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餘歡水》一路高開猛降,“爽”過之後何去何從?

經過了一路高開和結局的爭議,《我是餘歡水》在網上的評分固定在7.4分,那句涉及到女權爭議的臺詞,並沒有導致該劇的口碑呈現急劇的兩極分化,將近60%的觀眾在滿分五星的系統內,給該劇打出了3星和4星的評分。

《我是餘歡水》一路高開猛降,“爽”過之後何去何從?

開放性的結尾無可厚非,但從整部劇的功能來講,這樣的結局讓整部作品的現實意義大打折扣

平心而論,《我是餘歡水》將視角較為獨特地放在了中年上班族的生活狀態上,而郭京飛憑藉出色的表演也激發了不同群體的共鳴,但作品整體缺少進一步的提高與更深入的反思,使得作品中的人物在12集中經歷了各種際遇之後,沒有實現根本的成長和轉變,對於現實中的問題,主創們也沒有給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網劇《我是餘歡水》,改編自小說《如果沒有明天》,原著小說以詼諧荒誕的方式描寫了社會底層小人物餘歡水的艱難境遇與心路歷程。餘歡水懦弱膽小、退讓隱忍,身患絕症反而給了他為自己活一次的勇氣。作為最先被搬上話劇舞臺的作品,《我是餘歡水》改編成網劇後共計12集的體量,短小精悍,節奏與風格都與不少劇迷推崇的歐美等劇集相當。

作為男主角,郭京飛的表演再一次引爆口碑,多次登上網絡和微博熱搜。因為去年《都挺好》而“意難平”的部分觀眾在網上評論說“想不到你蘇明成(《都挺好》中存在爭議的角色)也會有今天。”更多的觀眾則表示郭京飛演活了一箇中年男人的無奈與辛酸:領導的刁難、後輩的超越、妻子的輕視與冷漠以及在人際交往和事業上越來越弱的存在感,幾乎每走一步都是錯。

在《我是餘歡水》中,男主人到中年,與工作中業績不佳、家庭中喪失發言權以及上有老下有小的種種現實壓力混合在一起,在劇集開篇一起襲來,這種窒息感讓不少觀眾頗有感同身受的共鳴,也造成了這部成本不高的作品再開播後頻上熱搜一度產生了現象級的效應。

《我是餘歡水》的評分,因結尾一句有關女權的臺詞而一路低走。但目前來看,這句臺詞並不是整部劇的問題所在,而這部劇暴露出來的問題之一卻與女性有關,那就是全劇基本以餘歡水的視角去觀察思考。在他眼裡,妻子似乎也成為壓在自己身上的一座大山,但如果轉換視角,面對一個窩囊無能的丈夫,又有幾個女性可以做到和顏悅色有求必應。

此外,餘歡水的結局也引發不少爭議。餘歡水在被誤診為癌症後,開始有了思維方式的轉變:拒絕再為別人而活,甚至有些被動地淡泊金錢與名利,進而去匡扶社會正義,這些情節都可以看做是劇情鋪墊後人物“進階”的開始,但隨著結尾很快到來,觀眾會發現爽劇到此打住。在結尾,餘歡水經歷的一切都可能是夢一場,也有可能他早就不在人世。

從影視劇作品來講,這個開放性的結尾無可厚非,但從整部劇的功能來講,這樣的結局讓整部作品的現實意義大打折扣。在都市中的每個人都會面對不同的壓力,即便沒有餘歡水這樣狗血的生活境遇,在看過爽劇之後,各方的壓力仍舊撲面而來,觀眾不能做白日夢,也不能總在虛擬世界中躲避,在現實中,觀眾能從餘歡水身上學到什麼排解壓力的方法呢?

《我是餘歡水》沒有明確的答案,就像之前的《都挺好》,劇情一路猛進看得觀眾一路“爽”,個別角色因為貼近現實、演繹出色,還能成為現象級人物,但爽過之後,觀眾與劇中人物一樣,面對生活依舊迷茫不知如何自處。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邱偉

編輯:tf00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