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与末:浅谈旭日阳刚的迅速成名与迅速跌落神坛

2011年,旭日阳刚凭借在春晚上的一首《春天里》,彻底将“旭日阳刚”这个四个字、两个人深深印在每个人的脑海中,但并没有用多久,大概也就是几年的光景,旭日阳刚这个公众形象便如梦幻泡影,一触即破,之前积累下的良好公众形象几乎消失殆尽!这究竟为什么?

始与末:浅谈旭日阳刚的迅速成名与迅速跌落神坛

我大约会用5个部分,从媒体平台、从业基本能力、从业素养、公众团体形象和媒体需求等不同的角度去阐述一些观点,分析一下为什么“旭日阳刚”这么具有社会正向价值的公众形象会这么快的陨落!

(1)春晚舞台的“风口浪尖”

在整个中国的舆论体系下,超级舆论平台只有一个,就是春晚。注意,超级舆论平台这个词语中的“舆论”不是指狭义上的“某演员出轨”“某明星耍大牌”这种被公众津津乐道的负面新闻,而是指被公众关注的一切能够产生话题性的东西。

为什么说春晚是“超级舆论平台”?因为除了春晚没有任何一个媒体平台,能够让13亿人在同一时间都满怀期待的获取信息!从这个超级舆论平台展示出来的一切信息都能传播到极致,因为它连接的是几乎全部的中国人!以其蕴含的能力,成就一个明星简直不要太简单!旭日阳刚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完全走向大众的!

不过从社会舆论传播的角度来讲,春晚这个超级舆论平台的传播效果的稳定性是有一定缺陷的。它是一种“爆炸式”的传播,在几分钟的时间内把“旭日阳刚”这个形象传播给大众,但是这种“爆炸式传播”的同时也使得公众情感具备不稳定性!这种情况下传播出去的公众形象,虽然被公众认知,但是因为没有长时间的通过作品或者其他行为加深公众的认知,导致公众情感缺乏稳定性,对于公众来讲,认识“旭日阳刚”这个公众形象,是很突兀的!

这种突兀的公众认知一定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公众的容忍度会很低!容忍度低带来的是一旦发生负面新闻,无论这个新闻是真是假,公众是不会给你改过机会或者辩解机会的!这在后来“旭日阳刚”的负面新闻中,已经得到了印证!

春晚,凝聚的是全国人民的眼光,是最具有仪式感的形式。但是它未必是鲤鱼化龙的门!所有的成功一定都是殚精竭虑,但是有的失败却生而至此!

公众情感的不稳定性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对于没有优秀原创作品和后续创作能力的艺人极其不友好!而“旭日阳刚”恰恰就是这种情况!

始与末:浅谈旭日阳刚的迅速成名与迅速跌落神坛

(2)优质作品的“后继无人”

“无论你多闪耀,没有作品,都是在裸奔”

如果我问你,旭日阳刚的作品你知道哪些?

你绝对会脱口而出的是《春天里》,然后你会卡住,你几乎不知道他的第二个作品是什么,这就是旭日阳刚面临的窘境。

在演艺圈,歌手不同于演员。一个演员即使没什么作品,她也可以依靠资源和炒作混的风生水起;但是歌手不一样,一个歌手如果没有优秀的作品,无论多么强大的资源也是无用。

演艺圈随处可见没有作品的一线明星,但几时见过没有作品的一线歌手?

无论是什么人,什么角色,什么形象,想要走向聚光灯前,那么就必须和公众有“公众情感”的交流。这种“公众情感”并不是像爱情那般炙热,像亲情那般温暖,它是一种“双方近乎于没有联系的”社会情感。观众和歌手的接触面积很小,双方的“公众情感”的产生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听歌的几分钟之间。观众对于歌手的情感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通过歌曲逐渐对歌手产生认知的过程!

公众情感的形成和我们个人情感的形成是类似的,都是通过不断认知而形成的。比如亲情,我们对“父母”的情感,其实是来源于成长过程中的不断认知,而并非因为“生育”这个行为!

