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称帝后,是如何巧妙化解父亲在朝堂上行跪拜之礼的尴尬场面

众所周知,刘邦在称帝之前完全就是一个市井混混,就连自己的父亲刘煓都称当时的刘邦为败家子,而在刘邦称帝后,本应子承父位的,但大家都知道当时的江山是刘邦打下来的,所以刘邦称自己为帝,就连对自己母亲的封号都是刘邦封的,而唯独没有封自己的父亲,而这也完全可以看出他们父子之间关系不和,那么刘邦在朝堂上是如何巧妙的化解他的父亲要对他行跪拜之礼的尴尬的?


刘邦称帝后,是如何巧妙化解父亲在朝堂上行跪拜之礼的尴尬场面


虽然刘邦与自己的父亲关系不合,但是刘邦在历史上也是个孝子,就算之前刘邦的父亲经常看不起他,而一直以来,刘邦在对自己父亲的礼节上还是非常尊重的,可就在刘邦刚登帝位后,对自己的母亲,兄弟都进行了册封,唯独对自己的父亲没有封号。
聪明的刘邦为了不让自己在古书上留下不孝骂名,就按照之前的礼节每天都给父亲请安,如此以来,既避免了父亲要对自己跪拜,顶上不孝子的骂名,又可以避免朝堂上有两个皇帝的尴尬局面。然而这一切都是刘邦的小算盘,他的父亲可不吃这一套。
天下无二主,自古以来就是子承父业,如今自己虽然是刘邦的父亲,但却是臣子,如此以来,还是有违礼节,于是当刘邦再来请安的时候,刘煓拿着扫帚站在门口迎接,这让刘邦着实大吃一惊,连声问道怎么回事,刘煓说到,你是皇帝,不要因为我乱了礼节。
于是刘邦下旨封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但是刘邦为自己的父亲在新丰新建了一座皇宫,并且将当时沛县的居民全部迁移进去,而之后,虽然与自己的父亲地位平等,但是刘邦始终对自己的父亲以礼相待,每天坚持请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