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外,还要有盈利性休闲项目才行!

今年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外,还要有盈利性休闲项目才行!


今年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外,还要有盈利性休闲项目才行!


世界正被疫情所困,2020年该何去何从?


疫情危机是面镜子,各自的实力与能力正在此时凸显。一些好的企业懂得转危为机,在这时期进行疯狂充电,训练团队、调整产品,将往年没时间学的、与往后要布署的,集中在这时段做输入、转消化。

也正是这次契机,让很多企业与机关找到我们,有的是为自己农场升级建设做规划准备,有的是为地方大产业出谋划策;还有的是为自己返乡创业做民宿圈子规划设计等等。这些各种类型的业主中,有很多老板正为疫情发愁,有些老板往年春节黄金周能产业年度30%的利润,今年不只是钱不能挣到,还有赔上人员管理维护的费用。这些所困的农场、民宿、度假村、景区、田园综合体等业态在3月中旬以来,很多开启了线上学习与远程可视考察,也对接了专业的咨询规划公司,正为备战2020年这场艰难的市场仗打基础,当然这些基础不是一年的,而是长期持久的。

前几天到赣州,有些业主比较有远见,选择了进军农业产业。但是,也有人一出手便是这个思路:先包一块地,然后种点什么或养点什么,最后回本盈利。

可是,一般前两步都没问题,最后一步“回本”迟迟难做。所以君纬更多建议是老板有合理的谋篇布局,能全方位考虑,要有现金流考虑,政府要能积极提升百姓积极。要更多从一二三产融合方面考虑,因为在做三产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动变教育,民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的升级,提高产业的附加值与品牌增益。


不管是日韩台精品型小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还是西方规模型一二三品牌工业融合化?他们的成功经验要选择性借鉴,不是全创新,而是学创型做自己的DNA。


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离不开农业、农民和农村,尤其是要带动涉农产业的发展。发展过程中,以生态农业为基,以美丽田园为韵,以农耕文化为魂,以创新创意为径,以传统村落为形。

但我们很多老板一不小心,也会掉进重投资轻运营无品牌的模式怪圈。这些值得各位老板深思,最好多与成功项目或专业老师交流。

之前我们的一位业主,在7年前租了600亩山地种猕猴桃,因为要等上好几年,所以另外流转了300亩地种起了蔬菜,请了两位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自己开始常驻广深莞等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接触了很多经销商,便开始经营起自创品牌的蔬菜,即做常规菜,也引进日本特色菜,打造自己的种植标准,联合分散的乡村,形成一村一菜品,供应港澳,通过更多销售商以后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占领自己的一席之地。当然自主拥有的蔬果基地达3000亩,技术与品控团队30多人,品牌联合标准基地几万亩,每天供应蔬果上百吨,这些都是在实践操作一步一步树立起来的,现在正打造以蔬菜为主题的休闲农旅园。

我们也看到了这样一位广东茶旅新农人,用了很多年艰辛务实的做着自己的新农业,他也谈起到自己的农业转型之路。

初尝农业创业艰辛


这位老板种了200亩茶园,原计划茶园开采后每年卖鲜叶给茶厂盈利,但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有很多问题。

1、 隐形成本浮出水面。

今年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外,还要有盈利性休闲项目才行!

基地是从化的非茶叶主产区,相关配套不完善,熟练采茶工人少。每天人工采茶量5-20斤左右,按日工资150元算,鲜叶采摘成本每斤在7-30元,而茶叶厂家收购价在8-12元每斤,这意味着连人工费都无法支付!同时当地只有一家小茶厂,对收购鲜叶的随机性较大,非常被动。

2、生产成本高。

今年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外,还要有盈利性休闲项目才行!

由于茶山地理位置原因,采茶人上山下山要专用车辆,加上每天量不多,运鲜叶的车费单价也高,几种综合因素算起来,单纯靠卖鲜叶的方式完全不可能赢利,可以说卖的多亏的多!

3、 固定支出高。

今年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外,还要有盈利性休闲项目才行!

固定的人工开支约每年10万元,必要的维护、损耗、肥料约10万元。

于是,第一年的夏茶基本上全部割掉作废,心情非常糟糕。管理茶园的夫妇讲的话让我非常不好受,“老板,我们辛辛苦苦管这个茶园,拿你的工资,看到这样废掉,虽然你不怪我们,我们还是很痛心”。他们的话,让我非常感动,因为他们质朴的言语和感情!

