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區2020屆一模高三語文試卷

2019學年奉賢區調研測試

高三語文試卷(2019.12)

(完卷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

【考生注意】

1.本場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

2.所有作答必須填塗或書寫在答題紙上與試卷題號對應的區域,不得錯位。

3.用2B鉛筆作答選擇題,用黑色字跡鋼筆或水筆作答非選擇題。

一 積累運用(10分)

1. 按要求填空。(5分)

(1)鳥雀呼晴, 。(周邦彥《蘇幕遮》)

(2) ,日月照耀金銀臺。(李白《 》)

(3)姜夔《揚州慢》虛實對比,虛寫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繁華景況,實寫現在揚州淒涼情形的詞句是“ , 。”

2. 按要求選擇。(5分)

(1)下列各句中,所引詩詞不符合語境的一項是( )(2分)

A.“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往事歷歷,所有的記憶都在時光裡發酵,散發出別樣的味道。

B.“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正是這種難言的孤獨,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鬧,去尋找無言的山水,遠逝的古人。

C.“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青蔥少年總是信心滿滿,躍躍欲試,渴望在未來的歲月中大顯身手。

D.“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初春的細雨淅淅瀝瀝,撩撥了無數文人墨客心中關於江南的綿綿情思。

(2)下列選項中用語得體的一項是( )(3分)

A. 好友從千里之外捎來家鄉特產,卻之不恭,最後只好笑納。

B. 家父大人是否安康?多年不見,甚為牽掛,改日並登門看望。

C. 拙作《易經補正》初成,惶恐投稿,望付梓,以就正於讀者。

D. 大作已拜讀,收穫頗多,惟幾處有疑,特致函垂詢,望賜教!

二 閱讀(70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3-8題。(16分)

①對於散文而言,除了“文類之母”這個曖昧不清的指稱之外,能夠直指人心的命名是匱乏的。無論是在散文研究界還是在散文理論界,“散文理論的貧困”幾乎成了認知的共識。部分學者還進一步闡發,認為散文理論的貧乏是世界性的,散文理論建設是個普遍性的難題。

②新時期文學以來,文學理論與寫作教材的豐富與多元,又加劇了散文定義不斷膨脹的趨勢。而在散文理論專著之中,首先以定義的形式解決散文的內涵問題,似乎也成了某種約定俗成。每一種定義往往是不重複的,區別於前人的,有獨立性特徵的定義。源於各自闡釋立場的不同,以及基於創新的心理訴求,造成了關於散文的定義差異性顯著、互不搭界的情況。下面分別就文學理論教材、寫作教材、散文理論專著這三種載體形式為例,探查關於散文定義的林林總總。

③童慶炳的《文學理論教程》對散文的定義如下:文學散文是一種題材廣泛、結構靈活,注重描寫真實感受、境遇的文學樣式。它的基本特徵主要包括,題材廣泛多樣,結構自由靈活,描寫真實感受。

④在劉海濤的《文學寫作教程》中,關於散文的定義是這樣的:散文是一種可以充分利用各種題材,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文學的、藝術的表現手段,自由地展現主體個性風格,以抒情寫意、廣泛地反映社會生活為主要目的的文學文體。

⑤而陳劍暉是當下散文理論研究界的代表性人物,再看其理論專著《中國現當代散文的詩學建構》中關於散文的定義:散文是一種融記敘、抒情、議論為一體,集多種文學形式於一爐的文學樣式,它以廣闊的取材、多樣的形式、自由自在的散文文句,以及優美和富於形象性、情感性、想象性和趣味性的表述,詩性地表現了人的生存狀態和心靈狀態,它是人類精神的一種實現方式。

⑥對照以上三種關於散文的定義,基於立場的不同,闡釋的內容相去甚遠,童慶炳的定義取泛化的散文定義,從中可見“真情實感論”的餘波。劉海濤的定義則基於文學是對社會生活反映的立場來闡釋散文的基本特性。而陳劍暉的定義則去除了附加在散文身上的其他要素,回到散文自身來考察散文的基本內涵,涉及散文的取材、表現形式、□□□□及□□□□,因此,更接近散文的本體內涵。

