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发明家蔡伦的结局

蔡伦,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首——造纸术的缔造者。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中,蔡伦位列第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天才发明家的人生轨迹,而且人们对他的结局更是不熟悉。


古代发明家蔡伦的结局

蔡伦在永平末年被选中入宫做太监,年仅十三周岁。要说蔡伦虽年幼但很早熟,他自从进宫那天起就处处小心、事事留意,因此深得内务总管的赏识,第二年便被升为小黄门。不久,蔡伦又被提拔为黄门侍郎,工作就是负责宫里宫外事务的传达及引导、安排朝见皇帝的人。这个工作的好处就是他能经常接触王公大臣及后宫嫔妃。久而久之,他就无缘无故地卷入了后宫的明争暗斗之中。

蔡伦因为协助窦皇后拔掉了她的“眼中钉、肉中刺”,加官晋爵不在话下。尤其在公元88年,十岁的刘肇即位,窦太后顺理成章地垂帘听政,独揽大权。蔡伦被委以重任负责陪伴小皇帝,必要时可以参与国家大事。

十年之后,窦太后去世,蔡伦敏锐地投靠了他的新主子——刘肇的皇后邓绥。邓皇后是一个喜欢吟诗作赋的才女,她需要一个比帛纸质地好的纸张来写字作画。蔡伦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总结先人造纸经验,自己再加以改进,终于发明了造纸术,受到邓皇后的高度表扬。

就在蔡伦还沉浸在自己发明的喜悦中时,汉和帝刘肇不幸英年早逝,留下邓皇后和不满两岁的幼帝。祸不单行,幼帝也不幸夭折。国不可一日无主,在精挑细选之后,邓太后决定立自己的皇侄子刘祜为太子。安帝刘祜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反攻倒算,为自己的父亲还有奶奶出口恶气。尽管主谋窦太后早已不在人世,但这笔债总得有人来偿还,于是蔡伦就被革职查办。蔡伦深知死罪难免,为了体面地死去,他选择了服毒自尽。

纵观蔡伦的一生,他作为一个科学家却参与了政治斗争,成为牺牲品。但是他的历史功绩必然永载史册,被后人广泛传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