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傳播研究|網絡社會中的“第四世界”

網絡傳播研究|網絡社會中的“第四世界”

網絡傳播研究|網絡社會中的“第四世界”

《千年終結》(End of Millennium)描述了構成這個世界的當前兩大互相鬥爭的趨勢:全球化和認同。隨著資本主義的轉型和統制經濟的衰落,集體認同的力量已經形成強有力的浪潮,這引起對代表著文化單一性以及對生活環境控制的全球化的挑戰。作者以國家為主題逐一討論了美國、西歐、俄羅斯、墨西哥、玻利維亞、伊斯蘭世界、中國和日本,設法瞭解在功能和意義上關係密切的各種社會進程。

作者:李海爾罕娜

我們通常用三個世界來概括社會制度和發展階段不同的三類國家,即歐美與日本為第一世界,前蘇聯與東歐為第二世界,發展中國家為第三世界。但在曼紐爾·卡斯特的《千年終結》卻出現了“第四世界”的表述,什麼是第四世界?它與我們熟知的三個世界的劃分區別在哪裡呢?

網絡傳播研究|網絡社會中的“第四世界”

(傳統意義上的世界劃分)

何為第四世界?

(一)全球化概念的外延(P189)

第四世界包括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一些拉丁美洲美國和太平洋小國,亞洲國家裡崩毀的鄉村地區以及發達國家都市裡被遺棄的貧民區。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的進步和信息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受地理區隔的“第四世界”正在全球各個角落逐漸成型。在信息資本主義選擇性地進行分類、福利國家政策瓦解、社會排斥增強之時,他們的數量在每一個角落持續壯大,可見度提高。第四世界由被信息資本主義壓迫、摒棄、排斥在外的信息貧窮階級所組成,它包括了數以百萬計的遊民、囚徒、賣淫者、罪犯、殘暴者、病人以及文盲。

(二)第一二三世界與第四世界的分野(P188)

在千禧年之末,第二世界(國家主義世界)由於缺乏統御信息時代力量的能力,已經瓦解。第三世界作為一個有關聯的實體也已消失,它的地緣政治意義空洞化,它們之間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呈現高度分化的狀態。第一世界則是尚未擁抱新自由主義神話的世界,因為第四世界已經浮現了。

第一二三世界存在著霸權主義國家剝削與殖民地國家被剝削的關係。而第四世界國家沒有機會參與到剝削與被剝削的框架中,沒有資格參與遊戲,與全球體系的邏輯毫無干係。這比被剝削更糟,因為剝削關係至少是一種社會關係,是一種相互依賴的需要。在網絡社會全球化之下,如果不能與全球化聯繫,就沒有任何發展的機會(P434)。

第四世界的成因

(一)網絡社會的選擇機制(P433)。在全球化的網絡社會中,有一些潛在的節點與整個網絡處於斷裂狀態。一個節點是否能與網絡聯結,取決於是否遵從共同的價值規則和運行規則。以此為標準,全球化在國家、地區和人群之中進行選擇。當前全球化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基本運行機制是市場化。在全球化中,只有對網絡具有價值、並且依照市場方式運作的節點,才能聯結在一起。一方面,有價值的領域和人口連接上價值與財富的全球網絡。另一方面,那些沒有價值,或者不能以市場運作的節點,就不能與網絡相聯。沒有價值的一切事物和人口便脫離了網絡,最後被拋棄。

(二)資本逐利的內在邏輯(P435)。資本永遠流向有利潤和利潤高的地方。早期西方列強為擴大其勢力範圍和贏得本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空間,主動地把各國家納入全球化的進程中去。當今少數經濟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則是根據其資源、市場資本輸出所能帶來的利潤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有選擇地與發展中國家建立經濟聯繫。全球化不是全球均衡的發展,條件欠佳的地區被視為是利潤的不毛之地,成為被全球化邊緣化的死角。

網絡傳播研究|網絡社會中的“第四世界”

第四世界的特徵

卡斯特從分配/消費關係與生產關係兩個層面闡述了第四世界的具體特質。然而除卻這些具體特質,第四世界最重要的問題是其狀況被信息化資本主義邏輯所忽視,其人民被傳媒和政府所遺忘。第三世界或許還有望實現現代化的追趕,第四世界則前景黯淡。

(一)分配/消費關係層次(P74)

1. 不平等(inequality):涉及不同個人及團體在財富上彼此間的收入和資產分配不均。

2. 兩極化(polarization):產生於財富分配的兩端增長比中間迅速,以致中間縮減並強化兩端人口的社會差距的特定過程。

3. 貧窮(poverty):一種制度性定義的標準。以一特定時期和社會的最低生活標準衡量,不可能達到此水準的生活資源層級。

4. 悲慘(misery):即社會統計學家所說的“非常貧窮(extreme poverty)”,也就是財富分配的底部,或某些專家所言具有廣義社會/經濟劣勢意義的“剝奪(deprivation)”。以美國為例,極度貧窮是指收入在貧窮線之下的百分之五十以下的家庭。