⑦不過,即使是考慮到學科要求,決定了不同定義間的差異性,但相互之間形同陌路的狀態,還是令人感到詫異。好像彼此說的是不同的事物,或者可以這樣說,考辨諸多教材或者學術專著裡關於散文的定義,它們之間缺乏基本的通約性。這種現象也充分表徵了散文的困境和難題所在。

⑧如果說因為學科建設的思路不同,導致了散文定義的相互獨立尚能夠理解的話,那麼,在散文研究、散文理論內部,散文定義的不相切性依然突出,這一點尤其能夠充分說明問題。新時期文學以來,佘樹森、林非、傅德岷、梁向陽、範培松、劉錫慶、樓肇明、吳周文、陳劍暉、孫紹振等專家學者,紛紛就散文的定義或者散文的類型立言。對比這些散文的定義或者散文分類方法,即可發現,他們彼此間各自成說,令人眼花繚亂,彼此間看不到理論的繼承性,這也意味著新時期散文理論史上,關於散文何以是散文的問題,不斷地被推倒然後重建,然後再推倒,再重建。這足以說明,散文是難於被準確定義的,只能根據個體的方法論和立場,給以描述性的說明。同時,通約性的喪失以及理論積累的匱乏,恰是散文理論難以建構,趨於貧乏的重要原因。

⑨散文創作儘管也有遲滯的時候,但總的來看,有一直往前的審美態勢。這種情況下,試圖給予散文一個定義,然後一勞永逸地解決散文內涵問題,明顯是不現實的。基於這些情況,散文何以為散文的問題,並非散文理論建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即使無法繞過,也應該充分考慮前人的論述,面對的對象同一的情況下,不必自立門戶。□

⑩在學科建設問題上,作為文類特徵突出且兼具實用功能的散文,不妨先擱置散文是什麼的問題,在幾個重要的問題上發力,以理清脈絡,聯繫實際,並對散文創作形成指導性意義。這些問題包括:散文觀念演變的梳理與考辨,散文文體的演化與分櫱情況,當代散文的經典化問題,白話散文與中國文統的繼承性,散文思潮與散文現象背後的思想文化機制構成,散文在取材、藝術處理、語言傳統系統上的獨特性,散文的審美個性與散文的主體性,散文與小說、詩歌的相切部分的內容與獨立部分的內容。如果能夠對上述八個問題加以釐清,那麼,散文何以是散文的問題也許就能夠迎刃而解。

⑪總的來說,對於散文何以是散文的問題,應該把重點放在釐清散文的文體特性、散文的審美品格上。繞開慣用的下定義的方法,逐漸達成有效的觀點聲音,進而在散文批評與創作實踐中達成共識。如此這般,對散文場域的健康生態或許方有良好的推進。(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3. 第⑨段加點詞“自立門戶”在文中具體是指 。(2分)

4. 請聯繫上下文,在第⑥段加框處填入合適的詞語。(2分)

5. 第⑦段畫線句的作用是 。(3分)

6. 請將下面的語句正確排序後放入第⑨段的方框處( )(2分)

①尤其是伊格爾頓,在還原和論證文學的一個個經典定義之際,總能找出反證來突破定義的限定,他甚至宣稱,文學根本就沒有什麼“本質”。

②在這個問題上,也許英國文學理論家伊格爾頓和美國學者卡勒能夠帶來啟示。

③作為反本質主義的理論巨擘,伊格爾頓和卡勒認為,所謂文學就是某一時期人們所認為它是文學的那個東西。

④他們在各自的文學理論體系建構過程中,對於文學是什麼的問題,並沒有強行給出一個通用的定義。

A. ②④①③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②① D. ②①④③

7. 能依據文意做出推斷的一項是( )。(3分)

A. 在學科建設中,散文創作比散文理論更重要。

B. 通約性的喪失以及理論積累的匱乏是散文理論貧困的根本原因。

C. 釐清散文文體特性、審美品格,達成散文批評和實踐共識,是建構散文理論的前提。

D. 闡述立場的不同、學科思路的差異,造成了散文定義差異性顯著。

8. 請梳理本文結論的推導過程。(4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9-12題。(15分)

