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指定快遞”就是個偽命題

拼多多“指定快遞”就是個偽命題

作者 | 珍珍

出品 | 虎嗅大商業組

不得不說,拼多多真的很會“挖商機”。

就在10月19日,拼多多在其拼多多大學微信公眾號上發佈了關於“買家要求髮指定快遞,我應該答應嗎?”消息,稱:消費者可以自己選擇購買的商品由哪些快遞公司配送。有兩個入口,入口目前還沒完全開放。

“指定快遞”簡言之就是:商家把合作的快遞羅列出來讓消費者(買家)自己選擇,如果商家沒有按照消費者要求髮指定快遞,客戶將會投訴。

8月中旬京東封殺申通時,有很多消費者表示自己的權益如何得到維護,電商和快遞公司打架,受傷的總是電商商家和消費者。

拼多多或許在這件事當中再次嗅到了商機,這種篩選機制就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和購買心理以及最後的快遞配送體驗,把選擇權、話語權交給消費者。

那麼回過頭來思考一個問題,指定快遞下,消費者真的擁有選擇權嗎?未必。

消費者真的擁有選擇權了?

指定快遞,在某種意義上的確是把快遞的選擇權由商家轉給消費者,提升消費者快遞體驗,但如果仔細咀嚼你會發現,這其實是個“虛選項”,只能說面上是為了消費者,為什麼?

在下面這張對話圖中也可一探究竟,多多雞說:… … 問到快遞問題就表示買家已經有很強的購買意願,指定快遞可以有效刺激下單。也可避免因快遞問題退貨。

拼多多“指定快遞”就是個偽命題

也就是說,拼多多的這個指定快遞,一方面是為了提高自身平臺轉化交易率與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可減少買家退貨情況,進一步簡化操作流程。這就是拼多多的小心思,所以說在商言商。

在商家方面,如果商家不小心沒按照消費者指定快遞公司發貨,拼多多也沒有采取極端化手段,而是稱“暫不影響店鋪‘店鋪處罰及店鋪數據’”。消費者投訴,目前還沒正式開始執行、有緩衝期,可安撫商家的心理。

再來看拼多多“常見問答”這一欄的第一個問題“我可選哪些快遞指定?”,拼多多回復:… … 商家不支持的快遞無法指定。

拼多多“指定快遞”就是個偽命題

“不支持的快遞無法指定”,顧名思義就是消費者只可以選擇商家本身已經合作的快遞公司,沒有合作的則不可以選擇。假設消費者想用中通,但是中通不在商家合作名單裡,消費者則不可以選擇。

還有另一種情況出現,如果有消費者要求說“我一定要用京東物流”,那商家是不是要為了滿足某一部分消費者再去談合作?這時候談合作,商家是處於被動角色,要考慮快遞成本問題,商家願不願意承擔。如果商家願意承擔,拼多多願不願意給京東物流開數據藉口,這也要另談。

消費者有一定選擇權,但不擁有真正的選擇權,這個選擇權有侷限性。

這些並不是在吹毛求疵,而是在客觀分析,因為拼多多既然出了這個舉措,就證明有他存在的道理,有好也有不足。

畢竟,現在電商巨頭競爭激烈,也已臨近雙11,抓住消費者才是殺手鐧,在其他平臺沒有想到的這一點上,拼多多“指定快遞”的篩選機制是在給自己加分,消費者會拿這個給電商平臺做區分、做比較。但拼多多給自己加分的同時,到底是不是為了消費者,這一點也要另當別論。

虎嗅在網上查詢與“指定快遞”相關資料時看到,拼多多的這項舉措在2017年就有出現過,或許那個時間點拼多多還沒有自己做物流的打算,因此並沒有引起行業及媒體多少注意,也沒掀起浪花。

拼多多“指定快遞”就是個偽命題

時隔3年又再次提起,也是別有用心,第一、其他電商平臺還是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第二、也有可能拼多多就是為雙11造勢,博消費者眼球。

那拼多多這個“指定快遞”有沒有好的一面?有,而且很重要。對電商、對物流都很重要。這背後要看拼多多這項舉措的可實施性如何。

“指定快遞”好實施嗎?

