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时,朱允炆明明还有支30万人的军队,为何到死都未调用?

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同时也是明朝第一位作为从小接受帝王之术和儒家教育培训出来的接班人,一登基,就立马改革了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增强文官在国政中作用,这样的开局,颇有治国之才,本应该有一番大作为。

靖难之役时,朱允炆明明还有支30万人的军队,为何到死都未调用?

但由于他登基时,才二十来岁,再加上,他那些拥兵自重的藩王叔叔们,一直觊觎他的皇位,想要取而代之,所以年轻气盛的他,急着做一些事情来巩固自己的帝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登基还不到一年的朱允炆,就草率听从了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三位大臣的建议,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削藩运动。

靖难之役时,朱允炆明明还有支30万人的军队,为何到死都未调用?

削藩本是一件好事,不仅巩固皇权及中央的权力,而且还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不过,朱允炆的这个决定太草率,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匆忙削藩,结果好事变成了坏事,削藩不成,还逼反了燕王朱棣。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四,燕王朱棣在北平打出“清君侧,靖国难”口号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这场战争一共持续了四年,一开始,朱允炆处于上风,而朱棣则处于下风。

靖难之役时,朱允炆明明还有支30万人的军队,为何到死都未调用?

可是这样的形势并没有维持多久,紧接着,炳文率领的13万大军、以及李景隆率领的50万大军,先后被击败,至此,朱允炆的官军主力尽丧。

不过,在这危机之际,其实朱允炆还有一支30万人的精锐部队,这30万军队就是云南的沐家军。沐家军的第一代主事人是沐英,沐英本是一个流浪儿,在其八岁时,遇到朱元璋被其收为义子。

靖难之役时,朱允炆明明还有支30万人的军队,为何到死都未调用?

此后,沐英跟着义父朱元璋南征北战,由于其作战勇猛、且在军事上很有见地和主见,战功卓著,频频升职,最后被朱元璋安排镇守云南。因此,朱元璋对沐英有再造之恩,而且沐英与朱允炆的父亲朱标的感情非常深厚。

如果此时,朱允炆调沐家军进京勤王,他们必定会前仆后继,这样的话,怎么会丢掉皇位呢?可面对朱棣的步步紧逼,朱允炆明明还有支30万人的军队,为何到死都未调用?

靖难之役时,朱允炆明明还有支30万人的军队,为何到死都未调用?

其实不是朱允炆不想调,而是他没有料到自己会败得那么快,因为在前三年,一直都是朱允炆在北方追着叔叔朱棣来打。可是到了建文三年(1401年)年底,燕王朱棣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绕过北方官军的围追堵截,直接率兵南下,攻打首都南京。

靖难之役时,朱允炆明明还有支30万人的军队,为何到死都未调用?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改变,还没有等朱允炆等人反应过来,朱棣的军队就已经逼近京城。此时,即使朱允炆再想从别的地方抽调军队前来勤王,那根本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