風吹雲動 傅菲

天空一無所有

何以給我安慰

①這是海子的詩句。其實天空有云。雲也只遊蕩在天空裡。天空是雲的居所。

②雲可能是最輕的東西了,它終生被風吹動。風託著它,拽著它,改變它的形狀。風讓雲聚成一團,也讓雲成流絲。山區多雲,也多風。榮華山的上空,盤踞著雲,滿池塘浮萍似的,讓人卑微:人只是池塘裡的微生物,榮華山也只是一朵水蓮。

③榮華山草木蔥蘢,水蒸發量大,多雲是慣常的。雲帶來了雨。或者說,雲是雨的前世,雨是雲的凡胎。凡胎註定在大地上浪跡。

④初入榮華山,是夏季。熾熱炎炎。我一下子注意到了雲。雲白如洗,蠶絲一樣。天空藍,藍得沒有盡頭,藍得深邃無窮。我對本地人疑惑地說:這天藍得只剩下雲的白了,過濾了一樣。本地人望望天,說:雲黑起來才嚇人呢,像藏著惡魔。

⑤四個月後,我見識了惡魔一樣的雲。白露沒過幾天,氣溫急劇下降。午後,天完全黑暗,山下盆地像個地窖。螞蟻慌亂。院子裡來了很多蜻蜓,四處飛。天是在十幾分鍾內暗下來的,空氣如洇開了墨水。我關掉電閘,收拾翻曬的物什,坐在走廊。雲烏黑黑,一層層壓實鋪開。雲團山巒一樣,一座連一座,形成綿綿群山。高聳陡峭。雲團不移動,遮蔽了光,給人壓迫感。

⑥遊動的光,藍色,在雲層突閃,爆出蜘蛛絲一樣的裂縫。閃電來了。我們不叫閃電,叫忽顯。忽然顯現的光,照見了雲團猙獰的面目。雲團像戴著黑色面具,披頭散髮的儺舞人。雷聲從天邊轟轟轟傳來,俯衝而下,隆隆隆隆,炸裂。閃電一道追一道,顯得迫不及待。藍色火焰啪啪啪瞬間熄滅。似乎它快速地到來,是為了快速地熄滅。雲團被一層層炸開。

⑦雨下了。豆珠一樣,啪噠啪噠,急急地敲打地面,濺起乾燥的灰塵。脆脆的雨聲,犀利。雨珠打在白菜上,菜葉彈起來。雨點密集起來,雨線直拉拉。雨線網住了視野。魚從水塘躍起。蟬聲消失耳際。芭蕉花一朵朵打落在地。天慢慢白,把暗黑色一層層蛻下來,露出水光色。

⑧雜工老鍾每天出門,戴一頂舊得發黃的草帽,帽簷低低。他望望天,說:今天沒有雨。或者說:雲壓頭上了,有大雨。他把草帽當扇子,邊搖邊說話。他也把草帽當坐墊,草帽往屁股下一塞,摸出煙,說:這個天會不會熱死人啊。汗滴在眉毛上了,抬手用衣袖擦。衣袖兩邊結了很多鹽花。他是靠天吃飯的人。微信公眾號:沈姐的語文課堂。挖菜地劈木柴遮秧苗,都是他的活。起風了,我站在窗口,喊:疤臉,疤臉,看看雲,會不會下雨啊。疤臉是老鍾綽號。他喜滋滋地翹著煙,說:這個天下不了雨,別看雲那麼厚,風吹吹便沒了。

⑨山裡的人,都會觀雲識天氣。挖地,挖了一半,把鋤頭扛在肩上回家了。問他:怎麼不挖完就回去了。他嘟嘟嘴巴,說,你也不看看雲,暴雨馬上來。雲團還在天邊呢!這裡豔陽當空。可隔不了一碗茶時間,烏雲蓋頂,噼噼啪啪,暴雨來了。