如果拼多多“指定快遞”真的可以落實到實處,就是一次權利的轉移,這會對整個快遞行業產生巨大影響。

一方面,這有可能會改變被詬病已久的價格戰。

在以往,消費者在電商平臺購物是沒有快遞選擇權的,發哪家快遞是由商家決定,商家攜訂單以令快遞,快遞公司以低價格接單。為獲取更多訂單、搶市場份額,快遞公司打價格戰是兵家常事。

如今,快遞部分,選擇權、話語權、決策權都在消費者,消費者肯定選令自己滿意的快遞公司,此時快遞公司為了爭奪市場,會不斷在服務質量、口碑上做努力,成為消費者首選快遞,而不僅僅是靠低價獲取市場。

再長遠看,當快遞行業各個快遞公司都把服務質量作為面向市場主要競爭力時,快遞行業的競爭格局也會發生一定改變,面對通達系,老大哥順豐的優勢可能會被削弱。

再者,商家的快遞成本也會進一步提高。快遞公司提高服務質量快遞成本肯定會提升,選擇更好的服務就意味著快遞成本的提升,商家的議價權會被減弱,不像以前誰給的價格低我就和誰合作。就是前文說的商家願不願承擔高成本,初期還看不出商家反饋、市場反饋。

另一方面,會撕開電商平臺競爭的一個口子,原來除優惠、紅包、折扣大外,還可以利用快遞體驗提升競爭力,吸引消費者,增加消費者對於平臺的粘性。這也會倒逼快遞公司提高服務質量,因為市場需求對他們的選擇與評判發生了改變,從以前價格的選擇導向,更多轉為服務選擇導向。

而且拼多多這項舉措實施如果起到效果,其他電商平臺也會效仿或者做出比拼多多更傾向消費者的決策。

不過說實話,這項舉措會對快遞行業產生影響,但實施起來挺“難”!

這要求拼多多必須開通全行業的快遞接口,打破自我保護的壁壘,讓全行業快遞公司在拼多多這個平臺“雨露均霑”、實現機會均等,方可保證消費者自由選擇快遞品牌和服務類別。

拼多多做到這一點很難,面對阿里天貓、京東商城等電商平臺,及各個快遞公司,這裡面涉及到很多利益鏈條,他不可能打破電商企業自設的壁壘,況且自己也在自建物流。目前來看,“指定快遞”就是個偽命題。

這次“指定快遞”之所以引起注意,主要原因也是因為拼多多在自建物流。拼多多擁有強大的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唯獨缺乏物流,這致使拼多多在物流上比較被動,因此2018年末拼多多在商家後臺更新物流通知,正式進軍快遞行業。

2019年3月拼多多推行電子面單,2019年黃崢在Q2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拼多多正在開發“新物流”技術平臺。

包括極兔速遞在內,從極兔速遞在國內起網開始,就因背後資方與各種關係問題,被很多人認為極兔速遞就是拼多多將來的御用快遞。

可從這次拼多多的舉措來看,對極兔速遞極其不利。自此,他們兩者的關係也更加撲朔迷離,令人捉摸不透。

極兔速遞剛起步不到一年,靠著營銷與蹭熱度,提升了些許品牌知名度,可業務增長以及飽受詬病的“慢”病,是很大問題,尤其是末端網絡建設不足是極兔速遞最大的Bug,這一點會使得其在快遞的派發與攬收方面遇阻,這直接反映的就是服務質量好壞問題,有很強大的資本也行不通,短期之內很難得到徹底解決。

通達系封殺極兔速遞也是因為末端網絡問題,他們不願意與極兔速遞分享自己辛苦十多年積累的勞動成果。

拼多多指定快遞,對於順豐、郵政還可以,通達系也勉強過得去,但對於極兔速遞一點好處都沒有,第一、極兔快遞網絡不健全,有些地區、尤其是偏遠地區快遞配送是問題;第二、服務質量和通達系差不多,甚至還低於通達系;第三、知名度不夠、品牌意識在消費者心裡沒有形成認知。

假設極兔速遞真的和拼多多有某種不可向外界透露的隱秘合作關係,那這次不知道拼多多是不是把自己也繞進去了,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