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恼火!为什么他们都那么有钱?我们连被人骗的资格都没有

好恼火!为什么他们都那么有钱?我们连被人骗的资格都没有

为什么他们都那么有钱?

今天中午11点35分,我们社区网格员在社区网格群里发送了一条我们辖区派出所发布的网络诈骗的案例:

#每日一案,现身说法#(这是我所辖区昨天社区一名报警人自述):

2020年3月11日左右我接到陌生电话称邀请加入荐股微信群内,在群内按照指导老师推荐股票购买了几千块钱,后指导老师推荐一个叫(股金金融)的平台,指导我操作里面的“富时A50指数”,在2020年4月16号充值了50000元,4月24日转账17000元,4月27日转账10000元,后账户余额仅剩3380美元,我想要提现到账户,发现无法到账,后在微信群内提示提现不到账,被群主踢出,怀疑被骗了后我就打电话报警了。

好恼火!为什么他们都那么有钱?我们连被人骗的资格都没有

然后将上面这张诈骗提醒的图片在群里连续发送了五次。

看到这则消息,群里面的小伙伴们就在群里开始调侃,“为什么他们都那么有钱?”“我也想有这么多钱”,“好恼火 我们连被人骗的资格都没有”。

第一次充值50000,第二次充值17000,第三次充值10000,为什么要充这么多钱,还在这么短的时间充了三次?然后,我闭上眼睛,想象着这会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什么东西让他心动了,又是什么东西让他最终义无反顾的做了那个临门一脚的决定,并且还这么一如既往和死心塌地?

现在的钱难道真的这么好骗吗?

好恼火!为什么他们都那么有钱?我们连被人骗的资格都没有

我以“网络诈骗”为关键词进行了搜索,词条总数是3780万条;以“电信诈骗”为关键词进行了搜索,词条总数是6500万条。

“防范电信诈骗重点:让你出钱的千万不要信”,“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有哪些”,“史上最全的诈骗案例有哪些”,“电信诈骗十大典型案例”,“提高识骗防骗能力,谨防电信网络诈骗”,“近期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通报”。这样一些提醒大家注意防范、介绍网络诈骗案例的信息唾手可得。如果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毕竟这么多钱,难道不应该做一些最基本的功课吗?如果不知道怎么上网,难道不应该向自己身边的人多了解一下吗?

疫情期间的六类电信网络诈骗

想到也许是因为这段时间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可能很多人都会因为没有收入而焦虑、而着急,所以会想着是不是有什么方法或途径能够赚取一些收入,补贴家用。

所以我以“疫情期间电信网络诈骗”为关键词也搜了一下,词条总数是383万条,比上面两个关键词搜出来的词条数少了一个量级。所以,可以粗略的知道,很多诈骗不仅仅是在疫情期间,而是平时就一直存在的。因为疫情的特殊情况,所以,有骗子也针对性的设计了一些诈骗项目。这里把疫情期间比较突出的诈骗类型给大家重复一遍,供大家了解。

一是贷款诈骗,谎称提供无抵押款,需收取高额手续费诈骗;

二是涉疫物资销售诈骗,谎称有熔喷布、口罩等防疫物资供货渠道,需收取定金和货款诈骗;

三是兼职刷单诈骗,谎称在家兼职刷单可返还佣金,从而诈骗高额刷单款;

四是网络投资理财诈骗,谎称小额投资有高额回报;

五是冒充熟人诈骗,特别是冒充学校老师以提前收取学费名义诈骗学生家长;

六是团购物资诈骗,在微信群收取团购货款后将群解散。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绝招

也有人总结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绝招。如果你不能识别是否是诈骗的话,请务必执行。

1.不轻信。不管对方使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不给对方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2.不透露。筑牢心理防线,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请及时核实。

3.不转账。学习了解投资理财、银行卡知识,保证卡内资金安全,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另外,现在有很多电商平台因为用户增长的压力,在年轻人基本上都覆盖到之后,便把目标转向了老年人群体,在这个过程中,会诱导他们去绑定银行卡,开通支付账号等。但因为很多老年人根本弄不明白这些东西怎么用,所以很多时候会误操作。

如果你家是农村的,并且家里有老人的,我的建议是不要给他们开通什么支付账号,不要绑定银行卡。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这些骗子的对手,会被他们耍的团团转,以致于最后钱是怎么转出去的都不知道。如果他们有购物需求,你帮他们买好了寄回去,现在也非常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