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6晚近100通電話,一份報表引發的清賬行動

“這麼多年的賬終於算清了,錢也到賬了,多虧了紀委的同志。”近日,在廣州打工的資興市興寧鎮海水村中邊組村民黃彩南的銀行卡上打入了2筆錢,一筆是組上分配的公益林補償款,另一筆是組上分配的徵地補償款。

“我們算了3天6晚,開了9場會。”談起清賬這件事,海水村中邊組組長黃躍進感慨萬分,“為了把這筆賬算清,我打了近100通電話,一戶一戶下通知。”

這場清賬行動,是從一份報表開始的。

3月12日,資興市紀委市監委組織督查組下鄉督查“一季一專題”專項治理“回頭看”工作,在興寧鎮海水村看到一份《2017年至2019年公益林補償資金整改情況表》,發現該村老屋頭組和上邊組均將本組的整改資金全部發放到了組幹部一個人的賬上,與專項治理和上級有關公益林補償資金髮放的政策不符。

“必須弄清資金去向,查明整改不到位的原因,儘快把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按要求發放到戶。”督查組將發現的問題線索移交興寧鎮紀委進一步核查。

經鎮紀委核查發現,老屋頭組2019年公益林補償資金2205元,因資金較少村裡暫留作組級公益事業經費,上邊組2017年至2019年公益林補償資金16520元,因農戶對公益林面積有爭議,兩個組便按“慣例”將資金從村賬撥入某組委會幹部賬戶,由個人代管。此外,核查還發現中邊組因山場承包到戶,農戶對公益林分配意見產生分歧,2012年至2016年的公益林補償款45388.04元,也一直“趴”在村賬上,沒有分發到戶。

“農忙時節,辛苦大家晚上加加班,排好日程表,村支兩委幹部分好工,指導3個組開好戶主會,儘快拿出資金分配方案,把錢發下去。”興寧鎮紀委書記黃雄奎心裡明白,只有召開戶主會集體商議、有效表決,才能確保資金髮放公平公正。

3月30日至31日,老屋頭組和上邊組先後召開戶主會,一次性表決通過了本組公益林補償資金分配方案。

4月2日開始,中邊組先後9次召開戶主會商議資金分配事宜,直至4月15日第9場會議才分別表決通過了《2012年至2016年公益林補償款分配方案》和《2017年興白公路徵地補償款分配方案》。

“4月21日審批完後,第二天組裡就逐戶通知村民領錢。”中邊組出納黃江海說,“在外面打工的,我就要他們報了銀行卡號,打到了他們賬上。”

“上邊組共26戶,常年在家的不到10戶,這次有21戶參加了會議,大多數在外務工的都趕了回來,能議出個結果實屬不易。”村支書歐黃鋮如釋重負地說:“總算把該給農戶的錢都發下去了,我也可以睡安穩覺了。”

“只要認真、敢攏身,就沒有辦不好的事。”黃雄奎說,經過這場清賬行動,他又有了新的感悟。

與此同時,在資興市紀委市監委的督導下,興寧鎮舉一反三,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惠民惠農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集中治理工作,對全鎮生態公益林等惠民惠農項目資金進行全面自查自糾。截至目前,共發現並處置問題6個,整改資金53萬餘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