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論》:世人為何責罵馬基雅維利?

先對譯者表白:語言流暢,古雅,使得閱讀文字本身成為一種享受,而內容雖好,倒成了其次。這讓我覺得好有一比,武則天讀《討武檄文》時居然陶醉在上官儀的文采裡。


《君主論》:世人為何責罵馬基雅維利?

Niccolò Machiavelli,1469—1527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歷史學家,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在閱讀《君主論》之前,我在《敗露》的影評裡,就引用了英國作家奧利弗.詹姆斯《辦公室政治》的觀點:

有證據表明,那些在職場中給你造成傷害的人,很可能具有相互關聯的三個特性:精神變態、馬基雅維利主義,以及自戀。

當馬基雅維利主義者是三重陰暗性格時,他們的做事方式就是弱肉強食和完全自私自利的,所有的馬基雅維利主義者都是棋手,把其他人僅僅看作是棋盤上任其擺佈的棋子……

並且,我把影片中,操縱一切的CEO鮑勃.嘉文比作“棋手”,而邁克爾·道格拉斯扮演的湯姆.桑德斯和黛咪·摩爾扮演的梅勒蒂. 約翰遜等統統是棋盤上的“棋子”。請看電影《敗露》:辦公室政治棋盤上,誰是“棋手”?誰是“棋子”?

我變相罵了馬基雅維利,可那時我並未讀過《君主論》。

由此,我想到,或許世人最初責罵馬基雅維利的原因,在於《君主論》,他因此成了“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形象代言人。然而,當這個罵名延續了將近500多年後,所謂“馬基雅維利主義者”是否已經被抽象化了。我們甚至沒有意識到,“馬基雅維利主義者”與馬基雅維利的關係,前者已經被提純為政治學意義的標籤。

2020年5月23日,是尼科洛.馬基雅維利誕辰551週年紀念日。我帶著以上的疑問,開始讀《君主論》(英文名字IL PRINCIPE),看看能否得到答案。


《君主論》:世人為何責罵馬基雅維利?

酒紅色、硬皮,端莊大氣的外表

不管褒揚還是貶損,人們至少認可一點:他看透五百年前意大利半島政治事件的本質,辨識出關於人類生活的一些根本通則,這些通則到今天仍然適用。

時至今日,《君主論》還能引起人們巨大的關注,跟本書具有“經典作品”的特性有關:不僅體現時代風貌,同時還展現超越時代的眼界。

《君主論》主要論述為君之道:君主應具備哪些條件和本領、應該如何奪取和鞏固政權等。道破了政治、領導、權力的秘密。


《君主論》:世人為何責罵馬基雅維利?

為馬基雅維利招來惡名的正是“獅子和狐狸”的譬喻

01

為馬基雅維利招來惡名的正是《君主論》中關於“獅子和狐狸”的譬喻

有人提到馬基雅維利的作風就想到不坦誠、不按牌理出牌、詭計多端使人無從捉摸,不合實情莫此為甚。

看完前頭十七章,我認為馬基雅維利的三觀沒問題。為此,我頗為疑惑。直到我翻開第十八章,論述“群主守信之道”。算上標點符號,這一章滿打滿算一千六百字左右。

而真正為世人“詬病”的是,馬基雅維利勸告君主要懂得運用野獸的習性,他說:

理當選擇狐狸和獅子為效仿的對象。由於獅子無法躲避陷阱,而狐狸無法保護自己抵禦豺狼,因此一定要像狐狸才能夠辨認陷阱,而且一定要像獅子才能夠驚嚇豺狼。完全效法獅子習性的人不理解箇中道理。因此一旦違反自己的利益或是當初承諾的理由消失時,明智的君主既不能也不應該信守諾言。……最善於模仿狐狸的人總是最成功。

就上述區區三百字,就把馬基雅維利給蓋棺定論為: “為人或行事善耍心機、不可信任”的人, 對應的專有名詞為“Machiavellian”(馬基雅維利式) 。看來,老馬挺冤枉的。

