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脸皮有多厚就有多自信

你脸皮有多厚就有多自信

“现在这个环节的所有问题都在我手中的这几张纸条上面,谁先自告奋勇第一个上来?拜托,别紧张好不好?来来来,忘记你的脸皮,上来霸占你的舞台,快快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今天会议的主持人拉高着音量激动地喊着。

“我来吧,给你们当头炮”我环顾下四周同事没人有动静,我“嗖”的一下伸出手并径直地走向大家前面最中间的那个“舞台”位置。

“好几个单词都说错了,语法也有几处不对,流利度欠佳。”我其实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一边有点不好意思一边走下来回到自己的座位慢慢坐下。

如果你在公司组织过演讲或者曾经参加过有关演讲训练的活动,大概就知道我以上想要表达的意思。“厚着脸皮去霸占舞台”这句话也是你经常在演讲活动中听到的,你用它来鼓励别人的同时也在鼓励着自己。毕竟,面对着公众演讲,没有哪一个人会说自己不紧张的,尤其是你在用非母语比如英语来即兴演讲,真的很能考验你大脑的“运转速度”和你的逻辑表达能力,也是训练你英语口语的一个不错方式,所以,一段即兴演讲能同时体现出你的口语、表达、厚脸皮的能力。

你看着别人上台演讲,看似简单,你也跟着在台下“乐呵”,但是如果换成是你自己上台去干这么件事情,你就知道它并不是那么容易,甚至有时对你来说,它真的很难。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两件事,一个是死亡,一个是在公众面前演讲。”你只有去亲身体会过,才能真正知道其中的含义。当然,对于大部分的公司上班族们来说,能用到演讲的地方和时间的确不多,除了你为组织会议、活动或汇报工作等。

今天不是要和大家讲怎么去掌控你的演讲,而是去发现其背后的“厚脸皮”的能力。“厚脸皮”用对了地方叫做你自信,“厚脸皮”用错了地方叫做你不要脸。

“安全感”是我们在生活、工作和情感中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汇,意指你的那种最舒服而又无后顾之忧的感觉状态,但这种“安全感”究竟又是谁给你的呢?有人说是环境,有人说是对方,有人说是自己。我更倾向于说,所有的“安全感”其实都是你自己给的。想要“安全感”你就必须要自信,然而让你自己慢慢变得厚起脸皮来,更有助于提升你的自信。如果说自信是你获得安全感的工具,那么厚脸皮就是你获得自信的工具。你的厚脸皮不仅可以给你带来自信,还有安全感。

你脸皮有多厚就有多自信

特别是你在公司这种以营利性为目的和有各种利益相关的地方,你有多成功,那里就有几多对你的嫉妒,相反,你有多失败,你自己都觉得你在那里的“位置”是多么地“岌岌可危”,总之,它们都增加了你的不安全感。就好比你刚“空降”到一个新的团队,你竭尽所能的想要带领这个团队朝着那个“目标”前进,在最开始的阶段,所有人并不总是支持你,你尽力地想要去做好每一个“细节”,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感受”,但是没有人会对你说:“你做的真好。”所以,这个时候,你只能是先厚着脸皮地去自信。

“厚脸皮”的前提是要让你自己主动地去克服紧张、不安甚至是“恐惧”。笔者从小到大都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无论是参加什么大小活动,尤其是在被人点名、作为演讲嘉宾或想和某个演讲嘉宾做进一步交流沟通的时候,那种“不安的紧张感”就会随着活动的进程越来越强烈。

记得有一次去深圳参加一个有关大V们分享其经验的聚会,参会者大概有千把人。我一直都想要克服自己内心的那种紧张感,能第一时间主动去和演讲嘉宾交流,也希望我认识他们的同时,他们能认识到我,或许正因为这种心态,每次我都是在等其他人开始陆续步入会堂都走开后,我再从后面慢慢地移动脚步“假装轻松”去靠近那些还没有进入会场正在门口“闲聊”的演讲嘉宾们,短暂地去和他们沟通寒暄几句,以此在心里安慰自己:“也算不虚此行吧,总还是和他们说上了几句话。”然而这种“寒暄”基本是“无效”的,尤其在你还不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的时候,对方基本对你不会有任何映像,不过这也算人之常情吧,换做是自己,也是如此。

