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讲的国学启蒙故事:一个优秀的孩子,身上少不了这3种特质

每天孩子的睡前故事不知道讲什么?除了王子公主的童话,莫不如给孩子讲讲古籍经典、圣哲先贤的故事,一来,启发孩子的国学思想;二来,在历史故事中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帮孩子树立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今天淑悦老师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六韬·大礼》篇的选段,周文王问姜太公3个问题,身居君主之位该怎么做?君主应该如何倾听意见?君主怎样才能洞察一切?姜太公给予一一解惑。

乍一看你觉得这是讲君王的,和孩子教育有什么关系呢?想想如果是班级里我们会让孩子向谁学习?当然是向考第一名的学霸学,所以人要成长都是向优秀的人看齐,一国之君万民之上,自然是最优秀的人,那我们把他身上优秀特质讲给孩子听,这是不是一个更直观的现成的榜样呢?再者我们看这三个问题从家庭教育角度看来,其实它分别能对应孩子的自制力、判断力和洞察力。我们分别来讲一下:


给孩子讲的国学启蒙故事:一个优秀的孩子,身上少不了这3种特质

自制力让孩子远离坏习惯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的原文:

文王曰:“主位如何?”

太公曰:“安徐而静,柔节先定;善与而不争,虚心平志,待物以正。”

文王问太公居于主君职位应该怎么做,姜太公简洁有力地回答他说做好五点就够了,哪五点?一、安详稳重、沉着冷静;二、柔和有节、胸有成竹;三、乐善好施而不是和民众争夺利益;四、虚心静气、公道无私;五、处理事务公平正直。

通过姜太公的回答,我们很清晰地看到了一位君王或者一个优秀的人该有的样子,对内的气度上,对外的关系处理上,都有大家风范。当我们把这些讲给孩子听的时候,你不要指望孩子立马成为这样的人,君王尚且要学习,更何况是我们尚未涉世的孩子,他们根本不可能做到,不可能做到为什么还要讲?教育不就是这样?重在耳濡目染,重在一遍遍熏陶!今天你讲一遍他可能只记住了沉着冷静,下次再讲他可能又记住了公道无私。所以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急躁。

为什么说这一部分可以对应孩子的“自制力”?我们从原文中提炼关键词:“静”、“定”、“不争”、“以正”,这些做人的品格和做事的准则,是家长一早就要教给孩子的,即使他一次学不会做不好,但你要有耐心一遍一遍教导他。不要把自制力简单地理解为孩子活泼好动,其实自制力更多的表现在看待某一件事的价值观上,为什么说说好五点开始看半个小时电视,五点半还不能自觉放下遥控器央求着再看半个小时,为什么说好了家里玩具车太多了,到了玩具店门口还是撒泼打滚?为什么有的初中生甚至是小学生,说好的不抽烟,却从一根两根发展到一盒两盒……

自制力差的孩子将来会更容易沾染恶习,并且很难戒掉。不要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就不去教他,一定要立规矩,并且全家都要遵守,几点干嘛就干嘛,不拖拉,家长带好头,起好表率作用;并让孩子理解每一件事背后的用意,让孩子明白,任何事有舍就有得,让他理解“度”的含义。反复训练成为习惯,孩子自然越做越好。


给孩子讲的国学启蒙故事:一个优秀的孩子,身上少不了这3种特质


没有判断力谈不上独立自主

文王问太公的第二个问题是:

文王曰:“主听如何?”

太公曰:“勿妄而许,勿逆而拒。许之则失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止,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神明之德,正静其极。”

作为君主如何倾听意见呢?这也是我们大人都该好好学习的东西,工作当中生活当中,我们听到太多的话,可是如何判断这些内容,却需要好好学习。

太公的回答可以概括为两方面,第一,就是不要轻率地答应,也不要粗鲁的拒绝,为什么呢?紧接着说了轻率地接受好像没有主见、一棒子打死直接拒绝也会闭塞言路。第二就是君主要像高山那样让人仰慕不已,要像深渊那样,使人莫测其深。君主的智慧就是清静公正,达到极点。

我们不求像君主成为一个高深莫测让人仰头看的人,但第一部分却值得我们深思。聆听意见不要着急接受也不要着急否定,其实这说起来简单,却是要靠智慧做支撑,要有足够的判断力。

家长最需要培养孩子的判断力,没有判断力就没有独立自主这一说,他连对错好坏都分不出,怎么独立自主?所以日常锻炼孩子这方面能力,就不要一开始就给孩子答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有一点困难直接帮孩子扛过去甚至他都不知道那个是困难,就像《红楼梦》里的薛蟠一样,凡是都有人帮他摆平,没有人教他对与错,所以他对打死人也不觉得是什么大事,这样的溺爱最终会毁了孩子一生。当你在面对任何事情时,能对孩子循循善诱,让他知道如何判断、如何处理一件件事的时候,判断力就形成了。当孩子遇到不确定的事情时,我们就可以把姜太公的这句话告诉孩子,不要操之过急,轻率地答应和粗鲁的拒绝都不是明智之举。


给孩子讲的国学启蒙故事:一个优秀的孩子,身上少不了这3种特质


观察力强的孩子更睿智

文王最后一个问题是这样的:

文王曰:“主明如何?”

太公曰:“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凑并进,则明不蔽矣。”

君主怎样才能做到洞察一切呢?你注意看太公的回答,核心就是九个字,目贵明,眼睛贵在明察周遭;耳贵聪,耳朵贵在倾听意见;心贵智,头脑贵在思虑周祥。眼耳心动用起来。那么接下来他又说了,动用你自己眼耳心还不够,你要调动天下百姓的眼耳心,这样最后汇集到您这里,不就是洞察一切不受蒙蔽了吗?

所以你看洞察力最起码包含两个方向,调动自己的感官心智,还要善于利用外界环境。我想家长可以受到的启发就是训练孩子多听多看多思考的能力,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你首先要敏锐地捕捉到它对孩子的教育有怎样的启发,然后以问答的形式启发孩子说出他的所看所感所想。

孩子慢慢地对一件事懂得分析和处理、再来十件事、一百件事,他都会以敏锐的洞察力把它处理妥当,让他成为一个独立有想法的孩子,而不是把孩子养成听话好摆弄的娃娃,我想这是家庭教育的成功。


Eed

查看往期“给孩子讲的国学启蒙故事”:

给孩子讲的国学启蒙故事:渭水垂钓文王拜师,跟姜子牙学说话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