一个公众形象,想要更上一层楼,变成更具有影响力的公众形象,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公众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公众情感”。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你的蝴蝶团队如何营销,作品都是一切的源泉!

作品有两重解释:成名作品产出能力(创作能力)

成名作品是指使你走向公众的作品,旭日阳刚的成名作品是什么?

《春天里》!

不过很可惜,这个成名作品是汪峰的,是外来的,属于“客体属性标签”,“客体属性标签”是不能作为一个公众形象的成名标签的,因为它是“外来的烟花”,绚丽,但短暂!

另一个必备的产出能力(创作能力),也是旭日阳刚所缺乏的。从春晚后,我从来没听过旭日阳刚创作出一首像样的作品!

“客体属性标签”能让一个人快速成名,但它是无法使一个成名的公众形象继续扩大其影响力的!

缺失产出能力的旭日阳刚,代表着公众形象赖以生存的另一半无法进行:他们无法通过新的优秀作品去加深公众认知。

现在看来,春晚过后的旭日阳刚其实是在“坐吃山空”,一点点的将《春天里》的遗泽“吃”没了!尤其是一系列的“膨胀”“威胁老人”等负面新闻,更是加速了《春天里》这座“米山”的流失速度。成名作品和产出能力导致了其演艺道路走不远,而下面要说到的相对缺失的专业素养则作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其演艺生涯戛然而止!

始与末:浅谈旭日阳刚的迅速成名与迅速跌落神坛

(3)专业素养的“不可或缺”

“专业素养就像春雨,貌似无声,却是万物生长的必需品!”

在研究旭日阳刚的成败过程当中,我始终认为旭日阳刚及其蝴蝶团队是缺少专业素养的。

对于旭日阳刚这样的公众形象来说:虽然创作能力不足,暂时无法通过新的原创优质作品去刺激公众的认知,但其实只要给他们时间,他们是可以通过后续学习来产出新的优质作品的。一旦他们有了自己的优秀作品,他们是可以彻底稳固住“旭日阳刚”这个公众形象的

不过,一切的前提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可惜的是频频爆出负面新闻,“膨胀”“辱骂老人”等负面新闻的频频出现,硬生生的把他们最为需要的“时间”给阻断了,同时阻断的也是他们继续前进的机会!

需要反思的是旭日阳刚的失败仅仅是来因为“膨胀”“辱骂老人”这些行为吗?

答案是“否”,这些行为属于做人的素养缺失

,而不属于作为一个公众形象的专业素养缺失!

前文说过,旭日阳刚是以外来的“客体属性标签”被大众熟知的!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主体属性标签”!对旭日阳刚来说,这个阶段最最需要的是通过时间来形成自己的“主体属性标签”!这是当下最为紧急的事情,王旭和刘刚应该知道,他们的蝴蝶团队更应该知道!

他们这个时候应该做的是沉下心来去创造优秀的作品,哪怕仅仅一首!但是他们没有!

旭日阳刚作为一个公众形象,不知道自己当下最为需要的是打造“主体属性标签”并把其作为最高优先级才是他们真正的专业素养缺失!

而旭日阳刚的蝴蝶团队也是缺失专业素养的。作为蝴蝶团队不能洞明旭日阳刚这个公众形象目前的缺失和所需,便是其专业素养的缺失

还有一种言论,说的是蝴蝶团队并不能限制艺人的行为,“辱骂老人”等事只是其个人行为,这纯属放屁!对于一个公众形象来说,缺乏“主体属性标签”是极其危险的,蝴蝶团队在这件生死存亡的事上

无法让艺人认识其严重性并达成共识,是缺乏最基本的掌控能力,是比“没弄懂”更严重的!第一种最多是无知,而第二种则是无能了!

始与末:浅谈旭日阳刚的迅速成名与迅速跌落神坛


(4)演艺组合的“荣辱与共”

“因为刘刚一个人的行为,导致旭日阳刚两个人都要承担后果,是不是不太公平?”

这段话是我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熟悉旭日阳刚的人几乎都知道,当初“辱骂老人”的种种行为,其实是刘刚自己造成的。但是最后的结果不仅仅是刘刚受其影响,另一位成员王旭同样也受其影响!看上去王旭是遭受了“无妄之灾”。很多人还是给予了王旭一定的容忍度,产生了一丝惋惜的!

