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反抗應試教育的人,是真蠢

在國內,反抗應試教育的人,是真蠢

最可悲的教育,莫過於寒門養“貴子”。

在國內,反抗應試教育的人,是真蠢

1

黃磊女兒多多上了熱搜,

因為13歲的她染了一頭金色頭髮。

這一兩年時間裡,

黃多多頻頻上熱搜。

染頭髮;

打耳洞;

戴耳飾;

做指甲;

塗口紅;

…………

黃磊不僅允許13歲的大女兒這樣,

也允許7歲小女兒塗口紅做指甲:

“我從未把她當作孩子,

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

她有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個體,

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她。”

黃磊甚至允許女兒早戀,

“我女兒要15歲戀愛我覺得正常,

青春期懵懵懂懂的、情竇初開,

這是人本身最天然的東西,

我覺得是美好的。”

在國內,反抗應試教育的人,是真蠢

黃磊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

引起很多父母的讚賞:

“黃磊的教育方式太開明瞭,

我也要向黃磊學習,

尊重孩子的想法,

讓她擁有自己的空間。

孩子對什麼感興趣了,

就放手讓她去做。

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放手。”

“我沒能遇上黃磊夫婦這樣的父母,

但我要努力成為黃磊夫婦這樣的父母。

我也要把孩子當成獨立個體看待,

尊重她的想法,尊重她的意願,

永遠不用‘你還小,就得聽我的’這樣的話,

對孩子加以控制,

讓她在自由的環境裡快樂成長。”

在國內,反抗應試教育的人,是真蠢

2

很多人一邊讚揚黃磊,

一邊斥責應試教育:

“我從骨子裡反對當前的應試教育,

一個應試扼殺了多少人的童年。”

“我也反對應試教育,

應試教育不僅扼殺了孩子快樂的童年,

也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應試教育催生了恐怖的惡性競爭,

應試教育不除,素質教育不興,

作業難消!禍害無窮!”

批評應試教育、反對應試教育,

現在已成了一種政治正確。

不僅專家批評、學者反對,

連很多家長也跟著起鬨:

“應試教育真的太害人了!”

“只有推行素質教育才能拯救孩子。”

聽著家長們的這些話,

我只想說一句:

“如果你不是中國金字塔頂尖那5%的人,

而只是中產階層或中下階層,

還反對應試教育,

那是真的非常蠢。”

在國內,反抗應試教育的人,是真蠢

3

我為什麼說你很蠢呢?

我們先做一個設想:如果廢除應試教育、推行素質教育,這個社會將變成什麼樣子?

好大學始終是有限的,

好大學的名額始終是有限的,

所以想要進入好大學,

也必然需要經過考試。

考什麼呢?

既然是素質教育,那就考特長唄。

考試之爭,就變成了特長之爭。

而特長之爭,是需要錢來鋪路的。

就拿彈鋼琴來說,

隨隨便便買一架鋼琴,

就需要1萬多元吧。

你要憑鋼琴進大學,

最起碼得練到10級吧。

而現在好點的鋼琴老師,

每小時收費是200—400元,

練到10級一般需要五年,

沒有七八萬是支撐不下來的。

對於中國很多家庭來說,

這筆錢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而且,特長是需要試錯的。

孩子的天賦不一定是彈鋼琴,

彈鋼琴如果練不出來,

你還得繼續尋找其他天賦。

唱歌,舞蹈,圍棋,畫畫……

一樣樣試下來,

試錯成本是非常高的。

最終你可能都試破產了,

還沒有給孩子找到特長呢。

在國內,反抗應試教育的人,是真蠢

但位於金字塔尖的人不怕,

他們有的是錢,

高爾夫不行,就練馬術;

馬術不行,就練賽車……

直到找到特長為止,

並聘請最好最專業的老師。

你怎麼跟他們拼?

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2017年的時候,

江蘇一所鄉村小學的4名學生,

在亞洲國際機器人大賽中,

奪得了亞洲區小學組冠軍,

拿到了進入世界總決賽的門票。

但參加總決賽每人需要交4.3萬元,

4名學生拿不出這筆費用,

最後只好放棄了總決賽。

素質教育是要用錢鋪路的。

高喊素質教育的家長,

請先摸摸自己的錢袋,

你能不能PK過有錢人?

在國內,反抗應試教育的人,是真蠢

素質教育還有一個核心,

就是倡導“快樂教育”,

釋放孩子天性,讓他們快樂地上學。

現在專家喜歡說八個字:

“尊重孩子,釋放天性。”

但我說一句不好聽的話,

這八個字就是偽雞湯。

人的天性是什麼?

教育家張捷說得特別好:

“首先是好吃懶做,

然後是不勞而獲。

如果你想讓孩子們上學很快樂,

那只有讓他們少學或不學知識。

但少學、不學的結果是什麼?

長大後缺乏競爭力。”

對於富人來說,這根本不是事。

王思聰成年後,

王健林直接給了他5個億:

“我願意給他10個億去創業,

第一次給5億,

失敗我可以再給一次。”

如果再給5億也失敗了怎麼辦?

