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一位從“昨日的世界”走來的作家,你知道嗎?

這不是一本簡單的傳記,是人類精神文明的悲情在一個時代的縮影。作者身為才華橫溢之男兒,袒露出嬌弱女兒之悲憫之心,超越了種族超越地域之界限,以博大的情懷虔誠執著追尋人類精神靈魂的昇華。

而這本書也遠不同於他其他的作品,讀這本書的過程中,無數次的想到對人類如此熱愛的作者,為什麼在歷經苦難,進入一個平安環境的時候選擇自殺?是要以對自己生命的輕薄來申訴對他人生命的輕薄之罪惡嗎?屬於茨威格的死之路似乎除了自我了斷而無其他,他死的自然,死得其所!

斯蒂芬·茨威格,一位從“昨日的世界”走來的作家,你知道嗎?

“可是不管怎麼說,每一個影子畢竟還是光明的產兒,而且只有經歷過光明和黑暗、和平和戰爭、興盛和衰敗的人,他才算真正的生活過”,當茨威格在這本影響過一代人的《昨日的世界》以一個看似樂觀而奮進的句子結尾時,我卻無法產生一絲振奮之感,我想茨威格寫下這樣的句子時也多少有些強打精神。

因為,這最後一章叫做“和平的垂死掙扎”,因為,在昨日的世界安定的生活過後,他已經無力面對現實殘酷世界的刺激。所以他選擇了離開,哪怕他已經進入了和平的時代。


斯蒂芬·茨威格,一位從“昨日的世界”走來的作家,你知道嗎?

本書副標題為“一個歐洲人的回憶”,在茨威格眼中,那個正在戰火紛飛,種族滅絕的歐洲已經不是他眼中的歐洲,整本書的基調在我看來是傷感的。

在序言中,作者即表達著作為“脫離了所有的根源”的流亡者的悲涼心情。茨威格一生寫下了不少傑出的傳記,而這本書幾乎可以看作他本人的自傳,那時的他即將六十歲,彷彿已經有所預感的要為自己的一生作一回顧,甚至在序言中即寫到,“這些回憶也至少反映了在我的生命進入冥府前的一生”。

斯蒂芬·茨威格,一位從“昨日的世界”走來的作家,你知道嗎?


在完成本書兩年後,他在巴西自殺,使得這本書真的成為了他一生的自傳。這本可以稱為他的絕筆書吧,看過才知道到底是什麼把一個偉大的作家的逼成這個地步,是對過去歐洲的緬懷吧,因為他知道在開始的和平時代,也不會再是他經歷的時代了。

作家就是這樣,在自己構建的世界裡,追求極致,一旦沒有了他追求的,不如離去嗎?

斯蒂芬·茨威格,一位從“昨日的世界”走來的作家,你知道嗎?

我最喜歡這一段,我把它作為結束:

這是第一天。隨後的日子接踵而至,明亮的、昏暗的,單調的、空虛的,戰爭年代滾過來了,我不願意去說它。在我寫下這行字時,它的手正在用梆硬而血淋淋的字,書寫著它那殘忍的編年史。然而,我們的站立處尚且在它起始之地的開端。只有在它終結之時,詩歌的韻律才會在我們耳邊再度響起。

本文由“合群不如合自己”創作,喜歡請關注哦,更多精彩書評在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