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戰爭,第一次布匿戰爭,羅馬共和國贏得地中海霸主地位

引言

我們知道,環地中海地區在地理結構上就是天生為海外貿易而生的。在沒有一個絕對霸權確立國際秩序之前,如果某一個國家壟斷了貿易特權,就必然會引起地中海區域的海權爭端。

科技改變戰爭,第一次布匿戰爭,羅馬共和國贏得地中海霸主地位

早年在東地中海呼風喚雨的古希臘世界諸小國,就曾經謀求進入西地中海。公元前6世紀時,迦太基人跟古希臘人多次在海上兵戎相見。皮洛士轉進西西里島,其實就是在幫助西西里島的諸多希臘城邦對抗迦太基。那麼當皮洛士灰溜溜退兵,羅馬人徹底佔據亞平寧半島南端之後,也就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旨在控制整個西地中海的迦太基。

從地緣角度分析布匿戰爭的原因

亞平寧半島距離西西里島,實在是太近了。兩者之間的狹窄水道,被稱為墨西拿海峽。墨西拿海峽南北長達三十九公里,最窄處的距離達到了三點二公里。如此之近的距離,基於地緣政治安全考量,海峽兩岸壓根就不可能劃海峽而治,也就無怪乎古希臘人一定要同時佔據西西里島與亞平寧半島南端這兩個勢力範圍。這個道理,就跟之前的土耳其海峽兩岸,愛琴海鑽戒兩岸的勢力,一定要想方設法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是一個道理。

科技改變戰爭,第一次布匿戰爭,羅馬共和國贏得地中海霸主地位

公元前275年,皮洛士的勢力被徹底趕走,留下來的羅馬人與迦太基人,也就必然會隔海尷尬地看著彼此。雖然他們當時未必十分清楚這樣的隔海對峙意味著什麼,但無論羅馬人還是迦太基人的臥榻之側,都不會允許一個軍事強權酣然大睡。一場戰爭,已經箭在弦上。

其實,羅馬人當時並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參與地中海的爭霸。或許他們連想都沒有想過。然而,羅馬的勃然而興,是一個典型的被崛起的過程。為了生存,羅馬人就必須厲兵秣馬,枕戈待旦。

科技改變戰爭,第一次布匿戰爭,羅馬共和國贏得地中海霸主地位

有了更大的領土就必須要接受更大的挑戰,接受更高層次的生存考驗,形勢的發展終於把羅馬人一步步從幕後推到了臺前。一眾羸弱的亞平寧半島小字輩,完全無法阻擋羅馬人的前進腳步。放眼當時的地中海,真正能夠稱得上是羅馬人對手的,也就只能是迦太基王國。

戰爭的爆發

戰爭的導火索,並沒有出乎我們所料——墨西拿。一夥效力於西西里希臘城邦敘拉古的僱傭軍,佔領了墨西拿。憤怒的敘拉古出兵攻打僱傭軍。僱傭軍雖然基本來自意大利,但僱傭軍的神聖使命是撈錢,跟本身的種族成分無關。危急存亡的時刻,僱傭軍決定向身邊的兩大強權,羅馬人和迦太基人同時求援。羅馬人的舉棋不定讓迦太基先一步趕到,協助僱傭軍對抗敘拉古。然而,眼看摩西拿乃至於西西里的地緣優勢不保,羅馬人慌不擇路地也宣佈支持僱傭軍。

科技改變戰爭,第一次布匿戰爭,羅馬共和國贏得地中海霸主地位

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迦太基只能另起爐灶,宣佈支持敘拉古。於是,形成了四國兩方的大混戰局面,戰爭爆發了。由於迦太基被羅馬人稱為"Punici"(布匿),這場戰爭也被稱為"布匿戰爭"。

這一年,是公元前264年。戰爭從一開始,就朝著對羅馬人不利的方向發展。

西西里島是一個海島,之前無論希臘人還是迦太基人,都專注於發展島嶼的沿海港口。因此,羅馬與迦太基之間的大戰鬥,基本都發生在港口附近。這樣一來,陸戰的重要性變得可有可無,因為陸戰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可以上船轉移。由於航海技術的短板,導致羅馬人根本無戰船可用,也就更不用提作戰用的艦隊了。因此羅馬人在明,迦太基人在暗;羅馬人戰術呆板,迦太基人靈活多變。最終改變戰爭走向的,依然是科技的力量。羅馬人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完美地改造了當時的海戰模式。