⑩雲怎麼也散不去,厚厚的,一堆疊一堆。雲是最高、體量最大的山巒。山巒慢慢塌,以暴雨的方式坍塌。榮華山四周的盆地成了雲山的地下河。雲帶來了充沛的雨量。手抓一把土,水飈射。辣椒爛根在地裡。昨夜剛開的薔薇,被無情地摧殘。南浦溪的木船不知道漂到哪裡去了。瓦漏了,嘩嘩嘩的雨水落在了鍋裡,落在木板床上。過河的山麂溺水而死。

⑪最徹底的洗禮。雲再一次把大地恢復了原始的模樣。摧枯拉朽是最徹底的清洗。雲有一雙魔手,讓即將死亡的加速死亡,讓無力生存的加速腐爛,讓散葉開花的儘快茁壯成長。腐朽的,僵硬的,都埋到泥漿裡去吧。

⑫雲隨時隨刻都有一種寄情穹宇的狀態。像一個不問人間的隱居者。王維有詩《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⑬散步到流水盡頭,雲正好從山頭湧上來。其實流水沒有盡頭,盡頭之處是終結之處。在鄉村壽枋(棺材的別稱)有一副常見的對聯:水流歸大海,月落不離天。萬事萬物,都遵守恆定律。人需要從容生活,淡定,淡雅,淡泊。王維被尊為詩佛,他了悟水雲之禪。他四十開始,半官半隱,在陝西藍田的輞川寄情山水。輞川青山逶迤,峰巒疊嶂,幽谷流瀑布,溪流潺湲。我想起自己不惑之年,仍在外奔波,讓家人牽掛,多多少少有些悲傷。

⑭陳眉公輯錄《小窗幽記》,引用洪應明的對聯: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15雲自卷自舒。有幾人可以卷舒呢。人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人永遠不會珍惜已擁有的。水到了大海,才知道,哦,所有的行程只為了奔赴大海。

16窗外,是晚霞映照的山峰。入秋的風,一天比一天涼。乾燥的空氣和乾燥的蟬聲,加深了黃昏的荒涼。夕陽的餘光給大地抹了一層灰色。雲白如翳。一個穿深色藍衫的人,坐在溪邊的石墩上畫油畫。他每天都來,坐在同一個石墩,已經有半個月了。我偶爾去看看他畫畫。他畫田疇,畫山樑,畫雲。雲像什麼,我們便會想什麼。雲,是心靈綻放出來的花。雲是雲,我們是我們。雲不是雲,我們不是我們。

17雲是浮萍,我們是微生物。

(選自《文匯筆會》,有刪改)

9. 請分析第②段畫線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10. 請從語言風格的角度賞析第⑩段畫線句。(3分)

11. 第16段最後兩句“雲是雲,我們是我們。雲不是雲,我們不是我們。”意蘊豐富,請結合全文,對此加以評析。(4分)

12. 文章標題為“風吹雲動”,而文中較多筆墨寫到雨,請從構思角度加以分析。(5分)

(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3—15題。(8分)

擬行路難 (其六)

【南北朝】鮑照

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

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①垂羽翼?

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

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

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

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注]①蹀躞:小步走路的樣子

13.出版社準備編輯一套古代文學作品選,可以收錄本作品的一書是( )。(1分)

A.《格律詩集》

B.《詩餘集粹》

C.《古體詩集》

D.《曲子詞集》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情緒跌宕且曲折

B.記敘和抒情並用

C.文詞質樸且率直

D.用典和比喻兼用

15.“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兩句,描繪了一幅溫馨恬適的生活畫面,但在本首詩裡卻別有滋味,請結合全詩,對此加以分析。(5分)

(四)閱讀下文,完成16—21題。(19分)

