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佛烘肘 吃出梁山好漢的氣魄

江水悠悠吟牛佛,古鎮情殤歲月痕。牛佛古鎮地處自貢、隆昌、內江、富順四地的中心位置,位於沱江中下游,上連資中、內江,下接富順、瀘州,是歷史上自貢井鹽外運的一個要津,也是沱江流域一大碼頭和商品集散地。明初,鎮因渡口而得名。沱江西岸,一山聳峙,勢頗雄壯,逼臨江水,渾若牛形,名牛王山,山下渡口遂名牛佛渡,於是古鎮也就叫為牛佛鎮。

史料記載,明嘉靖時期(公元16世紀20年代),富順縣西北角自流井鹽場興起,川東地區販運食鹽,必經牛佛鎮到自流井鹽場,鎮上人氣漸趨旺盛,集鎮也由西北向東南擴展。清咸豐、同治年間,“川鹽濟楚”,自貢鹽場產量激增,該鎮成為“川鹽陸路東運”和百貨西運的中轉站,牛佛鎮很快成為鼎盛一時的渡水碼頭,成為了川南與川東來往的東大路樞紐。

  樂山絲綢、自貢食鹽運銷到川東;川東榮昌、永川、重慶地區的百貨運銷自貢、樂山……那時,牛佛古鎮沱江江面每日可見百舸爭流、千帆競渡的景象。每到傍晚泊船時間,帆檣如林,人聲鼎沸,有時連河心也泊有船隻連成水上鬧市。河灘上,除洪水季節,春、秋、冬三季都搭設有兩條棚戶街,晝夜為船民服務,更是一派熱鬧景象。

牛佛烘肘 吃出梁山好漢的氣魄

這條江曾承載了牛佛古鎮的繁華與輝煌

當地俗諺雲:“牛佛九街十八巷,中間有個鴨兒凼;五省八廟七柵子,河北老街隔河望。”足顯牛佛古鎮歷史上的規模和格局。其中的所謂“鴨兒凼”,聽當地老人講,原先鎮子中心有一個大水坑,鴨子們在裡面盡情洗水歡鬧,古戲稱為“鴨兒凼”。民國時期有人集資把水坑填了,蓋了個戲園子,取名“和樂堂”,大戲小曲兒都唱,陽春白雪下里巴人都演,和樂一堂。

關於牛佛古鎮的來歷,民間流傳著許多傳說。以前,這裡只居住有幾十戶人家,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河水清澈見底,魚蝦嬉戲遊弋。家家戶戶都喝沱江水,個個體健身強,尤其是是女子,面若桃花,秀比西子。有一年,皇上選宮妃,地方官來到這座江邊小鎮挑選好美女準備次日啟程入宮。不料夜裡突降大雨,沱江河水暴漲,頃刻間便淹沒了小鎮。這時,沱江上游飄來一頭牛,幾個青壯男人見了,速將老小扶上牛背,這牛馱著人們便遊向對岸高坡上。當人們安全轉移後,牛卻不見了,江邊上多了一座大山。小鎮人為了感謝這頭牛的救命之恩,從此將小鎮取名“牛兒渡”,對岸那座大山便稱作“牛王山”。牛王山上建一牛王廟,雕龍畫鳳,氣勢非凡,整日香火不斷,雲煙繚繞。大家都說,這牛是玉皇大帝派來拯救災難中的小鎮人的。清朝年間,一個叫李短辮子的率眾反清,在有次與清軍對仗中失敗了,退到牛兒渡安營紮寨,建都稱帝,因此牛兒渡又更名為“牛佛都”, 牛王廟也叫成了牛佛寺 。

牛佛烘肘 吃出梁山好漢的氣魄

牛佛山岩的牛王廟

一陣疾雨過後,搭乘鎮上摩的,我去到了牛王廟。雨後的天空不陰不晴,太陽的臉也好像清晨懶懶散散地起來還沒有洗乾淨灰濛濛的。牛兒山壁上的牛佛寺,臨大江遙古鎮,盡收眼底。只可惜供著那救命牛兒的古寺,已被現代文明所衝擊破壞,留下眾香客搖首嘆惋。牆面的瓷磚,砌牆的磚石,紙貼的對子,上樓的木梯,峭壁的雕圖,木座的菩薩……顯得亂七八糟,不倫不類!站在石階上,牛王廟坐西向東,江水西來東去,葉葉漁舟漂浮江面,如詩如畫,遠眺群山起伏,真還是狀如臥牛。

