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瞭解你自己嗎?|《遇見未知的自己》書評

你真的瞭解你自己嗎?|《遇見未知的自己》書評


01

最近在讀張德芬老師的《遇見未知的自己》。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作者張德芬。

張德芬,臺灣大學企管系畢業,擔任臺灣電視公司新聞記者/主播多年後,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取得了企管碩士(MBA)的學位。

2002年開始,她受到啟發與指引,辭去高薪的工作,專心研修瑜伽以及各類心靈成長課程。

五年多來,學習了各種不同的心靈成長以及心理治療方法,並且博覽中英文有關著作,透過時時刻刻活在當下以及觀察自己的修煉,得到了許多靈性及個人成長方面的心得體悟。

取得了中國國家心理諮詢師的執照。現在最關心的是"人類意識的進化與提升",為地球美好的未來貢獻一己之力。目前與家人長期定居北京。

2007年6月在臺灣出版第一本有關身心靈成長的小說《遇見未知的自己》,名列臺灣各大書店暢銷排行榜,讀者反應熱烈,成為暢銷作家。

02

這本《遇見未知的自己》是一本心靈讀物,讀完之後,你的心靈可能會感受到一層洗滌,可能會改變你對生活的態度。

這本書是通過小說的形式來展開的,小說主要講述一個高級白領若菱雖然擁有較好的生活,但是內心依舊不快樂,為了找尋內心真正的自我,從而踏上了一條找尋真我的路程。

在這個尋求之路上,她遇上了一位充滿智慧的老者,老者指導著她從身份認同、思維、情緒、身體,一步步破除業障,最終找到真我,重新認識了自己。

故事從智慧老者的一個富有哲理的問題開始,這個問題就是:“你是誰?”

現在,請你來問答一下這個問題。

你可能會說,“這還用說嗎,我是某某某(姓名)。”

但“某某某”只是一個代號而已,任何人都可以叫這個名字,所以名字並不是你,你在來問答下:“你是誰?”

你可能會說,“我是某某公司經理,或者我是某某學校學生”

但經理、學生等等只是一種身份而已,如果你不在這家公司工作,不是這所學校學習,那麼再請問你:“你是誰?”

03

現在是不是有點懵,無法回到這個問題。好,那麼再來,請問“你認為你的想法(思維)是你的嗎?”

你肯定會說:“廢話,我的想法(思維)當然是我的啊,難道是你的嗎?”

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問你,“如果你在一個測試當中,你之前沒有任何判斷。大家都說紅色比黃色好看,那麼此時你的想法是怎麼樣的呢?是不是通常都會跟隨大家說紅色比黃色好看?”

那麼這是你的想法(思維)還是大家的想法(思維)?

所以,你還認為你的想法(思維)是你的嗎?

再來,“你認為你的身體是你的嗎?”

你可能會回答:“廢話,我的身體當然是我的啦。”

真的是這樣嗎?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問你:“你在緊張的時候,身體為什麼會不自覺的緊繃,如果身體是你的話,你應該是可以控制你的身體不緊繃的啊?”

通過這三個問題,“你是誰?”“你的思維是你的嗎?”“你的身體是你的嗎?”。現在腦袋是不是一團麻,是不是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是誰呢?是不是很顛覆三觀?

04

而這本書,就是通過這樣不斷的找尋,最終找到真實自我的過程。

想知道最終答案嗎?那麼不妨翻翻書去尋找答案。

而讀完這本書,給我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其實不太瞭解自己(真我)。瞭解真我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很多人為什麼我們的命運是這樣的?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快樂?為什麼你無法活出真實的自己?

其實這一切的答案,都可以說是你不瞭解真實的自己(真我)所造成的。

那麼什麼才是真我呢?其實書中給出了答案,這個答案就是愛,喜悅,和平。

那麼具體怎麼達到愛,喜悅,和平呢?書中其實給出了不少可行性的方法。

具體的需要你自己是翻閱哦。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