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这个巾帼文明家庭的“小秘密”

4月18日傍晚,在桃江县税务局家属大院,随着一阵清脆的门铃声,母亲吴琪瑛飞快地打开房门,见到清瘦不少的女儿,立马送上一个大大的拥抱。父亲张定清将早早准备好的鲜花捧了上来,一家三口紧紧相拥。这是4月初,刚刚被评为“湖南省巾帼文明家庭”的三口之家迎接援鄂“90后”英雄归来的一个温馨仪式。

“琪琪,喝点水!”张定清夫妻俩从女儿手中接过行李,递上了一杯热水。看着女儿略显疲惫的面孔,张定清这位从军十三载的老兵眼中噙满了泪水。

“老爸,我是军人的女儿,骨子里永远有着军人的血性。不要老把我当小女孩看,女儿长大了!”张琪捧着鲜花,神情认真地说。2月7日,张琪作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第三批援鄂国家医疗队医护人员从长沙出发,紧急驰援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病房。59天的武汉抗“疫”与14天的隔离,让这位小姑娘仿佛在两个多月里长大了不少。

“知道女儿要去援鄂后,我还是有点私心的,不是太情愿她去。但我转念一想,应该尊重她的选择,这里面有她的担当与责任。”2月6日晚23时许,张定清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时,内心五味杂陈。当时疫情已相当严重,张琪是家中独生女,参加工作不足4年。

“现在可以跟您俩‘解密’了,其实刚抵达武汉时,内心还是有种莫名的恐惧。”张琪回忆着抵达武汉第一天的情景。“偌大一座城市,街上空荡荡的,夜里除了疾驶的救护车,看不到别的车辆与行人。”在武汉抗疫前期,每天穿着笨重的防护服,让人有种窒息的感觉。为了控制出入重症病房的频率与时间,上岗前2个小时,张琪和她的战友们就不再吃任何东西,包括饮水。后期,随着气温升高,喝下去的水都变成了汗,上厕所的麻烦倒是省去了,但几个小时下来,湿透了的衣服可以拧出一滩水。

看着女儿绘声绘色讲述在武汉抗疫的经历,母亲吴琪瑛在一旁偷偷地抹上了泪眼。“琪琪每次发来的语音与视频总是告诉我们吃得好、住得好,工作量不大,吃得消。现在看来,没一句真话!”吴琪瑛的一番喃喃自语,让一家人的聊天变得有些小压抑。

“琪琪,给你爆个大料!”父亲张定清见状,希望打破尴尬的气氛。“你不知道吧?妈妈的酒量好着呢!每晚没个二两酒不上床。以往的追剧狂人,也成了新闻达人。”原来,自从张琪驰援武汉抗疫之后,夫妻俩成为新闻频道最忠实的粉丝。从不饮酒的吴琪瑛,每晚都得喝上两口才能睡个踏实觉。

“你爸的糗事也不少,”母亲吴琪瑛不示弱的爆料着父亲的“秘密”,“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有人没少抹眼泪。”

随着父母爆料的不断升级,一家三口的笑声在客厅里欢快回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