無獨有偶,另一個英國人,與莎翁同時代的劇作家馬洛,在《馬耳他的猶太人》中,把形容詞“Machiavellian”(擬人化為“馬基維”(Machevill),這顯然是醜化馬基雅維利的角色。英國人確實是非常具有政治性的民族,戲劇臺詞都那麼深奧,要知道,莎士比亞時代的戲劇都是供三教九流娛樂的,演出場合類似於中國戲曲的梨園環境。一句話,算不上高雅。


《君主論》:世人為何責罵馬基雅維利?

關於“獅子與狐狸”,其實,世人應該細心體會老馬所說的“必要”之前提

其實,馬基雅維利在第十八章,開頭便給出為什麼要成為獅子與狐狸的伏筆,那就是:“大家都知道,君主信守諾言而且為人正直不耍詐是多麼值得稱道的事。然而,環顧當今之世,我們看到那些功成名就的君主,一個個不把守信當回事,而且善於使用狡猾的手段愚弄世人,就這樣征服講究信實的人。

於是乎,他“發現”人可以同時擁有兩種對立的觀點,指出政治是一門藝術,訣竅在於扮演角色,因此“發明”現代政治學,尋求與道德無關的現實主義。

在第十八章,馬基雅維利總結“君主如果可能的話,他不應該忽視德行,但是必要的時候,他應該知道如何為非作歹”。“必要”這個前提,值得世人細心體會,不要再妄下評斷了。

綜上,說明一般人對馬基雅維利的看法,在某些關鍵的地方錯得多麼的離譜。

《君主論》:世人為何責罵馬基雅維利?

與世人一般無二,老馬是推崇“榮譽”和“豪傑”的;也關心人民利益的

02

“馬基雅維利的世界”其實是中性而不帶價值判斷的

《君主論》第八章第三段,關於登上統治王國高位的阿加托克利斯,老馬對其生平與作為做如下檢討,

就算是這樣,殺害同胞、出賣朋友、缺乏誠信、不懂得慈悲憐憫、缺乏宗教信仰,生而為人走到這樣的地步根本談不上智謀[插圖]。採取這樣的手段可以得到權力,卻沒有榮耀可言。如果只考慮出生入死的能耐和克服逆境奮鬥不懈的志氣,阿加托克利斯不愧為最傑出的指揮官。然而他蠻橫殘忍又無情無義,再加上惡行重大罄竹難書,我們沒有理由推崇他是人中豪傑。

上面,他所提及的“榮譽”和“豪傑”,與世人理解的完全相同,別無二致。

再有,他在後面又加以補充,“那麼妥善運用殘酷的手段是指為了確保自己的安全,形勢所逼而乾淨利落地採用暴力,可是下不為例,而且事後竭盡所能尋求臣民最大的利益。

”此處,他提到臣民“最大的利益”。

好吧,不論是多麼粗心的讀者,應該都能看得出馬基雅維利是用心良苦的。

《君主論》:世人為何責罵馬基雅維利?

老馬充其量是中性的、不帶價值判斷的

因為馬基雅維利從政治史中看到的現象根本就是“惟精惟一,保權保命最要緊”,所以,他提倡務實政治,絕不接受那些門面話,如“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歸根結底,馬基雅維利是超脫於“善惡美醜”之上的,他的實證精神不允許他中庸,只是他太誠實和冷靜了。基雅維利引人不安,這跟他開門見山的筆法和出奇冷靜的筆調有關。使我們感到震驚的倒不是馬基雅維利說了些什麼,而是我們寧可希望他說的不是真相而已。


《君主論》:世人為何責罵馬基雅維利?