信步走在沱江邊,江水悠悠,眼前綠意盎然,那山水之間的大片綠地,惹得人眼睛和心情都是綠意萌萌,泥土江水的氣息十分濃郁。沱江上,不時有打魚船、渡船在江上穿梭,給平靜的江水平添了幾分鮮活生動。江對面,大大小小的清澈江潭,被綠島卵石包圍,江水依然與沱江水相依偎,最後又都融在沱江一脈中。江島上野草如織,野花璀璨,遠處霧氣迷茫,山水朦朦,一派水墨風情和清幽意境。

牛佛烘肘 吃出梁山好漢的氣魄

依江而興的的牛佛古鎮

牛佛的九街十八巷,大約是在16世紀末期形成,清朝康熙帝組織大移民(即“湖廣填四川”)而逐漸發展。漫步古鎮,寧靜淡泊油然而生。無論是沿著青石板古道閒庭信步,還是仰望青磚黛瓦的明清建築,都能感受到古鎮昔日的繁華。牛佛古鎮街街相通,不管你是從哪裡走進去,也都能從別的街口走出來。七彎八拐的小街深巷,不時冒出一幢古舊建築,雕龍刻鳳,青磚黛瓦,飛簷翹壁,讓你不由不讚嘆牛佛能工巧匠的手藝,牛佛人的勤勞和智慧,一路走去,幽思之情在腦海裡忽忽悠悠。

  從每一個街巷名稱就不難想像過去的鼎盛。鎮上可見到當年的錢莊、堆金會、當鋪、鹽幫、米行、糖幫和煙菸幫等遺址。1931年,牛佛鎮還專設了中國銀行牛佛分行,可見其經貿交流之發達。由於人口集聚,市場繁榮,連外國傳教士也聞風而至傳教佈道,建起天主教堂和福音堂,形成牛佛鎮獨特的中西合璧建築特色和宗教文化色彩。

牛佛烘肘 吃出梁山好漢的氣魄

牛佛民居

清康熙年間,牛佛鎮逐漸形成“五省八廟”的壯觀格局。即禹王宮、南華宮、萬壽宮、天后宮、川主廟、王爺廟、火神廟,這些宮廟分別由湖北、廣東、江西、福建和本地等五省商人建造的會館,展現了各省的建築風格和文化習俗,有些會館距今已是400多年。

然而我在鎮上所謂九街十八巷反覆轉悠了好幾次,也沒發現想象中的宮殿大廟,當地人也說不明指不清。聽一位老人講,那些歷史上所記載的幾大宮幾大廟,如今有的連斷壁殘垣也被推掉,徒剩虛名,有的則在文革中被毀了,僅存的一兩個“宮”,已是面目全非,被改建成娛樂場所或幼兒園。像鎮街上的“萬壽宮”便成了茶館、棋牌室,裡面除了破舊的房屋,天井院子、氣勢尚存的挑梁飛簷和封火牆外,也看不出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往昔的縷縷風情。

牛佛烘肘 吃出梁山好漢的氣魄

百年老院,只有古榕樹依然顯示出勃勃生機

在牛佛,只有古鎮江河對岸的牛王廟和江邊上的觀音閣保存完好,香火嫋嫋,據說每年的觀音會其間,人潮湧流,喧囂熱鬧,從四面八方趕來的鄉民,帶著自家的農產品一邊朝拜觀音菩薩,一邊湧進交易市場,觀音會也就成了一年一度盛大的商貿交易會。但後來得知,牛王廟、觀音寺及鎮政府所在地的鐘家宗祠、銀行所在地的賀家祠堂均不是歷史上五省八廟的範圍,不過是仿造建築。

