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新说

长沙窑是我国著名的唐代瓷窑。窑址位于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石渚湖一带。唐安史之乱以后长沙窑兴起,中晚唐时是为鼎盛时期,五代衰败。长沙窑的历史价值很高,笔者以为其文化价值更是源远流长,瓷器上纹饰艺术上的创新,对今后各朝乃至当代美术艺术影响深远,尤其是其纹饰艺术对于瓷器、中国画影响更大。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新说

唐代长沙窑青釉红绿彩花鸟壶

长沙窑青釉红绿彩花鸟壶上的釉下彩绘花鸟,正是唐代的时尚,主题图案为一展翅飞翔的雀鸟,下有花草衬托,雀鸟体态丰满,作俯冲状,尖喙直抵地面的花叶,似在觅食。中国画花鸟直至当代这种题材为人们所喜爱,荷花鸳鸯,一路清廉,翠鸟荷花题材应有尽有。

当代大师齐白石先生的写意荷花,以书法笔意入画,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荷花均是落落大方,雅俗共赏,荷花中一对鸳鸯戏水,图画上面一蜻蜓飞舞,情趣之魅力在先生的艺术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新说

齐白石中国画荷花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新说

唐代长沙窑青釉鹭鸟莲蕾纹壶

鹭鸟莲蕾演变到以后,也就是当代一路清廉。后世的瓷器常见一路清廉;。现代新形势下很多国画家经常表现一路清廉这种题材,寓意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做人民的好公仆。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新说

唐代长沙窑青釉褐彩莲花壶!

长沙窑青釉褐彩莲花壶的荷花的画法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有很强的跳跃的感觉。当代中国画的荷花画法继承唐代长沙窑纹饰的遗风非常明显。

张大千先生的画中的荷花共画了五个花瓣,其中三个在左边,两个在右边,这样就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情形,就像是高奏的音乐旋律,富有节奏,神韵味深,一般人看到这种荷花也会赏心悦目。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新说

张大千的中国画荷花

梅花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繁荣昌盛的美好的象征,鹿被视为长寿之物,鹿与仙鹤一起还有鹤鹿同春的寓意,又因为鹿和禄谐音,代表着俸禄,象征着福禄。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新说

唐代长沙窑奔鹿纹执壶

画面中的奔鹿彩斑图案,被青釉掩映着,从它洒脱、精细、俊逸的釉下彩装饰中感受唐代饱满、进取的文化精神气质。受唐代影响,鹤鹿同春这一图案在明代时便已出现,适用于瓷器纹饰当中,图案中的花草树木为春,表示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吉祥之兆。对上下团结的繁荣盛世的期盼,和对平静安逸的生活的向往。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新说

明嘉靖青花鹤鹿同春纹葫芦瓶

鹤鹿同春这一图案这一图案在中古画中也有很大影响。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新说

民国画家陈桀中国画《鹤鹿同春》

此画对于鸟的飞鸣,兽的回首无不刻画精妙,动物神态舒展自如,栩栩如生。作品构图严谨,敷色考究,美丽雅致,寓意美好,不愧为是一幅好画。可见,自唐长沙窑瓷器纹饰以来对鹿的喜爱程度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动物图是长沙窑釉下彩绘画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图以鸟雀图为主。现在所见长沙窑瓷器釉下彩绘画中,以鸟雀做题材的装饰画幅是所有题材中最多的一种。鸟雀的种类形态和艺术形象丰富多样,多姿多彩,是古往今来瓷器上汇集鸟的形象最多的,也是对唐代画鸟技法与成就相当集中的体现。

芦雁纹饰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唐代时,多表现为飞雁落雁等形式,以后演变为落雁纹饰。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新说

唐代长沙窑飞雁纹执壶

芦雁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历代的画家留下了许多表现芦雁飞、鸣、食、宿的作品。芦雁形象生动,造型极为准确,配以芦苇,景色富有情趣。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新说

