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茅草屋的70年

70年,就如同傍晚的落日,它的余晖给大地增添了秀丽的风光;70年的老人,虽白发苍苍,但阅历丰富;今天,带领大家来看一看一间茅草屋的70年历程,看看它都经历了哪些风雨历程。

一间茅草屋的70年

被称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美丽信阳,如今鸡公山风景区是全国各地都向往的旅游胜地。解放前,也就是在这坐秀丽大山的脚下有这样一间小屋子:房顶是用茅草盖的,墙体是用大大的土胚砌成,门前有一口井,还有几口很大的陶瓷缸。这就是现在鸡公山酒业早年的烧酒作坊-蔡氏烧酒坊,话说,解放前,在信阳革命的军人,每每经过这里都要打上一点散酒,带回去给战友们分享,。如今,仍然健在的老红军们还一直饮用着鸡公山酒,因为这酒里有他回忆的味道。

1949年,鸡公山脚下的蔡氏烧酒坊正式更名为信阳国营酿酒总厂,规模大了,也更能满足更多酒友的需求了。信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淮河名酒带的上游,是美酒的源头。鸡公山酒业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了信阳酒文化的芬芳。早在1979年4月,在信阳罗山县莽张乡,村名们在地里挖出了青铜酒具,这些酒具保存十分完好,里面还有液体。经过鉴定酒具里的液体是用一种香草泡过的美酒。后经过国家文物局专家检验认定,这里面盛装的是3000多年前的商代古酒。出土的这件青铜酒具是商贷盛酒容器:提梁卣。如今,鸡公山酒业热销的信阳名片酒的造型,就是来源于提梁卣。

信阳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黄麻起义的策源地,这里是四支红军的诞生地......当我们怀着一颗崇敬的心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内心遍热血沸腾。红色文化也在信阳人民心中深根蒂固,鸡公山酒业为传承和发扬信阳红色革命精神,2012年5月特推出鸡公山粮液核心产品红之源,让红色之花在淮河两岸在此绽放。

饮水思源,万物归根。信阳山水秀丽,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姓氏之根,汉姓100大姓中有13个姓氏都源于信阳。信阳作为众多姓氏的发源地,根亲文化日益繁荣,已建成固始寻根博物馆、河南黄氏文化研究会等等。今天,信阳鸡公山酒业取之南湾之水加上五粮配方,并注入浓浓的乡情,精心酿制成鸡公山粮液根之源美酒,奉献给了故乡的人民以及远在他乡的亲人,以此来传承和发扬信阳独特的根亲文化。

70年艰苦卓越,70年坚持不懈;

70年来,鸡公山酒业始终以自己为接班人,传承和继承信阳传统精华;

70年来,鸡公山酒业始终以自己为煤,发扬和传扬信阳璀璨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