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吃什麼?說說古代的主食

《禮記》有記載,漢代主要的糧食作物是“五穀”

,也就是麻、黍、稷、麥、豆。《周禮》記錄的是“九穀”:黍、稷、秫、稻、麻、大小豆,以及大小麥。九穀和五穀比起來,最重要的是增加了

先秦時期,北方種的水稻不多。《論語》有一句:“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當時的情形是,孔子問一個叫“宰我”的人,說,“你守喪一年後就吃稻米飯,穿漂亮衣服,你心安嗎?”由此可見,水稻在當時是比較珍貴的。

如果你在一部以先秦為背景的影視劇裡,見到老百姓大碗吃白米飯,那就可以判定,這個劇做得不考究。那個時候,小老百姓根本就吃不起水稻啊!

大部分人都能吃得上米飯,要到漢代了。那時候江南各地都種了水稻。湖北江陵鳳凰山漢墓出土的簡牘裡,記載了白稻米、稻糲米等各種稻米。

到了晉代,開始出現早稻。不過農曆九月中旬才收割的稻,還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早稻。宋代的《嶺外代答》裡說,欽州有“正、二月種”、“四、五月收”的早稻,這就是真正的早熟品種了。早稻的育成,為一年收穫兩季的

雙季稻創造了條件。

把雙季稻種在麥田裡,那就成為一年三熟,也就是一年可以收穫麥、早稻和晚稻。三熟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的《五雜組》。水稻栽培技術的不斷改進,使它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

古人吃什麼?說說古代的主食

上面說到的五穀或九穀中,還要特別注意的是小麥和大豆。

考古發現最早的小麥遺存,是在甘肅民樂東灰山,距今大約五千年。到了距今約四千年的時候,黃河下游龍山文化遺址,比如山東茌平教場鋪、膠州趙家莊,這些地方出土了大量的小麥標本。

商代有了食用麥的風俗,ト辭裡說:“月一正,曰食麥”。《禮記》裡寫道:“孟春之月,食麥與羊。”周代沿襲了這個風俗。這時,種麥已經很普遍了。

再來看看大豆。大豆是我們國家的特產。黑龍江寧安大牡丹屯發現過四千年前的大豆。

《管子》說齊桓公北伐山戎,得其“戎菽”,布之天下。菽指豆類,戎菽也就是大豆。1873年,中國大豆在維也納萬國博覽會上展出,轟動一時。之後,歐美各國才大量種植大豆。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備受關注的糧食作物是高粱

。在山西、河南、陝西等地發現過新石器時代和西周時期的高粱。在西安西漢建築遺址中,還發現土牆上印有高粱稈紮成的排架的痕跡。《本草綱目》說高粱的“穀殼浸水色紅,可以紅酒”,這種特徵屬於高粱所獨有,其他穀物是沒有的。

古人吃什麼?說說古代的主食

從商、周直到明代前期,糧食作物的品種大體就是以上這些。到了明代後期,世界發生了一件大事: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大約十年之後,美洲作物玉米傳入我國。

番薯的傳入就曲折了些。番薯的別名有很多,各地的習慣叫法還不一樣,也叫甘薯、紅薯、白薯等等,為了方便敘述,我們先統一叫番薯。

明萬曆二十一年,福建人陳振龍到呂宋,也就是現在的菲律賓經商,看到番薯,想把它帶回國。但呂宋不準薯種出口。陳振龍想了個辦法,把番薯藤絞入汲水繩中,混過關卡,回到了福建。

萬曆二十二年,福建遭遇饑荒,陳振龍的兒子陳經綸,向福建巡撫金學曾提議種番薯。番薯收成很好,幫助當時的人熬過了災荒,

古人吃什麼?說說古代的主食

後來,陳經綸的孫子陳以桂把番薯傳入浙江鄞縣。陳以桂的兒子陳世元傳種到山東膠州。膠州比較冷,不容易種活,還每年從福建補運薯種。陳世元又讓他的長子陳雲、次子陳燮,傳種到河南朱仙鎮和黃河以北的一些地方。三子陳樹傳種到北京朝陽門外、通州一帶。陳世元還寫了《金薯傳習錄》一書,介紹這種作物的栽培方法。

陳氏一門六代,為番薯推廣作了不懈的努力,後來有人在福建建立“先薯祠”,表彰他們的功績。歷史不應該忘記陳振龍的名字!番薯相當高產,畝產量是穀子的十多倍。明末福建已經成為著名的薯產區,清代《閩小記》有記載,當時番薯一斤還不到一錢,兩斤就能吃得很飽。老少婦孺,甚至家禽都能吃得上番薯,不至於捱餓。

番薯的推廣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的糧食問題。西漢時,人口已經達到六千萬,然而直到明末還只有一億人。可是到乾隆時就猛增到兩億,清末就是四萬萬同胞了,其中新大陸傳入的玉米、番薯以及其他高產作物,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