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董卓,相似人生,不同眼光,不同結局

說起曹操和董卓這兩個人其實挺相似的

董卓早年和王莽一樣屬於三好青年,但是有遊俠之風。在西涼當地也是頗有盛名。成年之後做官,做大做強,聯誼少數民族,打匈奴,打黃巾軍。一直到奉何進之命進京。但是到達京都之後發現大將軍何進死了,自己又救駕有功。一步一步收編京都勢力。最後廢舊帝,立新帝,封為相國。以至於皇帝都要喊聲相父。

曹操和董卓,相似人生,不同眼光,不同結局


曹操和董卓相似,但是早年是吊兒郎當的。小時候和他的小夥伴一起搗亂,敢和鱷魚搏鬥,能算計自己的小叔,在人家大婚之夜帶著袁紹去偷新娘子。慢慢長大成為一個有遊俠之風的人。剛正不阿,敢作敢為。作為一個小小的洛陽市北郊公安局局長。敢得罪皇帝身邊的十常侍,太監自古打仗不行,搞政治陰謀詭計是一絕。差點把自己親爹也給坑了。好在生逢亂世。自己回家,糾集人馬,夏侯氏曹氏皆來投奔。慢慢的把自己的事業也做大做強了。後來和董卓一樣,救了流浪的漢獻帝。他雖然沒有逼迫漢獻帝問他喊爸爸之類。emmm,但是把自己的三個女兒都嫁給了獻帝。

曹操和董卓,相似人生,不同眼光,不同結局


都是遊俠,都做過宰相,嗯,都想當皇帝的爹……

但是兩人的命運卻是完全不同

董卓被自己的乾兒子呂布給捅死了。死的時候全民狂歡。甚至被點了天燈。

曹操死就不一樣。雖然天下尚未統一,但是解決內患。(立後問題完全解決,對比漢靈帝和袁紹強了不知多少。)升到了魏王,保留了漢臣最後的一絲體面,又給兒子留下了上升的空間,政治財富。臨死前擺弄了一道,以關羽之死讓劉備集團和孫權集團掐了起來,一定程度上又緩解的外患。

相似的人生,不同的結局,原因為何?無他,眼光不一樣罷了。

董卓上任的時候,已經實行州牧,天下群雄並起的格局已經初步顯現。正值權傾朝野之際,然而他卻不思進取。縱容官兵殺人放火,姦淫擄掠,惹得天怨人憤。最後面對一盤散沙的關東聯軍,直接逃到了老家西涼。 繼續聲色犬馬,倒行逆施。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可能他只是想用自己的淫威來威嚇天下眾人,卻不想,落得個死無全屍。

而曹操大概就很能對得起那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關於曹操的傳奇實在太多,我們不妨,舉一個遊戲的例子。在玩三國類的遊戲當中,身處中部的勢力前期很難熬,可能隨時要面臨著兩三個人敵放勢力夾擊的情況。而曹操當時就是這個情況,黑山軍(黃巾餘孽),原袁氏兄弟,呂布……能在這種環境中一步步變強,足以說明曹操的政治和軍事手段。甚至和袁紹爭奪北方霸主之位時,也是

四面皆敵。當時冊封孫策,安撫張繡,穩定西涼,內定民變。一樣也沒落下。

曹操和董卓,相似人生,不同眼光,不同結局


曹操早年的時候禮賢下士,遇到良才時能光著腳出門迎接,所謂周公吐哺也不過如此。在沒有人看得起漢獻帝的時候,能給漢帝以皇家禮遇。

可是晚年呢?逼死了自己的老夥計,荀彧。從皇宮裡把皇后拖出來調查,逼的漢獻帝問“從古至今,可曾有過這樣的事情?”甚至感覺曹操董卓化了一般。

曹操和董卓,相似人生,不同眼光,不同結局


沒有什麼好驚訝的,因為當時的天下,2/3都是曹操的,三足鼎立天已定。可能,曹操自己也會想,“如果不是時我不待,我曹孟德再年輕那麼幾歲,天下都是我的。”他已經有資本能力去囂張了。

最後 說點兩人的小故事,董卓去了西涼之後,建了一個厚約八丈的大堡壘,金銀細軟,糧草補給,應有盡有。大概是想給自己留條後路。

而同時期的曹操呢?是關東聯軍少有的想要解救天子,光復漢室併為此而行動的人。 隨後幾年他認識了以後共事20多年的合夥人,荀彧。兩人正想著,換還一個大漢盛世。

只是令人感慨,屠龍少年終於是成為了惡龍。親愛的你,初心是否還在呢?

曹操和董卓,相似人生,不同眼光,不同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