从个人的角度来讲,王旭的确有些可惜。但是如果从研究公众舆论和媒体的角度讲,我并不认为他可惜!

公众形象有一个特性,叫做公众认知唯一性:从组成人员数量上来说,一个公众形象可能是多个人的。比如羽泉,至上励合,五月天等等。但是无论这个组合是几个人,对于大众来说它都只是1个公众形象!这叫公众认知的唯一性。旭日阳刚虽然有两个人,但是对于公众来说它只是1个“旭日阳刚”。

这是个人与所属团体的统一,用古语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旭日阳刚这个公众形象走向公众,“消耗”了庞大的社会媒体资源去曝光自己,以一个组合的形式“占用”了无数复杂的公众情感和公众资源来功成名就,怎么可能在大厦倾倒之际便分开而论呢?

选择了一荣俱荣,就必须承受一损俱损的风险!这就是最大的公平,无一例外!因为这是规则——舆论的规则、公众的规则、社会的规则和自然的规则。

始与末:浅谈旭日阳刚的迅速成名与迅速跌落神坛


(5)官媒自媒的“主流需求”

前面我通过“

成名平台”“作品”“专业素养”“团队共生”4个角度剖析了旭日阳刚成败的原因。这最后一段,我们聊聊媒体!

我一直信奉“万物皆媒”,媒体在我们生活中起的作用之大,不可估量!生活、娱乐、交流、工作都离不开媒体。对于明星这种公众形象来讲,媒体的作用更是远大于我们平常人!

我们可以把明星想象成“产品”,媒体就相当于淘宝网这种电商平台!对于任何一个公众形象来讲,生存发展的核心都是不断把自身的信息传递给公众,以此加强公众的认知,建立“公众情感”,而这些信息只有通过媒体才能传播出去!

如果说电商平台是一种生态环境,产品和商家在这个环境中生存;那么媒体就是明星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

所有的媒体从诉求上分为两种:官媒和自媒!

官媒是指官方媒体,我定义为在传播信息时需要考量社会价值的媒体

自媒是指自由媒体,我定义为在传播信息时主要考虑舆论价值的媒体

在旭日阳刚这个问题上,官媒和自媒的态度展现出很大的区别。

刚出道的时候:

官媒:正常报道,报导多是客观性报道,表述出“农民工明星”这个概念就足够了,没有过分鼓吹

自媒:大肆鼓吹,报导多是从“人生价值”“理想”“奋斗”等各种角度来剖析

大厦倾倒时

官媒:相对沉默

自媒:大肆批判,报导多是其负面新闻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仔细一分析我们会发现:

在旭日阳刚出道时,官媒需要的是什么?是其“农民工出身,热爱音乐,走上春晚”这些很具有社会正向价值的关键词!通过扶持这样一个形象,能够产生极大的社会正向价值!

自媒需要的是什么,是热点!是一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热点!

而当旭日阳刚大厦倾倒的时候,官媒自媒之所以产生不同行为是因为需求变了。旭日阳刚从某种程度来讲是官媒为了展现社会正向价值而打造的“产品”,如果这个时候官媒站出来批驳或者辟谣,会对自身公信力产生影响,官媒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继续维持自身的公信力,所以禁声是极其明智的行为;

而自媒呢?为何开始鞍前马后,结尾口诛笔伐呢?是需求变了吗?并不是,自媒从始至终需要的都是热点!只不过是从需要“丑下鸭变成白天鹅”这个热点变成了证明“即使灰姑娘穿上水晶鞋她还是灰姑娘”而已。

始与末:浅谈旭日阳刚的迅速成名与迅速跌落神坛

其实旭日阳刚从出道开始就是不纯粹的,他们如同一个提线玩偶一样,在官媒的社会正向价值诉求、自媒的热点诉求、公众的主观幻想当中来回游荡诞生于公众,消弭于舆论。最终留下的也只有一首《春天里》和警示后来者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