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斩件》1.12 礼之用 | 若无它,人与人就无法和谐共处


《论语斩件》1.12 礼之用 | 若无它,人与人就无法和谐共处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姓有名若,字子有,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晚年真传弟子之一。

前文说过,在《论语》当中,孔子的弟子辈,被尊称为“子”只有四人,有若便是其中之一。有若被尊称为子,因为他是孔子的继任者,孔门的第二任掌门人。

孔子去世后,孔门众弟子群龙无首。而当时的有若,无论相貌还是德行,都肖似孔子,于是被推举为孔子的继任者,以维系孔门的统一。

对于此事,被后世尊为 “宗圣”的曾参大力反对,他说:“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意思是说,这样不行,老师的德行如同用长江、汉水洗濯过,用秋日阳光晾晒过,纯净洁白得无以复加,没有人可以替代。

不过,在众弟子的强力拥护下,有若还是继任孔门之师,尊为 “有子”。(更多内容,可参看前文《论语斩件1.2 其为人也孝弟》)


曾参反对有若继任,除了尊重孔子,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二人的理念存在很大分歧。

《礼记·檀弓》记载,曾参和有若曾就晏婴是否“知礼”,展开一场辩论。

晏婴是齐国大夫,以外交才能、政治远见和作风朴素闻名,主张以礼治国,历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南橘北枳、二桃杀三士、挂羊头卖狗肉等著名典故,就是出自于晏婴。孔子中年赴齐国,齐景公本有意重用之,就是被晏婴劝止。

曾参说:晏子是一个知礼的人了,深明恭敬之道。

有若说:晏子一件狐皮袍子穿了三十年,这是过度节俭而失了仪容之礼。他父亲是齐国大夫,他办理父亲丧事时,却只用了一辆葬车,而且落葬后就马上离开。无论葬车数量、祭品规格,还是守丧时间,晏子都没有遵守应有的礼规,怎能说是知礼?

曾参说:应当这样理解,在治理国家时,官员应该灵活运用礼规,这才是礼的精神。当国家奢侈成风,官员就要简化礼规,教化民众节俭;当国家节俭成风,官员就要繁化礼规,教化民众运通货财……

二人虽共师于孔子,但理念截然不同,类似的辩驳,在曾参与有若之间多有发生,谁也无法说服谁。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孔子时期,儒学还只是一个雏形,理念散乱杂陈,没有形成严谨完善的理论系统。同一个理念,弟子们各有理解,并没有形成固定统一的涵义……。随着儒学的传播,类似的理念冲突愈发纷繁复杂,这也是后来儒学分裂成八大流派,并衍生出法、墨学说的原因。


事实上,有若学问精深,深得孔子的真传。由于某些不可知的原因,他的事迹记录极少,在《论语》登场次数也不多,但提出的都是奠基式的儒学理论,譬如“孝悌为仁之本”“信近於义”,以及本章“礼之用和为贵”等,对后世影响极深远。

汉朝设立“孝悌力田”、“举孝廉”等政治制度,就是以有若的理论作为依据。而他主张减轻剥削、寓富于民的观点,也常常成为后世贤臣规劝帝王的理据。


【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最可贵的是让人和谐共处。

礼之用:礼的应用。礼,礼仪制度。

和为贵:以和谐共处为贵。贵,最大的价值。

礼仪制度,简称礼,是不同地位的人在不同场合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其意义在于化解矛盾冲突,使不同阶层、不同地位的人能够和谐共处。

儒学非常注重礼,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关键,当时列国战乱动荡,就是因为礼崩乐坏,无人遵守礼制。

有一些注解,把“和”理解作和缓从容不迫,从而把本句理解作:“执行礼仪时,最可贵的是从容不迫。”这样的理解,乍听似乎很有道理,古人行礼,不都是慢条斯理,从容不迫的吗?若本章只有本句,这样的理解未尝不可,虽然是把礼的应用,片面理解为礼仪姿态……然而一旦跟下文“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联系起来,就难以自圆其说了,故而这是一种曲解。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礼的作用,我假设了一个场景。