元代釉里红芦雁纹匜

这件元代的釉里红芦雁纹匜比元青花更加珍贵!此匜为印坯成型,器身呈钵状,敞式芒口,有一槽形短流,流下贴有一卷云形系,平底略往上凸,涩胎。胎色白中闪黄,釉色白中闪青,釉质莹润。受到唐代长沙窑雁纹的影响,匜内胎心上刻划一羽大雁衔芦苇,匜内壁刻划水波纹一周,形成了芦雁纹。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新说

清代画家边寿民花鸟画芦雁图

边寿民《芦雁图》其在雁的喙间、足部略施赭黄,使墨彩达到了和谐的统一,用写竹法绘芦苇,浓淡、枯润、疏密兼面有之,多以赭墨绘滩头、芦苇,雅淡有致,深得妙趣。可见唐代长沙窑雁的纹饰对后世影响之深。

龙纹的影响在历史上时间最长。龙有行龙和飞龙两种,一种行游于云气之中,另一种则行走水草之上;飞行龙均在云气中飞腾,区别在于向左飞游的没有喷火,向右飞游的喷火。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新说

唐代长沙窑喷火龙纹执壶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新说

唐代长沙窑飞龙纹执壶

唐代的龙的形式在历史上已经形成,猪嘴、鹿角、蛇身、鱼鳞、鸡爪等,及多种动物于一身。据说是这些动物为人类提供了蛋白质,人们凭空臆造了了这一神圣之物加以崇拜,成了中华民族的图腾。唐代以后,龙纹在瓷器、绘画中是喜闻乐见的纹饰了,不管是穿云龙、穿海水龙,还是火龙等形式,都是受长沙窑龙纹饰的影响。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新说

宋代定窑绿釉龙纹扁瓶

龙身布满精细的龙鳞, 背有鳍, 腹有甲, 腿关节处有毛,龙的毛发均向后飘拂的态势看, 表现出龙张口怒口, 须鼠飞动, 腾飞而起的姿态。龙身弯曲更加明显,龙为行龙,奋力疾驰。

元代龙头小,脖子细,身体长,龙爪有为,显得整个龙异常凶猛。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新说

元代青花龙纹玉壶春瓶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新说

明宣德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

明代瓷器龙纹体态遵循元代的旧样,但头部变化很大,呈圆形猫脸,俗称猫脸龙,龙爪呈火轮状,十分奇特。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新说

乾隆青花九龙天球瓶

乾隆青花九龙天球瓶,九龙姿态各异,条条龙都神气十足,腾云驾雾,肆意而为;九为阳数之极,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龙纹整体形象强悍,昂昂上升之态,一派盛世景象。

我们都知道画龙点睛的典故,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条白龙,形态逼真,画完后,却不给龙点眼睛,说点了眼睛龙就会飞走。众人不信,非让他点。结果,画完眼睛的两条龙飞天而去。从此,张僧繇声名大噪,画龙点睛的成语亦流传至今。

历史上画家画龙是从唐代开始,画龙的画家不计其数,但渊源是在唐代,尤其是受长沙窑纹饰的影响。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新说

北宋《神龙图》

这是一幅现存所能见到保存最完整的北宋《神龙图》。 神龙现首,天骄腾骧于风云际会,S形的盘屈伸张势不可挡,雄霸天宇,且灵珠在握,宏图大展,盛世气象的恢弘和蒸蒸日上,尽喻于画中。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新说

当代画家赵少昂的龙纹国画

长沙窑为唐代彩瓷窑,在我国陶瓷工艺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长沙窑的纹饰都有着亮丽姿容,美艳动人、尽展风流。这生机蓬勃的艺术品对后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是长沙窑艺术品传达出的唯美品格。长沙窑陶瓷上纹饰的造型与构图、笔墨特点、象征与寓意对后市美术艺术产生的影响意义重大。(鹊华居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