(二)生產關係層次(P75)

1. 工作個體化(individualization of work):觀察家評論“不穩定(precarious)”的勞資關係時,通常是指工作的個體化過程,及伴隨而生的不穩定工作模式。工作個體化的意思是說勞動自身在生產中為勞工自己貢獻的過程,特別是指自我僱傭或受僱於個人式的契約的龐大零亂的工作僅附加提醒在都市非正式經濟中大量呈現的工作個體化的現象,已經變成發展中國家及現金經濟體系下某些就業市場的主要僱用形式。

2. 勞工的過度剝削(over-exploitation of work):指稱一種讓資本得以系統性壓制報酬/資源配置的工作分配形式,或對特定的勞工施以嚴苛的工作待遇,甚至低於特定時空正式勞動市場的標準。這涉及管理單位所默許或明文規定對移民、少數民族、女性、青年、兒童或其他勞工的歧視。全世界的童工缺乏保護、受虐、過度剝削的情形再度興起,這也改變了存在於晚期工業資本主義、工業化國家主義、傳統農業社會里的兒童被社會保護的歷史模式(P76)。

3. 社會排斥(social exclusion):由歐盟委員會所構思提出的社會政策概念,並被聯合國國際勞工局所採用,依據於歐盟委員會對各國反對社會排斥政策的觀察報告所說的:“人民享有基本的生活水準、參與社交與分享工作機會等權力”。更精確地說,社會排斥指在由社會制度和價值所架構的社會標準中,某些個人及團體被有系統地排除於能使他們自主的地位之外。

社會排斥基本上是資本主義社會中剝奪個人成為勞工的權力的過程。雖然缺乏固定的工作作為收入來源是社會排斥的主要機制,個人或團體為何或如何陷入結構上的困難/無力而走上貧困也是重要的因素。此外,在社會網絡中,社會排斥的過程與人和領域皆有關。因此在某些情況下,整個國家、區域、城市和鄰里的人口都會被隔絕。

這與傳統空間隔離(spatial segregation)過程並不相同,在此新模式之下,流動空間(space of flows)的邏輯居主導地位,被信息化資本主義視為無價值且政治利益的地區,財富和信息的流通跳過這些地區繞道而行(by passed),甚至連人們於今日世界中溝通和創新、生產與消費乃至生活的基本科技設施都被剝奪了。這個過程導致社會/區域所排除和接納的地理分佈極度不均,並使得大部分的人無法經由信息科技的全球網絡積累財富、信息及力量(P76)。

4. 異常整合(perverse integration):信息化資本主義中具有生產關係特殊形式的一個重要過程,意指犯罪經濟中的勞動過程。犯罪經濟是指犯罪活動所產生的收入。被社會排斥的人口追隨那些選擇以更有利潤、冒險方式謀生的人,造成下層社會人口增加(P78)。

第四世界的分佈

(一)去人性的非洲(P92)

卡斯特從經濟、技術和政治三方面來闡述非洲成為第四世界的表現與原因。

1. 經濟上:邊緣化與選擇性被整合(marginalization and selective integration)。造成非洲在全球經濟中邊緣化的原因可以簡化成下列三點:公共環境的不可依賴性、缺乏生產及通訊的基礎設備及人力資源,另外,基於國家官僚作風支持當地企業而做出的錯誤政策,抑制了其出口與投資。到非洲投資需冒的極大風險,令最大膽的投資家也裹足不前。同時,非洲經由有限的農礦產品輸出,高價資源的投資,及與國外金融的交易和進口商品的消費等片段地編入全球經濟中(P101)。

2. 技術上:技術隔離(technological apartheid)。信息科技革命已經轉變了各地的生產、經營及通訊基本結構,因此導致非洲的公司和勞工與全球的新經濟狀況脫節。非洲可以說一開始即被排除於信息科技革命之外。不只是因為非洲乃目前全球最缺乏電腦設備的地區,同時也因為非洲缺乏使用電腦所需的最低基礎設備,因為使得提供各國及團體電子設備的努力都變得毫無意義。除了硬件的基本設施落後外,非洲的信息科技人才也十分缺乏(P103)。

網絡傳播研究|網絡社會中的“第四世界”

(世界網絡連接程度分佈圖)

3. 政治上:掠奪性國家(the predatory state)。非洲的困境是其政治資源長期為精英把持的歷史效應,因為這些精英不僅無法提供任何策略,且不斷利用其國內和國際的關係榨取國家的財富。掠奪統治的三個主要結果成為多數非洲國家的特徵。首先,無論是國內或國外資源進入這些國家主導的經濟都依私人財富積累的邏輯處理,即大多與國家經濟脫離。第二,能接近國家權力中心即表示有獲得財富及未來財富資源的通道。期間通常伴隨著暴力對抗的模式,軍隊在非洲多數國家扮演重要的角色。第三,人們必須對其所支持的對象效忠,以便被包含在工作分配和服務的範圍內(P106)。