我很饿,这时候有一个人路过,满脸油光,一副吃饱喝足的模样,关键是他手上还捧着一笼子热气蒸腾的包子,于是我就拦住此人,拱手行礼说:“大哥你好,我太饿了,又找不到食物,请问能否分润我几个包子,日后定当奉还。”又或者说:“大哥你好,我很饿,能否卖我几个包子,我很有钱的。”

这件事有两个结果。

第一个结果,这个人很乐意分润或者卖我几个包子,我不用挨饿了,这很好。第二个结果,这个人不肯分润也不肯卖包子给我,说:“开什么玩笑,我这些包子要赶着回去孝敬娘子,晚了就会有跪榴莲的奇祸,你顺着我来的方向,走个三五里就有包子店,自个去想办法。” ……

无论结果怎么样,我跟这个人之间,始终运行着一套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让我们能够和平相处,这套无形的东西就是礼。

如果没有这套东西,事情就会变成这个样子:我很饿,有人拿着包子经过,很好,我抢他娘的,然后对方的武力值太高,我反而被打得头破血流,甚至一不小心就被砍了脑袋……这样的世界太危险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以及社会地位的需求,不同的人相处在一起,彼此的欲望和需求就会产生冲突。因此人与人相处,必须要有一套共同遵守的规则,这套规则既能让人都表达出自己的诉求,也能让人和平相处。这套规则就是礼仪制度,简称礼。

若没有礼,人与人之间的需求冲突,就会以最激烈、最残酷的方式呈现。


【先王之道。斯为美。】——这是上古圣王治国之道,最美好的地方。

先王:指尧、舜、禹、汤、文王、武王等上古圣王。

斯为美:以此为美。斯,指代词,指代上一句。

国人有崇拜祖先的情结,总认为先人比今人有智慧,凡事以先人为榜样。

两千多年前孔子、有若的时期如是,今天亦如是。即便我们已经处于数字信息时代,世界已经发展成地球村格局,星河灿烂的太空遨游触手可及,但大部分国人仍固执的认为,在竹简上写字,点火把照明的古人,就是比现代人更有智慧……

这种厚古薄今的思维,一方面能够强化民族观念,增加凝聚力,利于维护国家统治;另一方面会导致思维僵化,缺乏创新精神,意识形态和科技的发展,必然会落后于锐意进取、没有先人思想包袱的其它国家民族。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事无大小都讲和谐,有时候也是有行不通的。

小大由之:小事大事都讲究和谐。之,指代“和为贵”。

有所不行:有的时候行不通。

上古圣王治理国家,以和谐共处为原则,这是最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是事无大小,都讲求和谐共处,有的时候也是行不通。

因为,真正让整个社会安定和谐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是礼仪制度。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为了和谐而和谐,不以礼进行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知和而和:为了和谐而和谐。知,此处解作为了。

不以礼节之:没有用礼仪制度来节制这些行为。节,节制、管理。

礼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可以让不同阶层、不同地位的人和谐共处。

但是社会上会经常出现一些不愿守礼的人和事,它们希望获取更多的利益。这些人和事的能量或会很大,往往会有一些政治人员,为了所谓的大局,对这些人和事进行无条件无原则的妥协,以换取它们暂时的安定和谐。

这种行为就是“知和而和”,危害非常大。

通俗一点说,这实际上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表面上看,似乎让社会恢复了安定和谐,其实是舍本逐末,破坏了真正让社会安定和谐运行的守礼机制,其产生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在孔子、有若生活的春秋时期,列国纷乱,礼崩乐坏,外部征讨兼并不断,内部臣弑君、子弑父等乱象频繁,就是列国权贵为谋求超过自己应得的利益,不愿遵行礼制而产生的恶果。


鉴于此,我作注解如下。

有子说:“礼的应用,贵在让人和谐共处。这也是上古圣王治国之道,最美好的地方。但事无大小都讲和谐,有时候也是有行不通的。只是为和谐而和谐,不遵守相应的礼制,就不可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