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助推东城生活新时尚

垃圾分类一小步,健康文明一大步。在全社会越来越重视环保的大环境下,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为此,东城街道着眼城市精细化管理,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适时分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致力要把垃圾分类变成东城人生活的“新时尚”。

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助推东城生活新时尚

“在这里我们要建设垃圾小屋,能够辐射覆盖整个小区。”在街道市政站,负责人李庆军正在和同事认真讨论各小区垃圾投放点的选址问题。李庆军告诉我们,今年街道计划在街道51个小区分别设立垃圾投放点和垃圾小屋,每个垃圾投放点覆盖200-300户,主要用于投放不可回收垃圾,垃圾小屋则覆盖整个小区,可投放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三类,每个垃圾小屋将配备一名桶边员,专门负责投放监督和宣传引导工作。同时,街道还将建设综合垃圾分拣中心,在处理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园林垃圾等大型垃圾基础上,对小区、市场运送垃圾进行“二次分拣”的细处理,确保每类垃圾都能妥善“安家”。“为激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我们想了一个‘妙招’,就是积分兑换,只要按照要求投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就可以获得积分,可用于兑换油烟机清洗、家电维修等服务。”据悉,街道正在开发垃圾分类APP,吸引一批家政服务维修类的企业入驻,参与积分兑换,吸引居民主动参与,助推垃圾“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助推东城生活新时尚

“瓜子皮不管多干都是湿垃圾,纸巾不管多湿都是干垃圾。”垃圾分类,宣传先行。在安泰社区,以“垃圾分类我先行”为主题的志愿宣传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安和党支部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党支部走进小区、走入居民家中,为大家详细讲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对疑难垃圾如何分类“指点迷津”,起到良好效果。其实自去年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引燃“全民大考”,垃圾分类成了居民最关心关切的“网红”话题,也成为街道志愿服务和宣传工作的重要主题,各社区围绕“垃圾分类就是新风尚”积极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助推垃圾分类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府前社区联合东营市实验小学开展以“参与垃圾分类、共享绿色家园”为主题的有奖问答和百人签名活动,安宁社区组织“争当环保小卫士”环保活动,安泰社区设立垃圾分类环保屋,引导广大居民树立环保生活理念,让垃圾分类在东城辖区落地开花。“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宣讲活动,让垃圾分类知识飞进千家万户,扎根到每个人心里。”东城街道志愿服务负责人崔伊婧说。据悉,接下来街道还将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讲培训,成立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因地制宜组织“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我是垃圾分类劝导员”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志愿服务行动,促进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引导全民参与、全民共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常态高效开展。

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助推东城生活新时尚

同时,结合今年重点打造的“社会治理创新中心”项目,街道将通过全国招募,引入一批专门从事垃圾分类的专业社会组织,以更有效地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环境打造,养成自主分类投放意识,推动形成垃圾分类的长效自治管理机制。近期街道发布了“社创+”和“邻里+”两个项目大赛公告,垃圾分类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列在其中,更激发了社会组织和居民参与的积极主动性,已经有不少社会组织和居民主动对接,跃跃欲试想要加入其中。“垃圾分类实际上是一个社区居民自治和共治的问题,我们在推进过程中不能单打独斗,要撬动社会力量,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居民等各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强化互动、共同创造,才能让垃圾分类这项工作走的更远更顺畅。”东城街道社会组织孵化专班负责人商辉辉说。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帅 通讯员 朱校呈 刘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