①賀瑰,字光遠,濮州人也。事鄆州朱宣為都指揮使。梁太祖攻朱瑾於兗州,宣遣瑰與何懷寶、柳存等以兵萬人救兗州,瑰趨待賓館,欲絕梁餉道。梁太祖略地至中都,得降卒,言瑰等兵趨待賓館矣!以六壬佔之,得“斬關”,以為吉,乃選精兵夜疾馳百里,期先至待賓以逆瑰,而夜黑,兵失道。旦至鉅野東遇瑰兵擊之瑰等大敗。瑰走,梁兵急追之,瑰顧路窮,登冢上大呼曰:“我賀瑰也,可勿殺我!”太祖馳騎取之,並取懷寶等數十人,降其卒三千餘人。是日,大風揚沙蔽天,太祖曰:“天怒我殺人少邪?”即盡殺降卒三千人,而系瑰及懷寶等至兗城下以招瑾,瑾不納,因斬懷寶等十餘人,而獨留瑰。瑰感太祖不殺,誓以身自效。從太祖平青州,以為曹州刺史。太祖即位,累遷相州刺史。末帝時,遷左龍虎統軍,宣義軍節度使。

②貞明元年,魏兵亂,賀德倫降晉,晉王入魏州。劉掞敗於故元城,走黎陽,貝、衛、洺、磁諸州皆入於晉。晉軍取楊劉,末帝乃以瑰為招討使,與謝彥章等屯於行臺。晉軍迫瑰十里而柵,相持百餘日。瑰與彥章有隙,伏甲殺之,莊宗喜曰:“將帥不和,梁亡無日矣!”乃令軍中歸其老疾於鄴,以輕兵襲濮州。瑰自行臺躡之,戰於胡柳陂,晉人輜重在陣西,瑰軍將薄之,晉軍亂,斬其將周德威,盡取其輜重。軍已勝,陣無石山,日暮,晉兵仰攻之,瑰軍下山擊晉軍,瑰大敗,晉遂取濮州,城德勝,夾河為柵。瑰以舟兵攻南柵,不能得,還軍行臺,以疾卒,年六十二,贈侍中。有子光圖。

(《新五代史·列傳·梁臣傳》節選)

16.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梁太祖地至中都 (2)瑰軍將

17.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1)期先至待賓以

瑰( )

A.迎戰 B.違背 C辜負 D.欺詐

(2)誓以身自( )

A.效法 B.奉獻 C.證明 D.驗證

18.把第②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5分)

瑰以舟兵攻南柵,不能得,還軍行臺,以疾卒,年六十二,贈侍中。

19.用“/”為第①段畫線部分斷句(限斷三處)。(3分)

旦至鉅野東遇瑰兵擊之瑰等大敗。

20.根據第②段文意,具體分析晉軍最終獲得勝利的原因。(3分)

21.《四庫全書總目》評價《新五代史》稱:“敘述祖《史記》,故文章高簡”,認為其文筆簡潔,敘事生動,與《史記》不相上下。你認為本文的寫法是否符合這種評價?請予以分析。(4分)

(五)閱讀下文,完成22—26題。(12分)

送何太虛北遊序 (元)吳澄

①士可以遊乎?“不出戶,知天下”,何以遊為哉!士可以不遊乎?男子生而射六矢,示有志乎上下四方 ,而何可以不遊也?

②聖人生而知也,其所知者,降衷秉彝之善①而已。若夫山川風土、民情世故、名物度數、前言往行,非博其聞見於外,雖上智亦何能悉知也。故寡聞寡見,不免孤陋之譏。取友者,一鄉未足,而之一國;一國未足,而之天下;猶以天下為未足,而尚友古之人焉。然則士何可以不遊也?

③而後之遊者,或異乎是。方其出而遊乎上國也,奔趨乎爵祿之府,伺候乎權勢之門,搖尾而乞憐,脅肩而取媚,以僥倖於寸進。是故昔之遊者為道,後之遊者為利。遊則同,而所以遊者不同。

④餘於何弟太虛之遊,惡得無言乎哉!太虛以穎敏之資,刻厲之學,善書工,綴文研經,三十餘年矣。【甲】口未嘗談爵祿,目未嘗睹權勢,一旦而忽有萬里之遊,此人之所怪而餘獨知其心也。【乙】世之士,闔門稱雄,矜己自大,挾其所已能,自謂足以終吾身而無憾。【丙】方窺闖聖人之經,如天如海,而莫可涯,詎敢以平日所見所聞自多乎?【丁】此太虛今日之所以遊也。

