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蓋碗用起來更順手,能既不燙手,又能簡單泡出好茶

本文由吾雨茶課堂原創,首發於頭條號


蓋碗作為茶界的“萬能茶具”,

幾乎能適泡任何現有的茶類,

連泡花茶也遊刃有餘。

那問題來了,

蓋碗要如何挑選呢?


視頻加載中...

▲景德鎮尋茶具之旅


蓋碗為何受歡迎?

品茗並不是簡單的喝茶,

而是視覺、味覺、嗅覺的綜合體驗,

察色、嗅香、品味、觀形,

喝茶的樂趣也在此。

而以杯泡、壺泡,

不是不利於擦色、觀形,

就是難以控制茶湯濃度。

而茶水易冷,香氣易散,

茶湯沒有及時濾出來,

或茶泡出來沒及時喝完,

最終都會極大的影響茶的品飲感受。


怎樣的蓋碗用起來更順手,能既不燙手,又能簡單泡出好茶

▲蓋碗泡茶


而蓋碗有蓋、有碗、有託,

三者合為一體。

碗敞口肚大,

在沖茶過程中可以根據茶湯顏色,

判斷茶湯濃度,

亦可欣賞茶葉泡開後的形態之美。

茶托墊底,

方便茶友端茶而不燙到手,

避免喝茶時不慎滑落茶碗。

茶蓋聚熱,

既有利於保持茶湯的溫度,

也可隔絕異物掉落茶湯。


怎樣的蓋碗用起來更順手,能既不燙手,又能簡單泡出好茶

▲天地人“三才”蓋碗


蓋碗又以白瓷蓋碗為佳,

釉色白如凝脂、純淨溫潤、緻密度高、透光度好,

極具藝術觀賞價值;

又以其能忠實地呈現茶湯品質,

既不吸附茶味,

又便於聞香和觀察葉底,

實用性強,

為專業茶人和業餘茶客泡茶首選。

即可開蓋自酌,

又可自如出湯,

方寸之間盡在掌握之中。


怎樣的蓋碗用起來更順手,能既不燙手,又能簡單泡出好茶

▲白瓷蓋碗


如何挑選瓷蓋碗?

蓋碗的使用和選擇其實是很講究的,

市面上的蓋碗“花樣百出”,

雖然蓋碗外觀精美固然賞心悅目,

但是對於蓋碗來說,

更為重要的是實用性。

換句話來說就是,

一要不燙手;

二要順手好用。

千萬不要相信什麼燙著燙著就習慣了的鬼話,

畢竟泡茶用的是開水,

任誰被開水燙了,

都會忍不住把手裡的蓋碗飛出去。

但是,

選對了蓋碗、用對了技巧,

就能有效的避免燙手。


1、看蓋碗器型

蓋碗的器型一般是指碗腹的大小及整體的比例。

現在常見的蓋碗器型主要有兩種:

一是撇口蓋碗,碗口略往外撇,滾圓圈足。這種器型最大的優點便是外撇的碗口延伸了蓋碗的弧度,在使用過程中不易燙手。


怎樣的蓋碗用起來更順手,能既不燙手,又能簡單泡出好茶

▲撇口青花瓷蓋碗


二是圓融蓋碗,弧腹,肚子略外鼓,較利於對茶葉的悶泡。聚香和聚味的效果明顯更好一些,能提升綜合口感。


怎樣的蓋碗用起來更順手,能既不燙手,又能簡單泡出好茶

▲弧腹的圓融蓋碗


總的來說,

碗腹小,

聚熱聚香都會比較好,

適合沖泡水溫要求相對高的茶。

碗腹大,

看起來較圓潤,

相對來說聚熱的能力較差,

適合沖泡對於水溫要求不是很高的茶。

另外蓋碗的整體比例也需協調且具有美感。


怎樣的蓋碗用起來更順手,能既不燙手,又能簡單泡出好茶

▲窄腹的馬蹄蓋碗


2、看杯身線條

看過蓋碗的茶友,

有沒有發現,

我們所看到的蓋碗都是杯身略窄,

杯口較大,

蓋碗整體呈現出一種向外翻的弧度形態,

這就是蓋碗的反口設計。

有了弧度的設計,

傳遞到杯沿的熱量就會被減弱,

我們拿捏蓋碗時,

就不會那麼燙。

若是杯身直線延伸,

杯口與沸水的距離較近,

我們拿住杯口時,

就會被燙到。


怎樣的蓋碗用起來更順手,能既不燙手,又能簡單泡出好茶

▲蓋碗反口線條


但是,

反口的弧度也不是越大越好,

反口角度設計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反口弧度過大,

角度就較平,

如果碗蓋中的水較滿,

稍一晃動,

或者拿歪了,

水就會灑出來,

極容易燙到手。


3、杯蓋與杯口的距離

現在我們泡茶用的蓋碗,

一般杯蓋都會比杯口小一兩圈,

杯蓋和杯口都會留有一定距離,

這樣就能將熱量在中間阻斷,

杯口溫度就不會太高。

如果杯蓋與杯口的距離較近,

熱量會很快傳導到杯口,

我們抓蓋碗的時候也就更容易被燙到。

所以在挑選蓋碗時,

這也是一個需要注意的細節。


怎樣的蓋碗用起來更順手,能既不燙手,又能簡單泡出好茶

▲杯蓋到杯口距離對比


4、蓋帽的厚度

我們使用蓋碗的

拿法主要有兩種

一是中指和大拇指對稱的捏住蓋碗杯口左右兩側,食指按住蓋碗的蓋帽,三根手指呈三角形形態,從而牢牢的把住蓋碗;


怎樣的蓋碗用起來更順手,能既不燙手,又能簡單泡出好茶

▲三點式出湯法


二是大拇指摁住蓋帽,其餘手指托住杯底,從而扣住整個蓋碗,不滑手。

這兩種方式都能牢牢的捏住蓋碗順暢出水。


怎樣的蓋碗用起來更順手,能既不燙手,又能簡單泡出好茶

▲兩點式出湯法


這兩種出水方式,

都離不開蓋帽,

可見蓋帽對於用蓋碗泡茶出湯的重要性。

而蓋帽居於杯蓋正中,

這裡也是蓋碗熱氣匯聚之處,

如果蓋帽的設計內凹且高度低,

食指摁住蓋帽的時候,

碗蓋的熱量傳遞上來,

就會燙到手。

因此蓋帽的高度也是一個考慮因素,

最好選擇蓋帽高度相對高點的碗蓋,

這樣隔熱層更厚,

也就比較不容易燙手。


怎樣的蓋碗用起來更順手,能既不燙手,又能簡單泡出好茶

▲蓋碗蓋帽的高度


5、蓋碗的大小

蓋碗的大小其實說的就是蓋碗的容量,

或者說是蓋碗的口杯直徑。

蓋碗的大小直接關係到蓋碗的順手程度,

以及能否輕鬆拿起蓋碗。

因為我們拿蓋碗的時候,

除了指尖捏住蓋碗的部分,

手與蓋碗沒有過多的接觸,

這樣被燙到的幾率也就更小。

如果蓋碗不合手,

不僅用著不順心,

手被燙到的幾率也更大。


怎樣的蓋碗用起來更順手,能既不燙手,又能簡單泡出好茶

▲出湯時儘量減少與蓋碗的接觸面


蓋碗按大小大致可以分為

小型、中型和大型三種規格蓋碗。

小型蓋碗的容量在100ml~130ml之間,

中型蓋碗容量在150ml~250ml之間,

300ml的蓋碗基本上已經是市面上最大的蓋碗了,

要是再大,

不僅拿著厚重不便,

也不美觀。


怎樣的蓋碗用起來更順手,能既不燙手,又能簡單泡出好茶

▲小型蓋碗


女性的手比較小,

抓握力也相對比較弱,

自然也比較適合小點的蓋碗,

一般選擇100ml-150ml之間的蓋碗,

當然如果這樣的蓋碗還顯得大,

市面上80ml的蓋碗也是買的到的。


怎樣的蓋碗用起來更順手,能既不燙手,又能簡單泡出好茶

▲中型蓋碗


而男性的手掌相對比較大,

抓握力也比較強,

因此可以選擇容量在150ml~250ml之間的蓋碗。


怎樣的蓋碗用起來更順手,能既不燙手,又能簡單泡出好茶

▲大型蓋碗


另外選擇泡茶用蓋碗的大小,

還可以根據品飲人數來決定,

就兩三個人喝可以選擇小型蓋碗,

如果人數較多,

小蓋碗的出湯量就滿足不了這麼多人品飲,

因此也更適合選擇大型蓋碗。

正常情況下選擇110ml或者160ml蓋碗為宜。


6、胎壁的薄厚

蓋碗的胎壁不宜過厚,

厚蓋碗使用起來笨重影響沖泡。

胎壁的厚薄程度,

還會影響蓋碗的散熱速度。

對剛接觸泡茶的茶友來說,

可以選擇壁薄的蓋碗,

這樣的蓋碗散熱快,

能有效的避免燙手。


怎樣的蓋碗用起來更順手,能既不燙手,又能簡單泡出好茶

▲青花瓷蓋碗


如果是沖泡對水溫要求相對高的茶,

則需要選擇胎壁稍厚的蓋碗,

並且正式沖泡之前,

還要先用開水潤杯以便於更好的激發茶香。


原創聲明:本文由吾雨茶課堂原創,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發分享,轉發分享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