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倫敦的“敦”還是敦煌的“敦”,倫敦和敦煌有什麼關係?

倫敦這座城市有且唯一吸引我的理由是英國博物館,英國博物館有且唯一吸引我的理由是中國館的絹畫,佛像泥塑和壁畫。

到底是倫敦的“敦”還是敦煌的“敦”,倫敦和敦煌有什麼關係?

British Museum

為什麼?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我長話短說。

上個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期。英籍考古學家斯坦因去了敦煌,去了莫高窟,見了當時的看守人,王圓祿。在他見到王圓祿之前,王圓祿在無意間發現了藏經洞,這個洞此前是未被世人知曉的,它後來的代號是17號洞,這個17號洞是16號洞的洞中洞,比較隱秘。在這個17號洞裡珍藏著的是5萬多卷書籍、絹畫、圖冊等文物,非常珍貴,可是當時的中國清政府已經走向了王朝的衰敗期,內憂外患,無人關心這些竹簡和卷軸。斯坦因是考古學家,也對中華文化有著相當深厚的瞭解,他識貨,所以就用低價收購、哄騙、甚至盜取的手段,擄走了其中4萬多卷精品,帶回了倫敦,據說有相當一部分文物後來珍藏在了英國博物館裡。

到底是倫敦的“敦”還是敦煌的“敦”,倫敦和敦煌有什麼關係?

莫高窟

到底是倫敦的“敦”還是敦煌的“敦”,倫敦和敦煌有什麼關係?

莫高窟

我是兩年多前去的敦煌,去了莫高窟,見了藏經洞。望著那個空空如也的藏經洞,惆悵、無力,混合著莫高窟裡剩存的壁畫、雕塑帶給我的震撼,我心情是複雜的。在那之前,我心中是有恨的,但是當我看見很多外國人也慕名而來時,我又稍有安慰,因為當時除了斯坦因,還有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的考古學家也去了敦煌。他們之所以會選擇中國的西北地區還因為地域的特殊性,古代的絲綢之路,是從長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在敦煌開始分散的,一條經由北疆出境,另外兩條避開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沿著中疆和南疆線路,在喀什噶爾出境。所以這些史學精們不但去了敦煌,還造訪了新疆這片更神秘的土地,也就是西域。相比較而言,敦煌因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集成了中原和西域的文明。因為這些人,很多文物目前流落在世界各地,他們也都將自己在中國西北的遊歷寫成了正式的考古學報告和非正式的遊記,所以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人對敦煌學的發展也作出了間接的“貢獻”。歷史不能改變,對於過去我也只能無奈。

到底是倫敦的“敦”還是敦煌的“敦”,倫敦和敦煌有什麼關係?

陳寅恪先生書: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

我當時就決定,有一天,我一定要去英國博物館,可是它在倫敦,那麼遠。

很有意思的是,這兩個城市在中文中都有一個“敦”字,也能扯上點遠親了。這話也就只能基於這一點點的歷史淵源說說,倫敦人未必認同,呵呵。因為真相是這兩個城市太不一樣了。敦煌氣候乾燥,漫天黃沙飛舞;倫敦卻是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敦煌人粗放豪邁,不拘小節,連女人喝酒都是拿瓶子的,可是他們熱情,容易親近;倫敦人的禮貌是骨子裡的,他們把“請”、“不好意思”掛在嘴邊,可那種禮貌裡卻有種天生的距離感,讓人不易靠近,這些距離可以從倫敦腔的英文中就可以聽出,不似美音的圓潤,英國人說英文是音節分明的,所以聽著便有種“貴族”感。

到底是倫敦的“敦”還是敦煌的“敦”,倫敦和敦煌有什麼關係?

倫敦橋

我後來去了倫敦,去了英國博物館,可卻沒有看到我心心念唸的東西。有是有,可是真品數量有限到可憐的程度。而且英國博物館在文字介紹上也比較冠冕堂皇,將斯坦因在敦煌的作為描述為買賣行為。我看著櫥窗裡那唯一一幅展出的佛像絹畫,眼中的霧氣模糊了櫥窗的玻璃。我去擦,淨了玻璃卻又更糊了雙眼。

到底是倫敦的“敦”還是敦煌的“敦”,倫敦和敦煌有什麼關係?

超大的英國博物館

我難過,去英國博物館的人很多,可是都集中在埃及館看木乃伊,很少有人會去在意中國館的那段歷史,在意中國的河西走廊在那個時代遭遇了什麼。

我難過,我想看自己國家的東西卻要跑大老遠過來,費盡周折,而英國的小朋友就只是把博物館作為他們家庭週末活動的一個地點而已。

我更難過,對於這些藝術品本身來說,它們何其孤獨。脫離自己的母系文明在異國展出,即便每天被千人萬人過目,又有多少人會有文化認同和親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