还记得有一次,我的老外大领导正好来公司出差两周时间,我有一本书想要让他给我签个名并送我一句话,以此勉励自己去更好地践行那本书中的内容。公司给了大家可以和他自由交流的时间段,我们一般都叫“Tea time”大家借这个时间段可以和领导随便聊聊什么都行。我前前后后地去“凑热闹”和领导“闲聊”了三次,每次我都带着那本书拽在手里,估计领导和周围同事也不知道每次我带本书拿手里是什么个意思,终于最后一次我鼓起勇气,在和领导闲聊完后,我把书拿出来给到他手里,简单地和他介绍了一下书的内容,当然那是一本英文原版的书籍,让他给我在书的目录前面的空白页上送我一段话和签个名。领导可能一时也觉得有点“惊奇”面带微笑着说:“等我把书拿回去思考思考,写好了再给你”最后如我所愿,领导把书写好祝福语和签好字后给到我,还不忘鼓励一句:“Good job, keep going”。

我说这两个事例的意思是,即使一件别人看起来很简单很轻松的交流沟通之事,在你那里也有可能是一件让你很紧张不安的事情,出于你内心不同的想法和心理状态,反正在那时候你的脸皮就会“很薄”不敢那么直截了当的就去行动。事后再想,其实对方又不是“老虎”不会吃掉你,恰恰相反,对方总是很乐意你能主动的去和他沟通并能给到你一些小建议或小鼓励,这对你来说,已经很是“足够”了。

你脸皮有多厚就有多自信

真正对的“厚脸皮”的本质是:你愿意主动的去承担更多的“责任”。如果你在公司是一个领导者,或者你曾有组织“跨部门”活动的经历,你就明白对于一个领导者或者组织者来说,沟通和协调各方的能力是多么的重要。毕竟,与人沟通并推动大家共同朝着一个目标前行,是一件特别“复杂”而又“细微”的事情。就像是“一百个人心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这个世界正在在慢慢地奖励“厚脸皮”的人。在“践行”我们“厚脸皮”的过程中,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点呢?

一、先把自己“推上去”;

回到文章开头部分中所说的那样,不仅仅是学习训练演讲需要你去“厚着脸皮霸占舞台”,其实在现实的生活和工作中,你也要去学会“霸占”那个属于你的“舞台”。“厚着脸皮霸占舞台”更多意味着你对“潜在机会”的“嗅觉”和敏感度。

你只有鼓起勇气先把自己“推上去”再说,才能让你离那个“机会”更近。人在职场总是离不开升职和加薪二事。有很多人都觉得,工作上的升职或加薪是“等”来的,其实不然,真正的升职或加薪都是你自己主动去争取来的。学会把自己给先“推上去”,是你主动争取的第一步。

二、背后的“硬实力”;

“厚脸皮”的背后,其实是你“硬实力”的展现。在我们求职面试的时候,面试官经常会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对自己未来的3到5年的一个规划是怎样的?”你有没有去仔细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是什么?面试官更多的想知道你想展现出来的“硬实力”和“企图心”究竟是什么和在什么地方。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这句好我们常听到,对应到“厚脸皮”上,换个角度来看,就是你要主动地去展现出你的“硬实力”。就好比你有再牛的技术,你又再强的沟通表达能力,但是你就是不想着怎么更好地体现和表现出来,那还会有谁去知道你?

你“厚脸皮”的背后是你的“硬实力”在支撑,勇敢一点,不要让自己“愧对”自己的硬实力,同时你也会因你的“厚脸皮”而收获更多。

尽早地去接受这个世界的现实吧:你若不主动说出来,没人会知道你。

三、照顾对方的感受。

如何更好的去照顾到对方的“感受”,这很难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讲清楚,涉及到你的“情商”、你的经历、你的同理心,但是你给对方的“感受”以及你有多照顾对方的“感受”却是相当之重要。

“厚脸皮”不是让你去吹牛B、不是让你去嘚瑟,更不是让你去瞎起哄。“厚脸皮”更有关你的勇气、担当、实力和情商。

你想收获更多,不要被“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部分欺骗了,毕竟,你脸皮有多厚就有多自信,何乐而不为呢?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