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投資將近2500億,但是賺錢堪比印鈔機,社會效益更是無法想象

說起三峽水電站,也就是著名的三峽工程,這是幾代人艱苦奉獻的成果。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這也是我國有史以來建設的最大工程,動態投資更是達到了2485億元,比京滬高鐵的總投資還要多200多億。

三峽投資將近2500億,但是賺錢堪比印鈔機,社會效益更是無法想象

三峽工程的竣工也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早在1919年,孫中山先生就在《建國方略》的實業計劃中提出了建設三峽水電站的夢想。直到1992年三峽水電站獲得批准建設,1994年正式動工,其中預計靜態投資1352.66億,經過十五年的漫長建設,終於在2009年完成建設使用。

很多人會覺得2500億的投資太多了,這個項目拿到現在來做可能翻倍都完成不了,特別是年三峽工程一共需要移民140萬人,預算投資185億,到工程結束實際移民使用資金才470億,人均才花了3.3萬,並且這些移民裡面很多都是跨省移民,這要是拿到現在十倍的資金肯定都是不夠的,畢竟現在僅僅是村裡面拆遷都遠遠不止這個數了,更別說拆遷後跨省去生活了。

三峽投資將近2500億,但是賺錢堪比印鈔機,社會效益更是無法想象

雖然投資巨大,但是三峽工程在航運,發電,旅遊等方面的經濟效益也是不容小覷的。長江流經我國六個省和兩個直轄市,但是受制於以前地理條件的影響,航運業並不是很發達,建設完成之後萬噸級大船可以直通重慶,運輸成本大幅下降,船舶運輸耗油量從曾經的26g/(t·km),降到目前7g/(t·km)。航道和水域條件的改善直接導致了貨運量的增加。

三峽船閘投入運行以來,過閘貨運量逐年增加,僅2019年過閘貨運量達到了1.44億噸,通過旅客13063人次,貨運量超過通航以前的十倍有餘。這還僅僅是給航運帶來的經濟效益。

三峽投資將近2500億,但是賺錢堪比印鈔機,社會效益更是無法想象

發電作為三峽工程的主要建設目的之一,他一年創造的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32臺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日夜不停的工作,總裝機容量達到了2240萬千瓦,要知道我國的大亞灣核電站也不過才兩臺100萬的發電機組,三峽水電站年發電量將近900億千瓦時,按照上海市發佈的三峽水電上網電價每千瓦時0.2613元計算,直接產生的經濟效益就差不多就是230億,相當於一天淨入賬6500萬,並且對解決華中、華東的供電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按照華中、華東地區每度電可以產生6元的工農業產值計算,三峽水電站每年可以多貢獻GDP6000多億元。

三峽投資將近2500億,但是賺錢堪比印鈔機,社會效益更是無法想象

三峽水電站作為一個利國利民的大工程在環保方面的經濟效益更是喜人,光是水電代替火電,每年可以節約標準煤5000萬噸,還可以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3億噸,減少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約300萬噸和一氧化碳1.5萬噸,並且還可以較少一些其他氮氧化物的排放。這遠遠不是一天6500萬的水電收益能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