在鄉鎮,我尤喜歡趕場天。但在牛佛鎮,一般都是趕早場,人還在睡夢中,大街小巷已是人聲鼎沸。街道兩旁的茶館、酒樓、飯店、米行、鐵匠鋪、製衣店擠滿了人,路道上擠滿了小攤小販;街上頭戴斗笠的,背背背的,提籃挑擔的,行進在高低不平的青石地面上;那叫賣聲,吆喝聲,猜拳聲,叮噹聲不絕於縷,整座鎮子在晨霧炊煙中歡騰起來,一直到夕陽西下,四方八面趕場的人慢慢散去,古鎮方才漸漸恢復原有的寧靜。

牛佛鎮的所謂“九街十八巷”,街在現在都該叫巷、衚衕或里弄什麼的。石板鋪就的街面確實很狹窄,而稱為巷的,就僅是可以插肩而過的通道了,成都人稱為“耗子洞”。當然幾百年前,儘管牛佛鎮是商貿集散和交易重鎮,但建造者還不可能有那樣高瞻遠矚的眼光與睿智,想到汽車的出現,通常只是考慮到只要能過人馬、轎子、黃包車、闆闆車、雞公車即可。不過仍能從“九街十八巷”兩旁的公館、院落、民居、商鋪、店號、飯館、酒肆裡看到舊時牛佛古鎮的繁華鬧市和生動的民風民情。

在小街的一個十字路口,一位大爺見我揹著揹包,挎著相機在東張西望,硬是要帶我去看民國一個旅長故居里的銀杏樹,知到我對小吃美食感興趣,隨後又帶我去拍攝鐵匠街的油炸粑,鴨兒腸的水粉、油坊街的燕窩絲,新街的蒸籠缽兒豆花、去魚市口拍烘肘,簡直是熱情得勸都勸不到,那淳樸與真誠弄得我很是過意不去。古鎮最有名氣的三大特色物產:烘肘、蒸籠缽、豆花,毋容置疑那是最有特色,最地道的特產名食。

牛佛烘肘 吃出梁山好漢的氣魄

街道雖狹窄,商鋪卻是鱗次櫛比

鹽鄉不鹹味鮮美

傳說中的牛佛古鎮雖顯雜亂破敗,但卻洋溢出古樸醇真的生活情調,給人帶來親切與感動。那條條老街深巷,好似一羞澀卻又質樸純真的村姑,讓人倍感溫情;老街上來來往往穿著裝扮時尚新潮但又有些俗氣的年輕人,摟肩搭腰、嘻哈大笑;兩側茶館、商鋪裡,嘴刁旱菸、頭纏白帕、身著青布衣衫,安詳沉靜的老人,街邊編織草鞋或織著鞋墊的婆婆,無不讓人有時空穿越的感覺;掩藏在街巷裡的小飯館、豆花店、小酒坊、幹雜鋪、竹編、棕編、草編等,無不透出濃濃的鄉土氣息;坐在小店旁大媽或大爺遞過來的小竹椅,跟他們聊聊家常,問問鄉里長鄉里短,感覺十分的溫馨。

牛佛烘肘 吃出梁山好漢的氣魄

這些生活用品,感覺每樣都有故事,都很溫馨

當然,我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牛佛烘肘,以及街邊巷裡的那些古樸美食:蒸籠鮓兒、豆花飯、油炸粑、燒雜燴、雞婆頭等……雖說是牛佛是鹽運要鎮,卻是鹽鎮不鹹味美鮮,價格便宜得讓人頗感到有點不好意思,像四塊錢一份的豆花飯,美味滋滋且還管飽,硬是吃得你口服心也服。當然曾作為皇家貢品的牛佛烘肘又另當別論了。

牛佛烘肘,在四川山鄉,豬肘一向是席桌上的一道受人關注的大菜,是九大碗、八大碗、壩壩筵上必不可少的主菜之一,像東坡肘子、清燉肘子、焦皮肘子、魚香肘子、豆瓣肘子等,款款都為人所愛。民間還把肘子戲謔為“大姨媽”,意為有如大姨媽一樣豐腴白嫩、秀色可餐。而烘肘,卻是牛佛享譽四方的第一古樸美味。幾年前,行道中一老友曾給我捎帶過一個,打那以後,其它肘子菜餚皆難入我味覺了。