從真實歷史角度來看,最開始的水戰,戰船就是一窩蜂地在水上混戰,發展到後來才開始出現像陸戰一樣的套路,並出現了各種戰略戰術組合。船隊的組成,一開始是單隻船集合體,到後來發展成為一個艦隊有機體。比如有的船專門負責指揮,有的船專門負責作戰,此外還有補給船,巡邏船等分類。

科技改變戰爭,第一次布匿戰爭,羅馬共和國贏得地中海霸主地位

從水兵的戰鬥形式來看。最開始的水兵作戰,離得遠了可以射箭,可以用投矛,離得近了船隻之間可以互相撞擊、刮擦,看到最後哪一艘船先撐不住撤出戰鬥。如果兩邊的船都很結實,且距離足夠近,那就乾脆讓士兵跳幫,打接舷戰。到後來,水戰的高科技玩意兒也用上了。比如拍杆,拍杆這個東西就是把一塊巨石,綁在一個杆子上面支撐,當敵船接近的時候,把杆子放倒,用巨石砸敵船。這樣的拍杆,如果裝備到一艘大船上,利用勢能,讓巨石從高處砸下來,小一點的敵船瞬間就可以被拍成木屑。

"烏鴉吊"的發明以及羅馬人的水戰方式改變

不過,到羅馬共和國時代,對於水戰並沒有太多研究的羅馬人,還沒有如此複雜的軍事理論誕生。他們只是希望能夠把陸戰的套路應用到海戰之中。這樣的話,制霸亞平寧的羅馬軍團才能夠發揮最大的功效。如此一來,中國傳統水戰中所涉及的跳幫戰,接舷戰,或者是鉤鐮矛,或許就能夠派上用場了。

然而,無論地中海多麼像一個巨大的鹹水湖,它的性質依然是海。只要是海,在普遍情況下都是無風三尺浪。風大浪急的情況下,無論跳幫、接舷,還是鉤鐮矛,都不符合實際情況。最後,羅馬人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一個令人拍案叫絕的好辦法。

科技改變戰爭,第一次布匿戰爭,羅馬共和國贏得地中海霸主地位

首先羅馬人利用繳獲的迦太基戰船,迅速仿造出了自己的戰船,甚至後來戰船得以量產,形成了羅馬人的第一支艦隊。在常規戰船的基礎上,羅馬人發明了一種裝置,裝置的名字叫作"烏鴉吊"。烏鴉吊的工作原理,相當於中國古代的吊橋。只不過這個吊橋是安裝在船頭的,是隨戰船的運動而運動中的吊橋。並且,烏鴉吊的前方有一個類似於鳥喙的設計,一旦從空中砸下來,就能夠迅速楔入敵方戰船。烏鴉吊大概是寬一點二米,長十點九米,如此尺寸基本上能夠保證在接舷戰中,羅馬士兵能夠沿著烏鴉吊順利登上敵船進行近身肉搏。有了烏鴉吊這個大殺器,羅馬人迅速扭轉了在海戰中的尷尬局面。

戰爭打到了第五年,公元前260年,羅馬艦隊第一次在海戰中擊敗迦太基。此後的羅馬艦隊再接再厲,甚至一度打到了迦太基人的老家北非一帶。

科技改變戰爭,第一次布匿戰爭,羅馬共和國贏得地中海霸主地位

第一次布匿戰爭持續了二十三年,在如此曠日持久的戰爭中,迦太基人的僱傭軍政策顯得越來越捉襟見肘,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僱傭軍已經更新換代,忠誠度也在積年累月的戰爭中無法保證。與之相反的是,羅馬人最不怕的就是將戰線拉長。因為對於吃苦耐勞的亞平寧農民兄弟而言,戰爭是平民改變家族命運的傳送門,是貴族元老積累財富的好機會,更是羅馬公民順利躋身上流社會的一條捷徑。源源不斷的義務兵被推上前線,為羅馬軍人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生力軍。公元前241年,再也撐不下去的迦太基人,同羅馬人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和平協議,不僅割地而且賠款。

從此之後,迦太基人將西西里島的控制權拱手讓給了羅馬人。並且在隨後的幾年中,羅馬人派出艦隊接收了迦太基人手中的撒丁島、科西嘉島等。第一次布匿戰爭,羅馬人賺得盆滿缽滿,贏得了西地中海的空前霸主地位。毫無疑問這是羅馬帝國邁出的堅實的一步。


參考文獻:

《羅馬人的故事2漢尼拔戰記》

《圖解世界戰爭戰法:古代》

《從布匿戰爭到羅馬沒落期間羅馬的軍事裝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