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運動,是因為太愛動腦?

不要運動,是因為太愛動腦?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先來做個小測試:將你覺得符合自己情形的陳|述都打個勾,然後數一數,哪一欄的勾更多?

思考者

我以思考為樂

我喜歡那種需要想出新方法來解決問題的工作

我喜歡抽象思維

我能從深思熟慮中獲得滿足

我喜歡生活中充滿了待解決的難題

即使一個問題對我個人並無影響,我也會反覆琢磨它

非思考者

對我而言,思考不是件樂事

我比較喜歡做不用思考的事,不願去做需要思考的事

只有迫不得已時我才去思考

比起思考長期計劃,我寧可想些近期的小計劃每次完成一個需要絞盡腦汁的任務,我都感覺解脫多過滿足我會盡量避免那些需要深入思考的情況

這是簡化版“認知需求”測試,測的是“你究竟有多愛動腦”——對“思考者”來說,動腦和食物、水、空氣、Wi-Fi一樣,是不可或缺的“內在需求”,但對“非思考者”來說,動腦則是外界強加於己的苦差,可免則免,能逃就逃。

逃到哪裡去?、“非思考者”更願意向外尋求刺激。結果,“非思考者”就做了更多的體力運動。2015年,美國心理研究者託德·麥克爾羅伊在大學生裡找出30個“思考者”和30個“非思考者”,給他們戴上了監測運動量的腕帶。一週後數據回來,麥克爾羅伊發現,“非思考者”在週一到週五的運動量顯著高於“思考者”,週末兩天則兩者差不多。可能跟週一到週五的課程需要思考有關,當“思考者”坐在那裡琢磨難題時,“非思考者”早就厭煩無聊,將課本一丟,出去玩鬧跑跳了。然而陷阱出現了:假如你熱愛動腦,你會不自覺地選擇靜態的生活方式,而這種生活方式偏偏不利於大腦。

在大腦急劇進化的那段日子裡,我們的祖先每天步行10至20公里—這是人類學家理查德·蘭厄姆的估算。而且別忘了,他們的路可是遍佈荊棘的;有時翻山越嶺,有時涉水下河,有時還得跟猛獸來個自由搏擊或者短途賽跑。比起如今的“朋友圈步行一萬步”,祖先們的運動量不知高到哪裡去了。而運動量將決定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你的大腦將怎樣變老。

無數研究顯示,最能預測“80歲以上仍思維敏捷”的因素,就是運動。大腦是我們體內最耗能的器官,而運動不僅能改善大腦供血,讓它平穩地得到糖分和氧氣,還能調節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讓大腦保持愉悅輕鬆的狀態。比起坐在那裡一動不動的沉思者,運動者的長期記憶、推理、專注能力等,統統勝出。假如你勤勉地使用身體,你的大腦就會越用越靈光。如果你坐在那裡思索,雖然能收穫一些短期的思維樂趣,但長期看來卻是在扼殺大腦。

需要多少運動呢?先從每天散步20分鐘做起,這樣就能將大腦未來中風的風險降低57%。然後再漸漸增加到每週2至3次的中等強度運動,慢胞、打球、游泳、舉重……有氧無氧,隨你挑選。只要你喜歡、能堅持,都是好選擇。還要學會無視腦中“讓我再思考一會兒”的渴望;很多時候,思考者不運動,是因為思考更有趣。但為了長久享受這種樂趣,還是從書桌前站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