⑤是行也,交從日以廣,歷涉日以熟,識日長而志日起。跡聖賢之跡而心其心,必知士之為士,殆不止於研經綴文工詩善書也。聞見將愈多而愈寡,愈有餘而愈不足 ,則天地萬物之皆備於我者,真可以不出戶而知。如是而遊,光前絕後之遊矣,餘將於是乎觀。

(有刪減)

[注] ①上天賜予的好善的本性

22.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1分)

A.焉 B.也 C.哉 D.矣

23.分析第②段,作者是如何論證自己的觀點的。(3分)

24.下列對第③段畫線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後來出遊的人和以往出遊的人相比,出遊的方式不同。

B.後來出遊的人和以往出遊的人相比,出遊的同伴不同。

C.後來出遊的人和以往出遊的人相比,出遊的地點不同。

D.後來出遊的人和以往出遊的人相比,出遊的原因不同。

25.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話,把它們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2分)

夫如是又焉用遊!太虛肯如是哉?

A.【甲】 B.【乙】 C.【丙】 D.【丁】

26.概括本文的寫作意圖。(4分)

三 寫作(70分)

27.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詩,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胡適的這段話啟發人們如何體驗和感知世界。

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2019學年第一學期奉賢區參考答案與評分細則

一、積累運用 10分

1. 按要求填空。(5分)

(1) 侵曉窺簷語

(2) 青冥浩蕩不見底 《夢遊天姥吟留別》

(3)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2. 按要求選擇。(5分)

(1)D (2分) (2)C (3分)

二、閱讀 70分

3. (2分)散文研究者基於獨特/創新的立場重建散文定義。(“基於獨特/創新立場重建”1分,“散文定義”1分)

4. (2分) 語 言 傳 達 精 神 內 涵 (第一空得分點為“語言”,第二空得分點為“精神”)

5. (3分)散文定義差異顯著已到了形同陌路的程度,學科要求只是一方面原因,指出散文定義的難度之大(1分)。該句承上啟下,承接上文作者列舉童慶炳、劉敏濤、陳劍暉等人的散文定義(1分),引出下文作者對散文定義差異顯著原因的探究:通約性的喪失和理論積累的匱乏(1分)。

6. (2分)A

7. (3分)C

8. (4分)作者認為:擱置散文定義問題,先釐清散文的文體特性和審美品格等是散文理論建構的重點(1分)。文章先指出“散文理論的貧困”是普遍難題並指出散文貧困的一大原因是散文定義差異顯著且互不搭界(1分),接著舉童慶炳、劉敏濤、陳劍暉三人的散文定義並加以對比分析,得出通約性的喪失和理論積累的匱乏是散文理論難以建構的重要原因(1分),而後提出散文理論建構可先繞開給散文下定義的方法,重點理清八個重要問題,達成共識(1分);最後總結“釐清散文的文體特性和審美品格等是散文理論建構的重點”這一結論。

9.(3分)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天空中的雲”比作“池塘的浮萍”,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雲與天空的關係:天空是雲的居所,“浮萍”寫出雲的自由飄蕩(1分);將“人”比作“池塘中的微生物”,將“榮華山”比作“池塘裡的一朵水蓮”,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人的渺小卑微、榮華山的美麗靈動和天空的遼闊(1分);結構上與最後一段“雲是浮萍,我們是微生物。”首尾呼應(1分)。

10.(3分)第⑩段畫線句語言樸實直白而又蘊藉深遠,運用白描的手法寫出了烏雲蓋頂帶來的暴雨雨量之大、雨勢之強;句中用“爛”、“被無情地摧殘”、“溺水而死”等詞語直白地寫出雲雨給大地的洗禮,這是摧枯拉朽式的最徹底的洗禮。簡短的句式短促有力,再次體現暴雨的劇烈、迅猛。

11.(4分)雲是大自然中自由卷舒、從容淡雅的物體,我們是世俗中渺小卑微的個體;雲的自由、從容與人的卑微、世俗二者對比,呈現差異,因而“雲是雲,我們是我們”;雲由自然之物變為精神導師,雲的自由從容象徵著人的從容淡定的生活態度,雲雨的洗禮讓我們受到感染和啟發,我們逐步學習雲之自由從容,成就全新的自我,因而“雲不是雲,我們不是我們。”

