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江浙省内城市的发展“百花齐放”,四川却只有成都“一枝独秀”?

石峡雷


成都发展了 四川才有发展 就是一个谎言 给你一个数据吧 不过我感觉成都人看不下去 因为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直辖后一年98年 成都1100亿 重庆1600亿 占比在0.68左右

2019年 重庆23630亿 成都16500亿(98年没有简阳)占比还是0.68左右

也就是说成都集一省精华发展二十年还不如扶贫二十年的重庆 可是结果却大相径庭

95年相当于成都经济三分之一的绵阳南充被吸的成都六分之一都不到 到现在3000亿都没有 可是分出去的万县市 95年经济只有绵阳南充一半 四川排在第八 一区八县里八个国家级贫困县 直辖时被成都搬走了所有省属企业单位 还接收了三峡库区移民 在这基础上2019年万县市地区经济已经3500亿了 放回四川妥妥第二城了

在这我就想问问天天说壮大成都发展四川的人

绵阳那么好的基础条件 至少比万县市要好吧 为什么增速那么低

成都集一省精华集一省希望为什么还追不上扶贫二十年的城市


泉水白白流淌


除地理优势之外,还有人为的原因。有人私心严重,什么都朝成都靠拢,形成了资源过剩,过分集中,造成其它的地方得不到发展。这种情况很多,各个县也一样,啥投资都往县城弄,使得各乡镇也得不到发展。何谈百花齐放。


朝我笑46


不仅仅四川,以前看过一篇报道,列举过很多中西部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省城独大的情况。

就四川来说,以前并不是一家独大,至少应该说成都和重庆各有千秋,没有明显的这个更比那个强。而四川省内其它地市都没法与成渝相提并论的。重庆单列成为直辖市之后,在四川省内,就只有成都一市独大了,总不能人为地把四川唯一稍强稍大的城市整弱整小吧?

作为国家的首都,全国的财政收入多少会向首都有所倾斜; 作为各省的省城,全省的财政收入多少会向省城有所倾斜; 作为各县的县城,全县的财政收入多少会向县城有所倾斜。

但是,各地自已的努力,作为,智慧,勤奋也至为关键。从经济上看青岛比济南强,苏州比南京强,很多县比地区首府所在市强,很多镇比县城强,它们靠不是人家施舍得来的,也不是抱怨得来的。很多县城的朋友都知道义务县吧,一个地处山区,没有海港,也不在主要交通干道上,历史上一直是穷乡僻壤,若按吸血论来说,就这么被省城吸血,被地区区府所在市吸血的一个穷县份,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建成了名震世界的义务市场,现在各位县域或县上出来的朋友,哪位家乡的县赶得上义务的呢,又有几位的家乡所在的县改革开放前比义务县穷呢,各位抱怨被吸血的朋友调研一下吧。

不明白吸血的成都为啥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朋友,到成都的政务服务中心和各自地市的政务服中心走一遭,看看两者间的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内容,办结落实事件的数量和比例有多大的差别吧,从中多半会悟出一点为啥自己的家乡发展会这么慢了。

对不认可成都自身努力改革创新的人,顺便告知一下,目前在全国推广实施的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就是成都的改革创新杰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