牛佛烘肘 吃出梁山好漢的氣魄

擺在屋裡的烘肘,色香味形都十分強大。

牛佛烘肘早在清康熙年間就是宮廷貢品,具有色澤紅亮、鮮香濃厚、醬香回甜、肉質豐腴、肥而不膩、吃口舒爽的獨特風味,男女老少無不喜食。亦是牛佛人宴請賓客的頭等大菜,也是饋贈親朋好友拿得出手之特色佳品。

牛佛烘肘按世代傳承之法,須必定選用豬後肘,每隻不得低於二斤半重;打整乾淨後,經修理整形才放進湯鍋裡,加入精鹽、紅糖、料酒、醬油、醪糟、香料等,大火燒開微火烘煨兩三個鐘頭。其間,各家自有配料秘方,辛香料的品種和用量是秘訣,世代承傳。肘子烘好後,撈出來一個個分裝在搪瓷小盆裡,灌滿原湯,那湯富含膠質,冷卻後就自行凝結成“凍”。當地人購買,選好後直接翻到進塑料袋提走,外地客人,店家則提供真空包裝。

牛佛烘肘 吃出梁山好漢的氣魄

牛佛烘肘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美食特產

牛佛鎮上舉目可見賣烘肘的,僅外賣不堂吃,甚至還有了專門的加工場批量生產,這種流水化作業出來的東西是否還能保持美味,我不得而知。來到魚市口有兩家烘肘名店——郭五和羅七,兩家店緊挨在一起,各做各的生意,各有各的買主。店門前都擺著一排條桌,烘好的豬肘裝在黃色大瓷盆裡,一排排、一疊疊,場景頗為壯觀,真堪稱為“豪氣沖天之一肘”!

烘肘論個賣,即便是梁山好漢們,李逵、武松類莽漢也難一人吃完一隻。每隻都有兩斤多重,價錢倒也不貴40元一個,紅彤彤、亮晃晃,香美撲鼻、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滋糯爽口、和腸娛胃,真真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豪氣沖天,人生難得一霸氣。牛佛當地人但凡辦席請客烘肘是必須的,既省事、又美味。兩家店平日裡都要賣出兩三百個,逢年過節一天要賣出五六百個,我亦買了兩隻帶回去慢享。

牛佛烘肘 吃出梁山好漢的氣魄

每到趕場,鎮子上就成了烘肘的天下。

帶回家後,經大火蒸熱,不用添加任何調輔料,結果一大家人吃得呼兒嗨喲,連中間的棒子骨也被小侄兒抓在手裡啃得個精光錚亮,一臉油乎乎的。烘肘的味道是多種植物香料與豬肉化合而來的獨特香味。最好吃的不是其中的瘦肉,而是皮和肥肉,耙而不爛、柔韌且略帶彈性,一口肥肉一口米飯,那叫個過癮!吃完滿嘴都是油嚕嚕黏糊糊的,特別是用那湯汁泡飯,鹹淡適宜、鮮香回甘,和著泡菜吃,那才叫口福!什麼鮑汁撈飯、魚翅撈飯類只有委屈成貓糧狗糧了哈。

牛佛烘肘 吃出梁山好漢的氣魄

這樣的傳統經典美味真是可遇不可求

蒸籠芋兒豆花飯:牛佛的蒸芋兒和豆花,那是出了名的,味道相當巴適!當地人說話多帶兒化音,豆花叫成“灰饃兒”,蒸籠菜稱為“蒸籠鮓兒”。其實就是小籠蒸牛肉、蒸羊肉、蒸肥腸等。蒸籠芋兒和豆花通常是配合著賣。鎮上的小飯館家家都是豆花、蒸缽兒加泡菜,並沒有其它蒸燒燉拌,小煎小炒之類的,但吃起來卻是非同一般化的愜意和舒服。

在新街一家豆花飯鋪,店面不大,吃的人是早已滿堂。店門口擺放著兩口大鐵鍋,熱氣騰騰,一口大木蒸桶上立著一摞摞小蒸籠,爭先恐後的往外吐冒熱氣香風,把人饞得不行。旁邊是一大鍋雪白的豆花,顯得較為內涵些,靜靜地躺在鍋中不聲不響,只是獨自兒冒著徐徐熱氣。

