種割據的局面,這和地理的性質是不相容的"。明朝的地理位置,處於一個絕佳的環境之中。其東、南面靠海,西面靠山,北面有長城阻擋遊牧民族的鐵騎。在這種和平的局面之中,皇權的極端,不可避免的造成奴役。

西方人眼中的明朝專制:用絲綢所包裹起來的木乃伊

明朝官員

如何有效管理國家的運行,使國家的發展,在皇帝一人的掌握之中,官員成為了皇權的工具。皇帝想要修煉道教,官員紛紛呈遞方術物品,供皇帝把玩;皇帝想要出征顯威,30萬人成為了戰爭的受害者;皇帝貪淫成性,官員也附庸與共……一個人的意志,使那些本應該擁有自己思考的官員,成為了皇權的附庸品。

2、個人價值的稀釋

黑格爾還講到:"東方觀念的光榮在於'唯一的個人'一個實體,一切皆屬於它,以致任何其他個人都沒有單獨的存在,並且在他的主觀的自由裡照不見他自己"。當人們把價值都寄託於皇帝一人身上時,這個國家就開始生病了。因為一切禮儀道德,在皇帝的個人領域中,將成為空談。

西方人眼中的明朝專制:用絲綢所包裹起來的木乃伊

顧炎武石像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曾是一位救國的赤子。在明朝滅亡之後,往來於南明政權之間。在當時的思想中,顧炎武只有一個信念,就是讓朱氏皇族重登皇位。可是現實的考驗中,這種想法無疑成為了妄想。在時間與現實的沖刷中,顧炎武將只能將這種短視、封閉的痛苦進行拋棄,去尋找適合與百姓真正利益的道義。在中國近代史的鉅變中,顧炎武的《日知錄》成為了救國思想的啟蒙。

三、文化的沉淪

這種專制的統治中,對生活中的事物都進行了皇權的限制。在這種限制中,很少有人可以看到人生的真正價值,即使有,世人都將其稱為"怪類"。可是再反觀明朝的文化名人,正是他們思想上與文化上的創新與突破,成為了他們著名的原因。

西方人眼中的明朝專制:用絲綢所包裹起來的木乃伊

明代文人

為了確保皇權對於官員的思想統治,在先進的科舉制度中,"文字獄"成為了束縛士人思想的精神枷鎖。在這種枷鎖之中,官員成為奴隸,他們所思考的,便是如何服務好皇帝。在這種影響下,世人對於皇帝的忠誠,使世人失去了精神的自由。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百姓都要注意言行不能打擾到皇權。

1、自由精神的缺失

文化的發展與創作,離不開創新。在中國文化的發展中,漢賦、唐詩、宋詞,就是文化創新與發展的路線,也是中國文化得以傳承的原因。雖然在明朝歷史中,"四大名著"的三部作品都出現於明朝,但是其作者卻並不引人注目。

相反,那些忠於皇權的官員,連自由精神都不敢有。他們只是皇帝執政的工具,是皇帝隨手拿捏的玩偶。那些將垂名青史,彪炳史冊的希望寄託於皇帝的言官,最終都淹沒於歷史之中。在皇帝眼裡,言官成為了善於亂叫的狗犬。

在西方人眼裡,政治自由,意味著未來。

2、極權的負面影響

比萬博士在思考歐洲與中國的歷史經驗教訓時,曾發表過這樣的看法。"我認為我們的危險並不是無政府狀態,而是獨裁,喪失了精神上的自由,一種極權主義的國家,或者是一種全世界統一的極權主義的國家"。

西方人眼中的明朝專制:用絲綢所包裹起來的木乃伊

比萬像

皇權專制,還意味著獨裁與極權。極權主義,是以犧牲自由精神為代價的。在歷史的進程中,精神的自由往往可以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而極權的統治與和平之中,對文化事業又是具有毀滅性的。因為明朝的滅亡,與文化的腐朽有很大關聯。

四、歷史的預期與總結

穆勒曾預測到,"他們卻已變成靜止的了,他們幾千年來原封未動;而他們如果還會有所改進,那必定要依靠外國人"。在明末戰爭中,西方的火器成為了明軍戰鬥的神器。隨之建立的清朝,沿襲了明朝的制度,有著與明朝相似的結尾。在近代史的革命運動中,外國的理論思想,成為了中國得以覺醒的工具。

西方人眼中的明朝專制:用絲綢所包裹起來的木乃伊

約翰·穆勒像

一個偉大的王朝,由偉大的人物加以開創,卻在歷史的選擇中,失去了創新的勇氣。一個國家體制的古老固守,導致人民、文化、科技等,陷入了一池死水之中。在中國古老的視角中,無法預知其有腐朽的結尾,卻在西方智者的眼光中,一眼看到了落幕。

結語:以一個傳統的中式思維,去思考大明王朝的滅亡,難免會有細節上的缺漏。在閱讀西方學者的歷史文章與哲學思考中,可以理性的看到大明王朝的根本問題,專制、極權與自由精神的缺失。

西方人眼中的明朝專制:用絲綢所包裹起來的木乃伊

明朝皇帝

是的,中國曆代王朝在傳統的政治思想中僵化了,成為了一個裹著絲綢的木乃伊。在皇權專制的統治中,國家失去了創新的思考,失去了科技創新的力量。在西方學者的眼光中,我們才能獲得更全面的歷史經驗反思。

參考文獻:

《歷史研究》

《明史》

《帝國的倒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