這兩句話均是作者的感慨,對我們樹立生活態度很有啟發:人生在世,要學著從容淡定、淡雅淡泊。

12.(5分)第③段“雲帶來了雨。或者說,雲是雨的前世,雨是雲的凡胎。”直接點出雲雨的關係:雨是雲在大地的浪跡;第⑤至⑪段寫雲雨變化過程,看雲觀雨,其中第⑦段和第⑩段重點寫雨給大地的滋養和摧枯拉朽式的洗禮。

雲是本文的主要對象,以“風吹雲動”為題重在點出“風吹動雲,讓雲呈現出自由卷舒、從容淡雅”,與本文的主旨契合;寫雨同樣也是在寫雲,雨給大地的洗禮正是雲給大地的洗禮,讓大地上的我們能學習雲的自由從容,走向淡雅淡泊的人生境界,同樣與本文主旨契合。如此構思,以“雲”為中心,讓雲形象生動、可觸可感,給大地洗禮,給我們啟發

13.(1分)C14.(2分)D

15.(5分)這兩句寫的是作者在床前與孩子玩耍,看妻子在織布機前織布的場景,(1分)表現的是作者對與親人朝夕團聚,共敘天倫之樂的期待和嚮往。(1分)而這樣的溫馨場面恰恰和前四句“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三個緊相連結的行為動作,以及在“蹀躞”、“垂羽翼”的形象化比喻中,表明的自己在官場當中重重束縛、有志難伸的處境構成了強烈的反差,說明這樣的溫馨場景,也只是無奈之下的選擇,充滿了心酸和無奈,(2分)更凸顯出他傷感憤世的情緒以及對時世不公的控訴。(1分)

16.(2分)(1)掠奪、奪取(1分) (2)迫近、靠近(1分)

17.(2分)(1)A(1分) (2)B(1分)

18.(5分) 賀瑰派水兵進攻南面柵寨,沒有成功,回師到行臺,他因病而死,時年六十二歲,贈官侍中。(以舟兵攻、不能得、還軍行臺、以、卒各1分)

19.(3分)旦至鉅野東/遇瑰兵/擊之/瑰等大敗。(每處1分)

20.(3分)審時度勢:在梁軍將帥不和的情況下,立即命令軍隊把老弱病殘的人送回,率領輕兵襲擊濮州。(1分)反應靈敏:在晉軍將領周德威被斬殺後,趁天黑時從山下進攻(1分)積極做好防守:在奪取濮州之後,在黃河兩岸修築棚寨來進行防守。(1分)

21.(4分)符合。在對戰事的敘述中沒有對兩軍作戰情況的細緻刻畫,只是記錄了作戰的結果,如第二段中“瑰軍下山擊晉軍,瑰大敗”,寥寥幾字已然讓讀者感受到賀瑰大敗的情景。而在表現人物時也沒有詳盡地去刻畫人物形象,如文中“瑰與彥章有隙,伏甲殺之”一句,寫在與晉軍交戰之時候,賀瑰因個人恩怨殺了和自己有矛盾的謝彥章,簡單幾字,一個不顧大局,心胸狹隘之人的形象就已躍然紙上。 (概括各1分,具體分析各1分)

23.(3分)作者運用了知識豐富的孔子也要廣泛考察來使自己的見聞廣博,交友範圍要廣才能豐富自己的學識的例子,有力地證明了想要做到見聞廣博就必須要出遊的觀點。(舉例論證1分,事例概括1分,證明觀點1分)

24.(2分)D 25.(2分)C

26.(4分)作者贊同讀書人出遊的必要性,認為通過出遊能夠增廣見聞、豐富知識;讚揚了何太虛不攀附權貴、刻苦求學的做法;批判了當時求學的人為了私利出遊的做法以及妄自尊大的求學態度;勉勵何太虛在交遊之中增長自己的知識,追尋聖人的足跡,以求達到天地間萬物都齊備於心的精神境界。(1點1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