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寨農民起義——明代影響最大的以壯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起義

八寨農民起義——明代影響最大的以壯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起義


洪武九年(1376年)閏八月,八寨壯族人民因不滿封建統治者的壓迫,被迫起來進行鬥爭,打響了起義的第一仗。


八寨農民起義——明代影響最大的以壯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起義

示意圖


此後起義此起彼伏,兩百餘年從未間斷,參加人數由幾百、幾千甚至發展到數萬,嘉靖、萬曆年間發展到高潮,多次震驚明王朝統治者,並調集大軍鎮壓。八寨農民起義是明代影響最大的以壯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農民起義。


八寨

即忻城縣的思吉,周安,古卯,古蓬(原屬上林),古缽,都者,羅黑,剝丁等寨。

明代初年屬千江縣今屬來賓,後因八寨起義不斷,劃屬思恩府。

後來又增加了上林縣的龍哈,布咳二寨等,習慣上稱八寨起義。



01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宜山數千壯人崛起,上林等縣的壯人也舉起義旗。


由於逃避官軍鎮壓,上林等縣的壯人6000多戶,3.3多萬人在梁公竦的引導下,轉入深山中,永樂元年(1403年)逐漸復業。


永樂二年(1404年),忻城,宜山等縣的壯人在陳公宣的領導下,四處襲擊官府,打擊官軍。這些都是八寨起義的前奏。


永樂三年(1405年)四月,八寨壯人起而反抗官僚的壓迫與剝削,斬殺官員。兵部尚書劉俊等奏請發兵鎮壓。


八寨農民起義——明代影響最大的以壯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起義

示意圖


永樂四年(1406年)南丹衛應隨明大軍出征,八寨起義軍乘機發展,次年,出征明軍回國圍攻各路義軍,八寨義軍雖受創但未傷元氣。


此後,八寨附近的思恩,宜山,上林,馬平等地的起義迭起,有的與八寨聯絡配合,使官軍窮於應付。


八寨成為一塊較鞏固的起義根據地。有160多年官軍都不敢征討"八塞"。



02


嘉靖七年(1528年)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守仁認為:以不損己兵員的以夷制夷政策是歷代對付南蠻地區的一大法寶。


即命歸附的田州土官盧蘇,白山司檢王受率領各自部下的僚人兵士自備資糧進攻八寨。訓練有素的僚兵隊伍中的田州狼兵作戰勇猛,攻克天險石門隘(今上林縣與忻城縣交界處)。


八寨農民起義——明代影響最大的以壯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起義

示意圖


八寨人民巧妙周旋,義軍犧牲3000多人,失去古蓬,周安,古缽,都者4寨,官軍未能取得預期效果。



03


八寨義軍不但沒有被鎮壓下去,反而更加壯大,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八月,八寨義軍進入南寧城,登梯入府庫斬殺守史。次年十二月,義軍再次進入南寧。


八寨農民起義——明代影響最大的以壯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起義

示意圖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八寨義軍在吳宗顯的領導下,進擊廉州容縣。


嘉靖四十年(1561年)八月,八寨義軍越城進入宣化縣庫。隆慶四年(1570年)都御史殷正茂在八寨周邊的賓州(今賓陽),武緣(今武鳴)等地,以十家為率,村立一甲,寨立一峒老,以便控制和徵賦,繼續以夷制夷政策,徵調安定士兵200多人,由黃昌指揮,於龍哈塞守備。徵興龍士兵200多人,由韋富指揮,於布咳塞守備,軍需均由兩寨人民負擔。



04


萬曆二年(1574年),龍哈寨壯人在樊尚的領導下堅持鬥爭,兩廣總督郭應徵調其它地方的僚人兵士圍攻義軍,義軍只得轉入其它地方繼續戰鬥。萬曆七年(1579年),八寨義軍壯大,擁眾萬餘人。


兩廣總督徵調僚軍中有名的狼兵,湖廣鉤刀手,烏統手等號稱十萬大軍,由四路向八寨推進,義軍以一敵八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眾,孤軍戰鬥半多年,八寨義軍和平民犧牲三萬多人,被俘五千多人。



05


八寨起義是壯族人民反對明王朝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反對土官統治的鬥爭。


八寨農民起義——明代影響最大的以壯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起義

示意圖


鬥爭幾經反覆,反抗,鎮壓,再反抗,再鎮壓,堅持一個多世紀之久,最後雖因明王朝的野蠻鎮壓而失敗,但它沉重打擊了明王朝和土司的統治勢力,有力地配合古田、府江、雒容、馬平、大藤峽及其它地區人民的反抗鬥爭。


由於八寨系峰叢山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當各地起義失利時便向八寨轉移,自然成為明代廣西各地各族人民反抗鬥爭的中心和匯合處。八寨起義持續時間長,規模大,鬥爭也最為激烈,表現了壯族人民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


文獻:《上林縣誌》

部分內容來源網絡整理


八寨農民起義——明代影響最大的以壯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起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