王健林說:“讓他回萬達上班。”

看見沒,有錢人家的兒女,

再怎麼不好,那也是有出路的。

而你的兒女如果耽誤了學習,

恐怕就只有去給王思聰打工了,

給他打工人家還不一定要呢。

素質教育很美好,

但很奢侈,是有錢人的遊戲,

咱們普通老百姓,

用耳朵聽一聽就行了,

千萬不要跟著瞎起鬨。

最可悲的教育,就是寒門養“貴子”。

在國內,反抗應試教育的人,是真蠢

4

很多人都以為:

美、英等發達國家一直都在實行素質教育,

孩子讀書很輕鬆,跟玩似的,

然後就進入了世界名牌大學。

這是一個天大的誤解。

舊金山公立林肯高中雙語部主任、私立華大中文學校副校長方帆,

寫過一本書《我在美國教中學》,

他寫了“中國人對美國十大誤解”,

其中一個就是“以為美國有素質教育”:

“美國連‘素質教育’這個詞都沒有,

這個詞完全是中國人意淫給美國人的。

進入世界名校的那些孩子,

假如不是靠拼爹進去的,

沒有一個不是經常通宵開夜車讀書,

沒有一個不是去這裡當義工,

那裡當研究員,

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又要準備測驗了。

讀書輕鬆的孩子,

其實長大以後都在搬磚(藍領工人)。”

在國內,反抗應試教育的人,是真蠢

中國人所謂的素質教育,

美國、英國有沒有?

有。

但這種教育存在於公立學校,

而公立學校是為中下階層和窮人準備的。

公立學校的教育確實很素質很快樂:

上午上課時間晚,

下午放學時間早,

除了英語、數學、科學等主課外,

還有戲劇、音樂等其他輔助課程,

此外還有閱讀、手工等課外活動。

老師不怎麼管,

不要求孩子掌握多少知識,

也不留什麼作業,

所以學生沒有壓力,

確實過得非常快樂。

但這樣素質教育的結果是什麼?

就是這些孩子長大後競爭力非常差,

絕大部分人只有做藍領工人,

甚至失業,依然處於中下階層。

在國內,反抗應試教育的人,是真蠢

美國英國的有錢人,

是不會讓孩子去讀公立學校的,

因為屁都學不到。

他們都把孩子送進很好的私立學校,

而私立學校的管理則非常嚴格,

有多嚴格?

我就一句話:一點不比中國的應試教育差。

但這樣嚴格管理的結果是:

英國社會80%的要職,

由私立學校的畢業生擔任。

1/3的國會眾議院議員,

2/3以上的高等法院法官,

都來自僅僅只能容納英國7%人口的私立學校。


在國內,反抗應試教育的人,是真蠢

也不是說美英所有公立學校都不行,

也有很行的,

比如公立學校惠特尼中學,

其教學質量就位列美國加州第一。

在私立中學大行其道的美國,

惠特尼中學為什麼能取得成功呢?

普利策新聞獎獲得者愛德華,

“臥底”惠特尼高中一年後,

終於找到了答案,

因為惠特尼實行的是魔鬼教育:

“為了拿到最高的GPA成績4.0,

惠特尼高中的學生們,

一天只睡4個小時,

每天灌下4杯咖啡。”

“惠特尼高中的普通學生,

一年要背112磅的課本,

約等於102斤。”

在國內,反抗應試教育的人,是真蠢

“以學生Kosha為例:

為了考上好的大學,

她還需要花費額外精力進行大量閱讀,

以此完成報告和研究類的作業。

在高中最後一年,

除了原有的8門課外,

她還選修了5門AP課程,

包括經濟學、物理、高等微積分等。

這些課業量,

相當於美國大學整整一學年的內容。

而Kosha卻要擠在一個學期內完成。”

你以為美國的好學校推行的是我們所謂的素質教育,其實他們就是美國版衡水中學、毛坦廠中學。

在國內,反抗應試教育的人,是真蠢

5

很多專家和家長都喜歡說:

“應試教育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其實這種說法毫無根據。

世界經合組織有一項權威測評——對全球接近完成基礎教育的15歲學生進行評估,測試學生能否掌握參與社會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

2010年,世界經合組織,

首次對上海15歲學生進行了評估,

評估結果讓歐美媒體連呼意外:

在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和科學素養全部三項評價中,

上海學生全部排在首位。

美國聯邦教育部部長阿爾尼說:

“這是對美國式教育的警示。”

美國心理學家韋斯伯格,

還專門做了一個研究:

“大家通常都認為,

死記硬背的高壓教育會扼殺創造力,

但我研究發現,

大多數創新巨匠的學習和工作,

其實都是非常高壓的,

他們也經過了死記硬背,

最後才一步一個腳印,

循序漸進地收穫了成功。”

在國內,反抗應試教育的人,是真蠢

再舉一個日本的例子。

互聯網上有個梗,叫“平成廢物”,

這是對日本平成一代年輕人的諷刺。

日本明仁天皇的年號叫“平成”,

在平成年代,

日本文部省提出了基礎教育改革,

學習西方式寬鬆教育

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結果寬鬆教育的結果是:

