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懸空橋搖擺是怎麼造成的?

九曲河的漢子


5月5日14時,虎門大橋發生明顯振動,影響了交通運行和安全保障,得知此消息後,大橋管理部門啟動應急預案,採取雙向措施,廣東省相關部門召集12位橋樑專家進行研判,到底虎門大橋為什麼發生振動?有什麼科學原理嗎?專家表示虎門大橋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有風的條件下,橋樑就呈現渦振現象,一般較低風速下的渦振幅度很小,用肉眼很難察覺,但是風速到了一定程度,渦振幅度就會變大,而且相當明顯。

  渦振對橋樑結構沒有影響,肯定是安全的,但對車裡人的舒適度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為了保證虎門大橋的交通安全,管養單位已經對大橋進行了全面檢測,專家組也提供指導方案。




歪仔正


護欄邊放了好多水馬,改變了風向,造成了搖擺。


淡諾輕風


廣東虎門大橋異常抖動看到這樣一個話題,廣東虎門大橋異常抖動,其實前幾天武漢鸚鵡州大橋也發生了類似的橋面振動。究其原因,在於事發時的風速吹動了橋面,引起了振動。事發橋面出現如此巨大的振幅,說明此時的頻率已經接近橋面結構共振的頻率了。

共振,在樂器中非常常見,可以提高振幅,讓聲音更響亮。但是在結構設計中,卻一直是避之不及,談振色變。

因為,共振意味著振動幅度越來越大,完全不可控。理論上,當外界的載荷頻率與結構固有頻率一致時,振幅是無窮大的。

實際的共振振幅當然不可能無窮大,因為當振幅過大時,結構中的薄弱環節已經支撐不住了,會率先發生破壞。

既然我們弄清楚了原因,那麼這種振幅是否有害?

答案是肯定的,共振對結構必定有害,但是可以避免。自從美國的塔科瑪橋事故以來,風載致毀事件幾乎不會發生。因為,設計之初就會考慮到當地的風速水平,在結構設計的時候會避開共振頻率。更不用說,這種斜拉索橋還有改變固有頻率的保險措施。所以說,『共振雖然有害,但是不足以致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