小籠裡蒸的大多是牛肉和肥腸,事先拌合好了五香米粉和調味料再入籠蒸熟。“牛肉要吃得軟和,肥腸要吃得脆柔”,這是當地食客的秘訣,也是標準。店主取下籠格翻扣在盤裡,撒些香菜和香蔥花上桌。食客拌和均勻後即開整,麻辣鮮香,軟糯適口,回味悠長,的確巴適。當地不少男人,大都是牛肉、肥腸各要一個,來二兩泡酒,吃得是悠哉遊哉十分了然。

牛佛烘肘 吃出梁山好漢的氣魄

如果說烘肘是牛佛的大肉,那這蒸籠芋和豆花就堪為極品隨堂便飯了。

我在當街的桌邊坐下,要了蒸牛肉和肥腸,一碗豆花、老闆娘送了一碗棒骨帶絲湯、知到了我不喝酒,便打來一碗米飯,還特別告訴是新米飯,嘿嘿,感覺多溫馨的。蒸籠鮓兩樣味道都一樣,鹹鮮辣麻、香濃多滋,與傳統蒸法有所不同,加了餈粑海椒和鮮小米辣,自貢地區特有的小香蔥,真是地道的自貢風味流派,也多了一股鄉野之風。兩樣雖調味一樣,但吃來卻是口感各異,牛肉細嫩、香美化渣;肥腸脆柔、綿軟味長;分量也遠比城裡的小籠蒸牛肉和肥腸要大方得多哈。

三國時期,豆花(豆腐)製作技術從安徽淮南傳到了四川富順、榮縣一帶。這裡盛產優質黃豆,依傍長江及其支流,又是井鹽主產之地。如此優質水源、上好鹽滷及黃豆,使富順豆花很快名聞巴蜀。牛佛原本屬於富順縣管轄,牛佛豆花自然也就非同尋常。看那潔白完整,不爛不垮的形態,感覺那豆花像我一樣雖有精神,但畢竟老了些。但筷子一挑吃進嘴裡,卻是相當細嫩,而且令人意外的綿柔,一股清純的豆香在口舌間迴旋,一絲甘甜輕輕柔柔地撫弄著胃腸,十分快意。我又夾起一塊豆花在蘸碟裡滾幾下送進嘴裡,一股香辣、啫辣、鮮辣,夾帶著蔥香、芝麻香、醬香、生菜油香,一下把我吃得是呆若木雞,坦白說吃過幾乎全川各地鄉鎮有名豆花的我,從來沒有品嚐過這樣的豆花味碟和風味。其特異與美妙在於除了通常所用的油酥豆瓣醬、豆豉醬、紅油外,還要添加了餈粑辣椒、鮮辣椒、生花椒,而且要用生菜油,這就是它的特立獨行的風味味道。

牛佛烘肘 吃出梁山好漢的氣魄

回到成都後,想起這頓極品便飯,依然口水漣漣情思綿綿。

邊吃邊和老闆娘閒聊,聽她熱情地介紹,牛佛的豆花蘸水比富順的還要巴適。豆花蘸水是本地產的豆瓣(餈粑海椒)、紅油、豆豉醬、芝麻、魚香葉(土藿香)、香料,再加上鹽、味精等,還加了剁碎的鮮紅小米辣,用香油和生菜油拌合,故而蘸起豆花吃進嘴裡,會有一股奇香異味。豆花幾百年來風行巴蜀各地,其最大的特點不在豆花本身,而在豆花蘸碟,一地一風味,一鄉一特色。看來我這個老饕客還得繼續——好好學吃,天天向上!

我一邊慢慢品味,一邊觀看著街景,雖說是午後兩點多了,但不時有顧客進來,大多也是蒸菜和豆花,接著又有五六位客人進店,點的豆花火鍋,也就是川南十分流行的葷豆花,或也叫豆花湯鍋,除了豆花還有雜七雜八的各式葷素,當然對這些喝酒的客人而言,蒸餾那是絕對不可以少的。老闆娘一邊應酬客人,還不時操起豆花鍋邊的長條竹片划動鍋底,以免豆花生鍋結鍋巴,產生糊味,豆花就報廢了。

牛佛烘肘 吃出梁山好漢的氣魄

兩份蒸籠鮓、一碗豆花、免費米飯、蘸碟和紫菜湯,真是精美到了極致。

這頓飯真是吃得格外愜意舒心,讓我尤為驚訝的是,叫老闆娘結賬,總共才20元,看我滿臉疑惑的樣子,老闆娘還多認真的一五一十算給我聽,兩個蒸餃16元、豆花四元,不多不少20元,湯和米飯不算錢的。我方才“啊”的一聲說:“這麼便宜啊!”