老馬說:不明智的君主根本就沒有能力虛心接納建言

03

馬基雅維利是個高級的“馬屁精”

在第二十三章中,老馬談論“如何避開馬屁精”非常智慧。

普通人都以為,了不起的君主之所以明智,並非出自君主自身的良好資質,而是因為他身邊的人向他提供忠言良藥。

然而馬基雅維利卻覺得普通人的想法太不上道。他認為:

  • 1、不明智的君主根本就沒有能力虛心接納建言;
  • 2、一個昏君,如果把政務全盤託付,保不齊別人在短時間內就會篡奪他的權力;
  • 3、當面對不同建言時,不明智的君主永遠不可能協調各方意見,從而縷清自己的思路;
  • 4、當下面的人各懷鬼胎時,不明智的君主既沒有能力加以糾正,也沒有能力辨明是非。

所以,他最終下了這樣的結論:忠言嘉謨,不論是誰提出來的,必定源自君主的智慧,而不是君主的智慧源自忠言嘉謨。

《君主論》:世人為何責罵馬基雅維利?

老馬洞穿了政治真相

馬基雅維利洞穿了真相。普通人不懂為君之道,卻又喜歡推已度人,裝得煞有介事。

記得奈飛的熱劇《The Crown》開播後,許多小市民感慨,英國女王居然小學都沒畢業?她這個女王做得也太舒服了吧,全靠身邊的侍從為他打理一切。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女王終其一生都在學習研究法律,尤其是憲法。她的確不用懂數理化,但她必須掌握馭人之術,這是為君之道,真不是忠言良藥能解決的。

據說,嘉慶皇帝有一句口頭禪“混賬東西”,為了幫助他改掉這句口頭禪,太監們從宮外買來一隻八哥,放在了嘉慶處理朝政的地方,初見皇帝時,這隻八哥來一句“皇帝吉祥”,惹得嘉慶帝甚是喜歡。不過,嘉慶皇帝在生氣的時候,罵了一句太監“混賬東西”,結果這隻八哥也來了一句“混賬東西”,自這件事情之後,嘉慶皇帝就把“混賬東西”這句粗口改掉了。

君主不英明,任你說破嘴皮也沒用。所以,老馬是個高級“馬屁精”。我這麼說,是中性的,不帶價值判斷的。

《君主論》:世人為何責罵馬基雅維利?

中性地判斷,老馬是個高級“馬屁精”

結束語

青年時的腓特烈二世,在成為普魯士國王之前撰寫了《反馬基雅維利》。該書是由伏爾泰潤色,書中痛斥治國中欺騙和背信棄義的行為,譴責不義之戰和用暴力消滅敵人。

然而,伏爾泰後來跟腓特烈二世鬧翻,留下一句格言“每一個馬基雅維利主義者第一件事就是批駁馬基雅維利主義!”

很諷刺。


《君主論》:世人為何責罵馬基雅維利?

《腓特烈大帝與伏爾泰在無憂宮中談話》/喬治·舒貝爾/布面油畫


馬基雅維利所講的君王先得打天下,然後才能做明主,只是講出了真相。意大利沒有一脈合法的國王,無法產生傳位的君主。缺乏合法性的新君王不得不胡作非為,橫行霸道。到他的後代時才可以挑剔講究。

事實上,歐洲所有的皇族都是靠武力起家的。單說16世紀,伊麗莎白·都鐸,即伊麗莎白一世,與其表妹,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為了英格蘭的繼承權進行了半輩子的爭鬥。最後,瑪麗被送上斷頭臺。女人之間的鬥爭尚且如此血腥殘忍,更別說男人之間了。

《君主論》:世人為何責罵馬基雅維利?

伊麗莎白·都鐸VS.瑪麗.斯圖亞特


封建統治者的道德特徵是含糊不清,所以他不能像普通人一樣行事。讀《君主論》若不考慮時代形勢的不同,就會以為馬基雅維利慫恿地位已確定的君主繼續在所有的場合中都做狐狸或獅子。

綜上,@蝴蝶飛舞Butterfly 五星推薦本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