不僅創新能力沒提高,

還產生了很多負面效應,

造成日本中小學生能力低下,

於是就有了“平成廢物”這個諷刺。

從此之後,

日本政府就開始反對無壓力教育,

增加大量課時大量作業,

倡導恢復“六天上學制”:

“一個人的創新能力,

必須建立在有一定的基礎知識積累之上,

而想要讓學生高效地獲取這些基礎知識,

就必須實行嚴格的教育。”

日本的中學流行一種說法——四當五落。

“四當五落”意思是:

一天只睡四個小時就能考上好大學,

要是睡五個小時,就要“落榜”了。

在國內,反抗應試教育的人,是真蠢

時評人“遺君明珠”說得特別好: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

正如體育運動中的競技體育和全民健身。

競技體育比的是成績,

想出成績,

只能加大訓練量,別無他法。

但因為運動量太大,

可能會給運動員的身體帶來一些損傷。

全民健身則不以成績論英雄,

對身體沒什麼害處。

所以,你想奪奧運金牌,

只能延長時間刻苦訓練,

你想祛病強身,

則去跳廣場舞練太極拳。

想跳著廣場舞得奧運金牌,那是扯淡。

而我們教育的問題是,

大家都想奪得奧運金牌,

卻只想付出跳廣場舞的運動量。

這怎麼可能呢?”

在國內,反抗應試教育的人,是真蠢

6

你知道那些反應試教育的孩子,現在過得怎麼樣了嗎?

2017年的時候,

《新安晚報》等幾家媒體,

對徐孟南進行了採訪。

2008年,當其他考生在奮筆疾書時,

徐孟南卻在高考試卷上寫道:

“我的名字叫徐孟南,我的考號是×××……”

他想以犯規的方式考零分,

“考滿分不是本事,能每道題都答,但最後得零分,這才牛。”

以此來反抗自己對應試教育的不滿。

徐孟南的舉動,

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

徐孟南當時覺得很驕傲。

可是三個月後,

當他的同學開始奔赴各地上大學時,

他卻只能跟著父親去上海打工,

在一間燈箱製作公司組裝燈箱。

打工生活實在是太苦了:

“工作很累很累,工資卻很低很低。”

幾年之後,徐孟南就後悔了,

這位曾經的叛逆小夥,

開始揹著自制的木箱呼籲:

“要好好參加高考,使勁考出好成績,不能再做我這種傻事了。”

在國內,反抗應試教育的人,是真蠢

2006年,河南考生蔣多多高考時,

故意交了白卷,以反抗應試教育,

當時她說:“我是永遠不會後悔的。”

如今在農村幹農活的她卻說:

“這件事我現在覺得有點可笑。”

…………

在高考考場上,

這樣反應試教育的例子還有很多。

有的人至今也不後悔,

但大部分人後來都後悔了。

反應試教育的人,

現在也有過得很好的,

但大部分人對當下處境都不太滿意。

童話大王鄭淵潔,

就因為對應試教育體制不滿,

所以讓兒子退了學,

自己編教材教育兒子,

結果教育效果並不太好。

現在他兒子鄭亞旗,

在他自己的公司任董事長。

事實證明,正面剛應試教育的行為,非常費爹。

如果你自己不是牛人,

而是一個普通老百姓,

卻要帶著孩子反抗應試教育,

那是真的非常蠢。

在國內,反抗應試教育的人,是真蠢

7

很多人羨慕黃磊家的教育方式。

但你知道黃磊一年掙多少錢嗎?

人家年入幾千萬。

你知道黃多多上的什麼學校嗎?

人家上的是知名國際學校,

一年學費就要十幾萬。

你覺得黃多多多才多藝,

會彈鋼琴,會拉小提琴,會畫畫,會設計,會翻譯,會演戲……

但你知道黃磊投入了多少錢,

動用了多少人脈嗎?

就拿演話劇來說,

黃多多兩歲就開始劇場裡混,

給她指導的老師都是業內大咖,

比如賴聲川之類的牛人。

黃多多接受的這種教育好不好?

說實話,我也挺羨慕的。

但如果你想實行這種教育方式,

首先你得成為“黃磊”。

在國內,反抗應試教育的人,是真蠢

2016年1月份,

深圳實驗學校初二學生柳博,

因列席“兩會”而名動一時。

這位13歲的少年,

在“兩會”上侃侃而談:

“希望推行教育改革,

革除應試教育的弊端,

更多地注重我們能力和素養的培養,

不要讓一張考卷來決定我們的未來……”

這番話說得無比正確,

說得擲地有聲,

但很多人發現了一個亮點,

柳博身穿的是阿瑪尼西裝。

所以有人一針見血地說:

“對億萬穿不起阿瑪尼的孩子來說,

影響他們未來的幸虧還有一張考卷,

等這張考卷都沒了,

中國就都是你們阿瑪尼的了。”

對於咱們普通老百姓而言,

按部就班地適應現在的應試教育,

才是最實惠、最穩妥的成才路徑。

千萬別跟著有錢人瞎起鬨,

中國要是真的推行所謂的素質教育,

窮人家的孩子就真的沒有希望了。

每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