尤其是落雨天趕早場,在古鎮看著人來人往,屋簷滴雨,喝個一兩燒酒,既溫馨又浪漫,還舒展著一股鄉鎮特有的閒散情趣。一些趕場的鄉民吃得很簡單,就是豆花飯,舀碗豆花,再整一大碗冒兒頭甄子飯,伴著醇濃的蘸水,喝著清熱解渴的豆花窖水,喝酒吃飯同樣樂不可支。按賣豆花飯的老規矩:米飯免費且管飽,配碟泡菜;有的店家還額外送碗海帶骨頭湯。如果你吃完了一碗豆花,還可以自動手添加豆花,不會額外收你錢的,如果你不好意思給他們兩碗豆花的錢,他們也絕對不會要,只是微笑著對你說:“不存在。”四川話(沒關係),顯得相當耿直和厚道,這在大城市裡是絕對看不到的。

當地鄉民吃豆花的吃法也有講究,先將豆花拈到湯匙或飯碗裡,再用筷子夾一點蘸水塗抹於豆花上,然後將豆花摻和著米飯吞下,再喝一口豆花水。如此再簡單不過的便餐,卻叫人吃得額頭髮汗。見不少壯漢打著嗝兒放4元錢在桌上,心滿意足的挑起籮筐或背起揹簍回家去,我心裡冒出絲絲感動。

牛佛烘肘 吃出梁山好漢的氣魄

味美與情美,實在和淳樸,是小鎮留給你的無盡的懷戀。

牛佛鎮沱江河段水產資源豐富,水質好,魚類品種多。春有“鰱巴浪”,夏有“紅眼棒”,漲水有青浦,水清有“鯽殼”。本地廚師做出來的河鮮,鮮嫩可口,遠近皆知,妙不可言。其中自貢、內江的老食客不乏驅車數十里,專為一嘗牛佛河鮮河鮮。牛佛鎮還有不少小吃:各式麵條抄手自不必贅述,具有當地特色的亦有鴨兒湯的水粉,新街羊肉湯等,大多數來客通常都是吃不了餓著走的,就一碗小面抄手,也會把你惹得心慌。真可謂:嘴大吃八方,有心味更長。

牛佛烘肘 吃出梁山好漢的氣魄

小街上的壩壩宴

吃好喝足後,沿著沱江邊獨步,越走越遠,越看越迷醉,不時有打魚船,渡船在江上勞漂游穿梭,打沙船的馬達轟隆聲,給平靜的江水平添了幾分喧鬧與活力。江流遠處,大大小小的清澈江潭,被江島卵石包圍,江島上,野草如織,繁華如錦。夕陽落入沱江水中,一輪紅紅的影子,還有船的影子,樹木的影子,古鎮房屋的影子、遠山的影子,岸邊農民勞作的身影,一起入了眼簾,好一副天然山水畫卷,真是美極了。在夜深人靜時候,一輪皓月映在江面上,隨著江水的流動閃爍著魚鱗般的銀光,那江水輕佻的流動聲,依然如故,悠悠地述說著古鎮的春夏秋冬,我也不知不覺地進入了那難得的一簾幽夢……

牛佛烘肘 吃出梁山好漢的氣魄

江水悠悠,述說著古鎮的春夏秋冬。

川菜文化學者《四川省志•川菜志》編委會副主編《百年川菜傳奇》《路邊的川菜史》作者

圖文原創·江湖饕客 向東 2020.07.13 成都

自駕:成渝高速、內宜到自貢大山鋪,轉縣道至牛佛鎮,路況較好。

乘車:在成都五桂橋(塔子山公園)乘大巴走高速直達自貢客運總站,在站內轉乘鄉村中巴(公交車)7元/客抵達牛佛古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