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子弟的开门人

从尧舜禹汤,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到唐宋元明清。大部分人最熟悉的君王主要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其他的君王在他们面前只能用一个黯然失色来形容了,因为他们对华夏民族的功绩无法用任何的价值来衡量。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统一中国。但他有一大污点—焚书坑儒,强征暴敛。汉武帝:抗击匈奴,推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但在他晚年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但他有一大污点弑父杀兄。宋太祖:结束中国长达七十年的分裂,重新统一中国,但他也有一个过错,那就是杯酒释兵权,这个杯酒释兵权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为宋朝以后重文轻武埋下祸根,以至于在后来与辽国及周边国家的抗争中,严重缺乏武将,导致宋朝版图非常之小。

这里就有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虽然功绩很大,但依然有污点,确仍然被称为千古一帝。那么我们似乎忘了另外一位功过同样突出的君王呢?可以这么形容这位君王: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只可惜,他生在一个不合适宜的朝代,他的谋略想法太过于超前,以至于无法获得时代的认同,从而导致亡国。以前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多为反面,包括影视剧里,他也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反面人物。但是现在的史学界对他有一个中肯的评价: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个罪字用得不恰当,可以改一个字,应该叫“错在当代,功在千秋”。没错,他就是寒门子弟的开门人—隋炀帝。

寒门子弟的开门人

隋炀帝

寒门子弟的开门人

影视剧中的隋炀帝

寒门子弟的开门人

隋炀帝和官员

寒门子弟的开门人

京杭大运河

但凡一提起隋炀帝,几乎所有人首先想到的便是暴君,亡国之君,弑父杀兄之徒。很少一部分的人会联想到京杭大运河,科举制。隋炀帝开创的京杭大运河,把南北的经济文化政治都联系在了一起,使南北加强了交融,可以说,如果没有京杭大运河,中国就会像欧洲大陆一样分裂成许多的小国。然而他开创的科举制度,更是天下寒门子弟首次登上历史舞台而打开的第一道门,如果没有科举制度,如果后来的君王不沿袭隋炀帝的科举制度,那么中国的古代社会不可能发展那么快,更不可能有后来的贞观之治,康乾盛世。只要科举制度一开,天下有智慧的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可以为国家出谋划策,从而推动国家快速发展。个人认为对中国历史发展功绩最大的君王,应该是寒门子弟的开门人—隋炀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