这也让我痛下决心,要寻找一条能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


转型让我尝到甜头


如果卖鲜叶,大数每年要亏20万,怎么办?

在整一年时间里,我上网查资料,下载相关书籍,去英德、福建、江西、云南等地茶山访谈,跟一些茶人聊天。

经分析,小茶园想单靠市场销售茶叶来赢利很困难,必须结合自身的地理位置、管理力量、经济实力、社会环境来考虑,重新定位自己的客户和盈利模式。

从化离广州只有一小时高速车程,很多广州的家庭喜欢周未一家三口或约上朋友上山散步,果园采摘,农耕体验式的“一日游”。那么茶山经营可否结合这种旅游需求呢?根椐这个思路,我搞了个打包模式:

1、养茶园鸡(主要是蛋鸡),每批约500只;

2、认领茶园,将茶园按自然行划分;

3、夫妇种植一些菜,提供随机中午简餐,以自有材料为限;

今年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外,还要有盈利性休闲项目才行!

以上以打包会员形式处理,如今己发展50多个会员,初步看小赢利基本有保障。

事后自我分析了一下,成功可能的原因如下三点:

1、鲜叶的采摘和运输基本由客户消化,同时客户自己都会买回自己认领茶叶;

2、来山上的人多了,简餐提高了附加值,人工的费用得到了综合利用;

3、养的鸡和鸡蛋基本在山上由客户消费掉及买走,降低了销售风险及中间费用;

不过,如果大家借鉴的话还需要注意两点:

1、鸡的数量不能太多,要让工人能兼顾过来;

2、简餐讲究质量、安全、快捷,要避免工人无法胜任,再请人成本会增很多。同时尽量以客人自助形式,以此来减少用工量。


经验总结


以上是我初步的实践,总结几点是:


1、结合实际,宣传时降低期望值,提高客人自动参与的引导和兴趣。这一点很重要,不要隐瞒不足,客人提前知道存在的客观困难有助于他们提前降低心理期望值,会很愉快听从安排;


2、减少各环节支出(借工,借运输),但人数一定要控制有序。会员往往集中在周五、周六、周日这三天过来,由于山区的道路和场地问题,会车和停车要充分准备,山上信号不好,手机及导航都不能正常工作,对第一次来的客人要发详细指引,并在岔路旁作指引。另外,购买团体不认名意外险也值得考虑;


3、预售很重要;


4、最大限度让固定人工发挥兼职作用(可适当激励),同时适当照顾周围村民的留守劳动力,主要为妇女临时打工创收。游客进山,难免沿途游玩或问路,良好的邻里关系,问路的村民积极的回应会带来很好的口碑效应;


5、打包消费;

很多方面都不成熟,在此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各位庄主们带来一些线索。

今年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外,还要有盈利性休闲项目才行!

总之,君纬认为,做农业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特别是种植成长期就如同家中孩子婴儿期,需要呵护备至,不能马虎,管理员也要有主人翁精神,否则蔬果茶等作物就会营养不良,死苗小苗现象严重。如果要发展休闲农业园项目,那么规划设计中具体的项目、产品和设施是硬指标,要想让主题落地生根、形成氛围弥散整个农庄,关键是要形成基于主题的文化。资源会枯竭,硬件会折旧,唯有文化生生不息,能够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能够提升农庄品牌内涵,提升农庄品位,成为农庄吸引顾客、留住顾客、倍增顾客的重要力量。各地发展农庄旅游,首先应该强调的就是有别于风景名胜以及酒店的旅游体验。其次需要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让游客充分融入当地的生活。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有一支能策能动的执行团队,他们会借热点打造话题,不断的推出新的活动树立农庄品牌。通过不同的主体群体吸引周边的消费人群来农庄消费,对于吃货就要调动他们味觉和视觉,讲和客户有关的故事,让情怀、热点吸引人。借助自己的网站、行业网站及自媒体平台形成爆款文章和产品,例如头条新闻的自动推送,非常容易找到潜在客户。就能给农庄建立起固定的品牌知名度,结合后续的活动推广,就能够迎来人流量。还可以尝试联合农庄周边的差异化农场,共同策划组织活动,做成流量共享。总总这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策划能力和强执行力。

今年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外,还要有盈利性休闲项目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