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面對死亡,為何在日本人眼裡,卻是那麼美?

在東方文化中,生與死,是相對的。

葬禮,其實還是一個相當禁忌話題,死亡更多地帶有黑暗、消極、痛徹心扉的意味。

中國俗話話,人死為大。

死,對於中國人,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在古代,上至天子,下至平民,只要有條件,都會提前將身後事進行準備,無論是否風光大葬,最終,體面地入土為安,才是了了最後心願。

放在現代,其實也有些相似,有能力的,早已購置好了墓地,哪怕是已推行火花葬的今天,裝在小小的盒子裡入土,也才算是為安。

但現實的情況是,在現代都市裡,一小塊墓地,甚至一個小格子都難求的時候,人們早已將越來越多的“體面”,進行了簡化。

許多細節,甚至在鄉下,也已漸漸消失。

有一部日本的電影,《入殮師》,作為一部獲得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等獎項的影片,緩慢、細膩地打動了無數人。

東方的葬禮,因其步驟的複雜和講究,在西方人眼裡,一直是謎一樣存在。

因此,在國外獲獎,也可以說是意料之中。而對於國人來說,影片中葬禮的步驟,似乎熟悉卻又似乎陌生。

為何日本人,對本是冰冷葬禮,卻可以拍出“逝如秋葉之靜美”的日式意境?

這大抵可以追溯到日本平安朝時,許多優秀詩歌與文章,會以死亡為創作題材,從中記錄的關於死亡的風俗與制度有關。

日本的平安朝,是日本古代最後一個歷史時代。

時間從794年桓武天皇將首都從奈良遷至平安京(現代的京都)開始,直到1192年源賴朝建立鎌倉幕府一攬大權為止。

對應著中國的歷史朝代,大約是晚唐(618)-南宋(1279)期間。

平安朝時的文字,多為宮中女性所寫,她們用其細膩的文字,用自己的視角,記錄下了周邊生活,也採用了多樣化的人稱敘事方式。

寥寥數詞的描寫,可能會被用於表達某種非常複雜的情況或意義,因為當時穿衣、用物、行事,無不有嚴格的規定,某事物在某場合出現有什麼含義,對於平安朝代的作者和讀者來說,都是常識。

為了將日本平安朝時期文學中所記載的生活展示在現在讀者眼前,也為了讓普通的讀者讀懂《源氏物語》一類以平安朝為背景的日本文學作品,日本著名文學研究家,東京大學教授,池田龜鑑先生,編注了這本《平安朝的生活與文學》,以讓普通讀者更好地理解、欣賞平安文學,及文學中記錄的生活。

同是面對死亡,為何在日本人眼裡,卻是那麼美?

池田龜鑑先生,雖然只活了60歲,但其一生相當忙碌而高產。

日本第一部經過學術考證的《源氏物語》校本,為他所著,這一直是研究《源氏物語》不可或缺的一部著作。

這部著作最後一本出版於1956年12月,僅僅幾天之後,池田龜鑑先生就病逝了。如果將他的隨筆、小說等全部計算在內,一生著書,據說足足有800部。

在平安朝的文學中,死亡,逝如秋葉之美

對於人類來說,死亡是最為悲哀的事件,同時也是一個嚴肅的事實。

對於生死,自古以來,日本人有著自己獨特的生死觀。

什麼是生,該如何活在這個世上?

日本人常把櫻花比作人的一生。

眾所周知,櫻花的花期非常短暫。每年一到櫻花季節,新聞都會報道櫻花開放的時間。

從開出第一朵花,到滿樹繁花,只需四到五天左右的時間。開始一兩天比較緩慢,然而從第三天開始,幾乎一夜之間,就會開滿枝頭。當人們還在欣賞著滿樹絢爛的櫻花時,幾乎又是一夜之間,又凋謝殆盡,化作腳下春泥,只剩下繁花過後的枝頭,惹人輕嘆。

人的一生,如櫻花花期般短暫,所以人活著,就不能浪費一分一秒,得拼盡全力去做一件事情。

什麼是死,該如何對待死去的人?

生死如一,靈魂不滅。在平安朝時期起,日本人大多認為人有兩種生命:身體的生命與靈魂的生命。一般的死亡只是身體的死亡,而靈魂只是離開了身體,它會繼續存在。所以,身體的死亡,只是人生必經之路上的一道關卡,卻不是終點,只是換了一種生命前行的方式。

死亡,只是如同季節更迭,換上另一個季節的風景。

在他們的潛意識裡,都希望自己能像櫻花花落般美麗地死去,安靜而體面地離開,死亡是另一種美,甚至,比生命更美。

所以,無論是在書本的記載中,還是電影《入殮師》中,幾乎看不到有人號啕大哭,一場葬禮,安靜而有序。

同是面對死亡,為何在日本人眼裡,卻是那麼美?

