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獲得國際社會讚譽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佈會的報道】

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中國保護知識產權、優化營商環境的不懈努力獲得國際社會讚譽。”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位列第14位,較2018年上升3個位次;世界銀行發佈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中國排名從2018年的第46位躍升至第31位。

中國知識產權工作如何得到國際社會讚譽?過去一年來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有何進展和成效?相關部門負責人在發佈會上作了解答,並介紹了《中國知識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2019)》有關情況。

去年破獲侵權假冒偽劣犯罪案件1.6萬餘起

保護知識產權,優化營商環境,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創新型國家建設,事關經濟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迅速,但仍有一些侵權假冒行為擾亂著市場秩序。2019年,我國在打擊侵權假冒方面動作不斷。

甘霖介紹,2019年,我國開展重點領域整治,包括在互聯網領域開展“劍網”“鐵拳”等專項整治,解決侵權假冒高發多發的問題;在農村地區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整治、林木種苗質量抽查等;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參加國際組織開展的“奧普森”“盤古”“網鷹”“健康女神”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網絡和跨境侵權假冒犯罪。

同時,強化司法保護力度。甘霖介紹,2019年,公安機關破獲侵權假冒偽劣犯罪案件1.6萬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9萬餘名;檢察機關批准逮捕涉及侵權假冒偽劣犯罪案件9200餘件、1.6萬餘人;全國法院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48萬餘件,審結47萬餘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額溫槍等防護用品一度緊俏,一些不法分子藉機製售假冒偽劣防護產品,擾亂市場秩序。2月4日,我國開展打擊整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專項行動。甘霖說,截至4月24日,全國市場監管部門查獲問題口罩8904.6萬隻,查獲其他問題防護用品41.8萬件,累計查辦非法制售口罩等防護用品案件29906起。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大打擊力度。”甘霖表示,將加強案件協查、督察督辦、信息報送,促進行政執法、刑事執法、司法審判、仲裁調解有序銜接,形成全鏈條打擊;聚焦重點行業、產品和市場,加大對製假源頭、重複侵權、惡意侵權的查處力度,推動信息公開與聯合懲戒;建立健全舉報獎勵制度,指導行業組織加強自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打擊侵權假冒新模式。

在打擊侵權假冒行為的同時,我國注重制度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根據《中國知識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2019)》,在頂層設計方面,我國出臺《關於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社會治理手段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法治建設方面,修訂《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藥品管理法》,進一步提高侵權行為處罰力度,新頒佈實施《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多部法律法規。

“我國強化知識產權源頭保護,提高商標、專利審查質量和效率,進一步壓縮審查週期,更好滿足社會需求。”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介紹,2019年,商標註冊平均審查週期縮短至4.5個月,高價值專利審查週期壓縮至17.3個月。此外,嚴厲打擊專利非正常申請和商標惡意註冊行為,“2019年通報非正常專利申請3.8萬件,駁回非正常商標申請3.9萬件”。

同時,推動完善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2019年11月,新修訂的《商標法》將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倍數由修改前的3倍以下提高到5倍以下,出臺規範商標申請註冊行為若干規定,規制商標囤積註冊等行為。”張志成透露,目前,專利法修正案草案已經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審議,其中也明確建立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大幅提高侵權代價。

此外,知識產權審判體系也進一步健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負責人李劍介紹,2019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設立,統一受理全國範圍內專利等技術性較強的知識產權上訴案件。目前,我國已形成由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知識產權法庭、32家高級法院、3家知識產權法院以及部分中級、基層法院共同組成的知識產權審判新格局,並著力完善符合知識產權案件特點的訴訟規則,有效減輕權利人維權成本,著力破解制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體制性難題。

“人民法院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職能作用,注重通過裁判激勵科技創新,促進文化傳播,維護競爭秩序,讓創新創業者堅定信心,提升社會創新活力。”李劍說。

(本報北京4月26日電 本報記者 陳海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