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历史上的魏晋恩仇,开始早于三家分晋,结束晚于三国归晋

堂堂中华,五千年的泱泱大国,历来分分合合。分裂制造痛苦的乱世,而统一则缔造强大的帝国。但是不管如何,这都是中华的历史。

而在这如烟的历史中,我们拨开迷雾,发现一对欢喜冤家,只要这两个国家一出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一对冤家,就是魏国和晋国。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对冤家在历史上的争斗。

晋灭魏国

晋国和魏国的交集,并非从三家分晋开始的,而是在这之前就开始了。

谈谈历史上的魏晋恩仇,开始早于三家分晋,结束晚于三国归晋

晋文公

谈谈历史上的魏晋恩仇,开始早于三家分晋,结束晚于三国归晋

晋国

古魏国,是西周时期周成王分封的国家。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国君为姬姓魏氏。传说魏国的得名,是因为“魏”是一个高大上的名字。

《史记》:“魏,大名也。”服虔:“魏,喻巍巍高大也。”

有关古魏国的史料不多,但是古魏国留下的诗歌倒是挺多的。我们可以来欣赏《诗经.国风。魏风》的诗篇,感受古魏国人的生活。

葛屦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汾沮洳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园有桃

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但是,诗歌吟诵得好,并不能挽救国家的命运。在古魏国的东方,出现了一个强大的诸侯国,晋国。晋国不断来开疆拓土,终于来到魏国的家门口。在公元前661年,晋国发兵攻占魏国。关于晋灭古魏国的事情,古籍倒是有所记载: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为大夫。

魏国与晋国的世仇就这样结下了。

三家分晋

因为毕公高的子孙毕万在灭亡魏国、耿国和霍国中立下很多的功劳,所以晋献公把魏地分给毕万。按照古代的习惯,一般以封地为姓氏。所以,毕万的后人把姓氏改为魏。这样,魏氏复活了。

在晋国,魏氏跟韩氏、赵氏一样,成为六卿之一。势力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且跟这两家一起,灭亡智氏,瓜分智氏的地盘。后来,这三家一起被周王封为诸侯。前376年,这三家又共同瓜分了晋国公室的地盘。晋国被彻底灭亡。

魏国是报了古魏国被晋国灭亡的仇了。

谈谈历史上的魏晋恩仇,开始早于三家分晋,结束晚于三国归晋

三家分晋地图

晋代曹魏

三家分晋700年后,魏晋之间的争斗大戏又上演了。这次,更精彩,更广为人知。

这次的魏国,他的国君不姓魏。姓曹。这次的晋国,国君不姓姬,姓司马。

公元前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起义之后,东汉政府名存实亡,各地军阀蜂起。曹操趁机崛起于北方,并于207年前后彻底统一北方.213年,被汉献帝册封为魏公。216年,改称魏王。建立魏国。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自此,历史真正进入三国时期。

司马懿,是魏国的权臣。在曹操,曹丕、曹叡三朝皆受重用。249年,发动政变,曹魏的权力落入司马懿手中。264年,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被封为晋王。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废掉魏帝,自立为帝,建立晋朝。

晋,又一次灭了魏国。

谈谈历史上的魏晋恩仇,开始早于三家分晋,结束晚于三国归晋

三国时期

谈谈历史上的魏晋恩仇,开始早于三家分晋,结束晚于三国归晋

西晋地图

龙争虎斗

晋朝皇帝昏庸无能,很快北方便陷入混乱。晋室南渡,在南方建立小朝廷,史称东晋。东晋政权皇帝也是懦弱无能,而且还受到朝中权臣的牵制。致使多次北伐徒劳无功。而北方则进入十六国混战时期。

这样的局面持续100年左右,东晋这边,出现一个权臣刘裕。率领北府兵,大败恒玄。夺得东晋统治大权。而北方,则是于386年,拓跋珪在建立代国,后来改称魏国。魏国在拓跋氏的统治下,逐渐强大起来。已经有统一北方的趋势。

谈谈历史上的魏晋恩仇,开始早于三家分晋,结束晚于三国归晋

公元416年,刘裕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决定率领晋军北伐。北伐的目标,是后秦。但是也与当时风头正盛的北魏军队发生大规模冲突。魏军大败。但是,刘裕的目标不是北魏。所以也就没有赶尽杀绝。而北魏也没有能力消灭晋军。一年之后,晋军后退。

此后三年,北魏忙于统一北方,而东晋的刘裕则忙于夺位。并且在公元420年,刘裕篡位,建立宋朝。魏晋对峙结束。

此后,北魏于公元439年统一北方,一百多年后又分裂为东魏西魏,之后又被北齐和北周取代。589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

唐灭亡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石敬瑭曾今建立短暂的后晋。但是因为没有魏晋同时出现,所以魏晋之间的恩仇,也就在420年彻底结束了。

历史,并不如烟。魏晋的恩仇,也曾左右中国历史的发展。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