圖片來源於電影《入殮師》

死亡,只是一扇門,死去的人通過這扇門進入下一個旅程,而活著的人,有一天,也會進入這一扇門,可是,在門外的時候,要盡情地品嚐美食,全心地去愛。

在平安朝的文學中,喪禮,靜默以瞻

喪禮儀式,是人生樂章的最末一節。在這個章節中所表現出來的種種禮儀習俗,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於自古以來都以祖先崇拜為中心的日本人而言,對喪禮儀式就更是格外重視。

祖先崇拜是鬼靈信仰和家族觀念結合的產物,當靈魂離開人的肉體時,就會給人帶來死亡。而祖先的靈魂會庇護自己的子孫後代,所以,每個日本人,都會盡力去維護祖先的靈位。

在平安時代,人去世之後,有時屍首會被暫停放一段時間,以備被誤認為死亡的人甦醒過來。。在《源氏物語》中,葵之上被確定已經去世之後,

“只因曾多遭邪崇,為備萬一甦醒,便頭下之枕亦未挪動,如此伺探二三日,見容顏漸漸改變,方斷此念,眾人大慟”。

大限終至。平安朝時的葬禮,充滿了神道教和佛教色彩。

死者換上白衣,頭朝北放置,蓋上近親的衣服,屏風、幾賬等物還需要用特殊的方式擺放,枕邊燈臺燭火不滅,以便夜間瞻仰遺容,僧侶為死者唸經,在場的人都保持嚴肅與安靜。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為死者沐浴及入棺了。

這個過程,《入殮師》這部電影,可以讓我們有更直觀的瞭解。

同是面對死亡,為何在日本人眼裡,卻是那麼美?

圖片來源於電影《入殮師》

用微溫的水浸溼毛巾擦拭全身,在鼻孔、耳、肛門等處用脫脂棉塞住。將死者的兩隻手擺放於胸前,然後使其眼睛和嘴巴閉上。

將死者的上眼臉往下撥,把枕頭墊高,讓嘴唇向下顎靠攏不至於張開。

接下來為死者換上印有經文的和服,或死者生前希望換上的衣服後,為死者整容,讓死者面容平靜,將容顏儘可能弄到最美。

同是面對死亡,為何在日本人眼裡,卻是那麼美?

圖片來源於電影《入殮師》

在平安朝,沐浴、更換新衣,這一系列的工作,由死者的近親和僧侶進行,同時將各類用品、鮮花一併放入棺材。

入棺之後,要在正屋舉行“殯”的儀式,直到送葬為止,都要在死者棺前朝夕供膳、讀經、供養香火。講究些的人家,還會表演歌舞。

出棺都在夜間進行。

同是面對死亡,為何在日本人眼裡,卻是那麼美?

圖片來自電影《入殮師》

到了這個時候,死者的近親、家人會焚香與死者告別,子女、父兄、親戚等全部身著喪服,手持白杖,徒步護送棺柩到陰陽師勘申過的墓地。

在平安朝的文學裡,葬禮,可作雲煙化

日本的喪葬類型隨著社會發展,大體上有過土葬、火葬、風葬、和水葬這幾種類型。其中,土葬是最初日本最為流行和普通的葬法。

隨著佛教的傳入,佛教中所提倡的火葬觀念在平安時代的日本,得到了當時貴族階層的接納,火葬,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那時候的火葬,以頭朝北的方向打開棺蓋,讓死者家屬見上最後一面。

用薄檜皮建立火屋,在火屋前立起鳥居,築起火爐,將棺柩放在火屋上,兩側置香爐,焚香後點燃柴堆,焚燒一夜,第二天早晨舉行拾骨儀式。

……火葬期間,僧侶們侍立在側,不斷誦經。

……全部結束後,用酒澆滅火,將遺骨攜拾入壺中,最後往壺口倒入少許砂土,將一卷梵語的真言書系在壺上,送至寺廟。

再由寺廟送至墓地,埋入土中,在墓上豎立石制卒塔婆。

眾所周知,日本是個國土面積有限的島國,四面環海,土地資源極為有限。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土葬墓穴用地緊張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另外,隨著土葬而來的,還有衛生問題,因各種疾病而死的人,直接埋葬在土裡,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也困擾了人們很長時間。

因此,除了日本統治階層青睞火葬外,因各種疾病而死的貧民,或是無力土葬的百姓,也出於各種原因而開始接納了火葬,使之成為了這一時代主流的葬禮。

當然,在平安時代,在特殊情況下,也會進行土葬。例如,那時候的皇后定子,在交待自己身後事時,寫下歌曰:

不願煙雲化,飄搖長空孤。若君思見我,草葉露如珠。

逐布宮裡,便置土葬事宜。

從前日本的佛教寺院都會附帶墓地。從寺院購買一塊土地,在這塊土地上立下墓石,就成了死者家族墓地。

794-1192期間的日本,是《源氏物語》裡的平安王朝,也是一個如夢的京都。

那個時代裡,從貴族到平民,從男人的辛勞,到女人的苦楚,無一不存在於平安朝的文學裡。時代久則久矣,在留下的文字裡,當年人們所認為的常識,在今日看來,卻是如此陌生。

所幸的是,當你讀完這本池田龜鑑先生所著的,《平安朝的生活與文學》後,再次翻開《源氏物語》一類的日本文學書籍時,卻已經可以對其中某種情節裡的真意,會心一笑。

(完)

(我是冰娉,一個讀書畫裡的故事,玩筆墨裡的技巧的人文博主。歡迎你和我一起,走進書、畫裡的世界。)

參考資料:

《平安朝的生活與文學》,【日】池田龜鑑

《源氏物語》,【日】紫式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