(二)二元制的美國(P142)

卡斯特從六個方面解釋了資本主義再結構過程中導致美國社會二元分化的機制。他認為,美國的社會不平等及貧困的形成與六個相互影響的因素有關:

1. 產業結構:由工業經濟向信息化經濟轉移,連帶的勞動力部門產生結構性轉化。經濟動力中的新經濟部門與傳統部門間的差距日益增強。這兩大部門在生產、獲益以及就業增長上具有相當的差異。由於大量的勞動力都深陷於舊經濟之中,新的信息經濟中生產價值的能力集中在就業結構的相對小部分,因為也不對稱地佔有了整個生產的果實(P150)。

2. 精英教育:信息化經濟對高教育程度者的酬金,聯繫著獲得高品質、州立教育的機會日益更加不平等。教育成為新經濟中勞動力附加值的重要資源。知識作為新經濟的基礎需要一般的分析技能,以及瞭解與創新的能力,只有較為高級的教育機構中才能滿足這些需求。在缺乏教育政策配套的情況下,教育在就業晉升中所扮演的角色越大,不平等增加的機會也將日益加大(P151)。

3. 全球分工:產業生產、勞工及市場全球化而產生的衝擊,其中包括去工業化的而過程。全球化導致美國局部去工業化,產業生產轉移至世界其他地區,全球化淘汰了傳統制造業的工作(P152)。

4. 勞資關係:勞動過程個體化及網絡化。一方面,由於勞工形成一個個團體,而每個團體都被置於極度特殊的工作條件下,因此他們被委棄在個人的命運中。另一方面,僱主及勞工間個人化的協議過程導致了勞動力安排的高度差異性,使得大部分的勞工處於隨時容易替代的狀況中(P152)。

5. 移民:移民在勞動力組成中分量增加,此外他們總是處於遭受差別待遇的狀況之下,首先導致了較低工資的產生,同時也助長了不平等的產生,因為大部分移民收入的工資都是低於市場行情(P153)。

6. 女性:在充滿父權歧視的情況下,女性被納入信息化經濟的有工作者行列,以及因父權家庭危機而造成的進一步經濟負擔。當美國受過教育的女性工資得到實質增加的同時,他們的平均工資仍只佔相當位置男性勞工工資的67%。父權家庭的解體對大多數人們造成負面和懲罰性的影響,特別是女性及單身母親(P154)。

網絡傳播研究|網絡社會中的“第四世界”

(工資為最低工資標準的工人比例,美國,1973年到1997年)

(三)美國的城內貧民區(P156)

卡斯特從成因與危機兩方面說明了美國都市內少數族裔聚居的貧民區如何做出社會排斥系統的典型呈現。邊緣城市(郊外群簇)雖然呈現的蓬勃動力確實創建了歷史上最有活力的國家之一,但付出的代價卻是在時間的長流裡造成了驚人的社會與環境問題。每一次社會與實質環境上的逃避主義,例如拋棄內城,留下低層的社會階級和少數族裔身陷廢墟之中,都深化了美國城市的危機。

1. 成因:南方農業州的機械化以及工業勞動力的轉移、聯邦政府推動的都市更新計劃、政府住宅政策選取的區位以及對地方性自治政府的曲解造成財政上需求與資源的不平衡等因素,導致黑人及少數民族集中於都市頹垣的鄰里中,為生活需要而受苦(P157)。

2. 危機:家庭生活的危機、貧民區生活的不穩定以及工作模式對黑人男性所面臨的的困境導致大量正式工作機會消失無蹤,犯罪經濟風行於許多的貧困鄰里之中,家庭組成模式發生變化(P160)。

資本主義再結構發展到極致的結果是代議制度呈現真空狀態,一些非洲國家、拉丁美洲國家以及美國成為自身人民的掠奪者。新的信息科技造成了全世界財富積累旋風以及貧困的擴散。社會再結構的過程不只是造成不平等與貧困而已,還包括因全球信息化經濟支配利益觀點下,被排擠的人們與地方,將移向結構性不相干的位置,即全球化體系之外的非全球化地區(P435)。

非全球化是第四世界的本質特徵與根本原因。非全球化不同於反全球化,反全球化與全球化依然是在一個體系之內的矛盾和衝突,而非全球化則遊離於全球化體系之外。故而有學者提出,第四世界的出路或許在於,通過建立一種另外的全球化模式進而糾正第四世界與全球化體系錯誤的結合模式,從而擺脫“真正意義上的統治”,在全球財經網絡中建構自己的溝通與思維方式。

(文中圖片來自互聯網中可被允許使用的作品)

參考文獻

[美]曼紐爾·卡斯特著. 2003.千年終結[M]. 夏鑄九,黃慧琦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編輯:方亞東

網絡傳播研究|網絡社會中的“第四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